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環評造假,人民日報一追到底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2020-06-10 13:31:06

6月10日,《人民日報》在生態13版刊發題為《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環評造假處罰結果公布》的文章。

《 人民日報 》(2020年06月10日13版)

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環評造假處罰結果公布

本報深圳6月9日電(記者呂紹剛)《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因被指多處抄襲涉嫌造假而引發廣泛關注。近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對該《報告書》責任單位和編制人員的處罰結果。

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多處出現湛江字眼。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失信記分決定書》顯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編制的《報告書》,多處出現“湛江”等字樣,部分抄襲了《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內容,不符合環境影響評價標準和技術規范等有關規定,存在基礎資料明顯不實、內容虛假等嚴重質量問題。

根據相關規定,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被記15分失信記分,并被處罰款320萬元;《報告書》編制主持人兼主要編制人員徐某,5年內禁止從事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工作,并被記20分失信記分;廣東省深圳航道事務中心作為項目代理建設單位,未充分履行責任,對《報告書》存在基礎資料明顯不實、內容虛假等嚴重質量問題負有主要責任,被處罰款200萬元;深圳市交通運輸局作為項目建設單位,未對《報告書》的內容進行審核,也未監督代建單位履行相關職責,對《報告書》存在基礎資料明顯不實、內容虛假等嚴重質量問題負有責任,根據相關規定,被處罰款100萬元。

回顧

對于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環評造假一事

人民日報曾連續發表兩篇評論

◎4月15日

《人民日報》(2020年04月15日14版)

環評不是做樣子

程晨

環評,有著為保護生態環境把關的重要作用,不能變成拼拼湊湊、復制粘貼的文字把戲

一份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的環評報告,出現35次“湛江”,甚至有該工程是“落實湛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體現”的表述——最近這份多處張冠李戴的報告,因為被質疑抄襲而引發關注。

作為開工前的環境審核關口,環境影響評價必須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科學的判斷,并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必須客觀、公開、公正,起到為保護生態環境把關的作用。也因此,環評報告應基于扎實的調研做出,不是簡單地“走個程序”“意思意思”,更不能變成拼拼湊湊、復制粘貼的文字把戲。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生態環境部將絕大部分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權下放到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大幅減少編報告書的建設項目數量,審批改為告知性備案。但這并不意味著放松監管,而是要進一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加大對各類環評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3月31日,生態環境部就通報了一批環評文件質量問題,經復核和必要的現場檢查,發現15份報告書(表)存在環境要素或者環境風險預測與評價內容不全等問題。根據規定,相關的10家報告書(表)編制單位和19名編制人員被通報批評和失信記分,相關的建設單位、評估單位和審批部門也一并予以通報。

為何環評報告存在質量問題的情況仍然不少?是一些機構態度上不重視,想要做做樣子應付了事?還是違法成本低導致的肆無忌憚?深圳是候鳥遷徙重要的“中轉站”“加油站”,每年冬季都能吸引10萬多只候鳥在此歇腳或越冬,其中不少會聚集在深圳灣。為有效保護深圳灣自然資源,深圳采取嚴厲措施,在深圳灣設置約23平方公里海域禁漁區。但關于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的這份環評報告,卻令人質疑此次環評能否起到為保護生態環境把關的作用。

目前,疑似違規情況的出現,已經引起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的關注。希望有關部門對此類問題,抓住一起就嚴肅查處一起,讓環評能真正發揮把關作用。

4月21日

《人民日報》(2020年04月21日05版)

把好環評這道生態保護重要關口

劉毅

環評質量和生態環境質量、經濟發展質量密切相關,質量是環評報告的生命線

我國1979年正式確立環評制度,自2003年9月起施行環境影響評價法以來,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環評制度體系,在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進一步提升環評的質量,切實發揮環評的效用,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最近,兩個關于環境影響評價的事件備受矚目。一個是,深圳市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涉嫌抄襲,把抄襲對象的名字都照抄了上去。

這份環評征求意見稿中,竟然出現30多處“湛江”字眼。生態環境部迅即責成廣東省、深圳市生態環境部門依法嚴肅查處,并要求將處理情況及時向社會公開。另一個是,環評未科學評估對珍稀瀕危物種綠孔雀等造成影響的云南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經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建設單位被判立即停止基于現有環境影響評價的水電站建設項目。

環評是生態環境保護的第一道“關口”。但這道重要關口并非無懈可擊,現實中仍存在一些環評文件不負責任、粗制濫造和弄虛作假等現象。生態環境部最近通報的信息顯示,自2019年11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施行以來,全國共有25家環評編制單位和30名編制人員因環評文件質量問題,被采取列入失信“黑名單”和失信記分等信用管理措施。

通過環評,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并進行跟蹤監測,這是國際通行的環保制度。環評質量和生態環境質量、經濟發展質量密切相關,質量是環評報告的生命線。環評報告粗制濫造、弄虛作假,對一個區域的生態環境、長遠發展可能造成難以逆轉的巨大危害。對于建設單位和環評編制單位,生態環境部門應依法依規加強監督管理,加強規范性檢查和質量檢查,對環評文件質量問題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嚴肅查處。

此外,進一步推進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對去除環評“抄襲”“走形式”等沉疴也是至關重要的。環評信息公開透明、公眾參與渠道暢通,能夠使公眾了解規劃和項目的情況,監督企業、建設單位履行環境責任,促使環評機構自覺把好環評質量關,更好地為無言的大自然“代言”。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是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一條重要原則,也是各類工程項目必須遵循的一個重要前提。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做規劃、上項目時,也不能“蘿卜快了不洗泥”,不能把綠色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拋到腦后。“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那些為了短期GDP增長而造成“生態赤字”“環境透支”的規劃和項目,注定不可持續,將來付出的代價可能更大。做環評要“真走心”,不能“走形式”,環評審批要快速高效,但不能忽視質量,這是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實踐證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只有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嚴格落實環評等環境管理制度,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我們才能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康莊大道。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揭穿“中國責任論”背后的政治算計

新華社北京6月10日電專訪 揭穿“中國責任論”背后的政治算計——訪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黃進。針對美國近來就新冠疫情向中國“追責”“索賠”一...[詳細]
新華網 2020-06-10

長沙市原副市長李曉宏一審被判10年6個月

新華社長沙6月10日電10日上午,湖南省岳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長沙市政府原副市長李曉宏受賄案一審宣判,判決被告人李曉宏犯受賄罪,判處有期...[詳細]
新華網 2020-06-10

5月份民航主要生產指標降幅大幅收窄

新華社北京6月10日電(記者齊中熙)民航局新聞發言人、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熊杰10日表示,5月份,民航全行業完成運輸航空飛行61.4萬小時,雖...[詳細]
新華網 2020-06-10

習近平:農業要節水化

[詳細]
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 2020-06-10

莫高窟部分特窟將恢復開放 管理方案進一步調整

中新網客戶端6月10日電敦煌研究院6月10日發布公告稱,對莫高窟開放管理方案進一步調整,并于6月20日開始執行。公告顯示,莫高窟洞窟以及莫...[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06-10

部分城市存在炒房現象:多地嚴控堅持“露頭就打”

6月份,受促銷等政策影響,樓市成交繼續回暖概率較大。在目前的經濟環境和政策環境下,大部分城市樓市成交不具備大幅增長條件。近日,某房...[詳細]
中國經濟網 2020-06-10

多地制定方案 近3億人可按時足額領取養老金

“養老金”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話題之一。同時,今年也是我國自2005年以來連續第16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也是繼2016年以來連續第五...[詳細]
經濟日報 2020-06-10

“齊”心“魯”力|濟南愛心果農專線車打通豐產增收最后一公里

6月10日,濟南唐家口村果農在公交站點候車。6月10日,濟南公交集團南部公司開通“愛心果農專線車”,方便山區果農進城銷售水果。6月10日,...[詳細]
新華社 2020-06-10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