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
2020-06-16 14:46:06
半月談評論員 楊建楠
6月10日,教育部發布《關于規范我高等學校接受國際學生有關工作的通知》,對國際學生進入中國高等院校本專科階段學習的申請資格進行調整。其中提到除符合學校的其他報名資格外,申請者還須滿足最近4年之內有在外國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
這已經不是教育部第一次對國際生政策作出調整。長期以來,國內一些人士利用國際學生政策的漏洞搞“高考移民”,讓自己學習一般的孩子換個留學生身份就堂而皇之進入一流高校,引發社會強烈不滿,而國內一些高校過度優待留學生的做法也成為教育公平不能承受之重。
自2019年以來,教育部已經數次針對國內高校留學生問題作出表態。去年7月,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就曾提到,教育部將進一步推動來華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的管理和服務趨同化,加大力度敦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將政策落到實處。
今年5月,教育部黨組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各單位嚴格執行《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范(試行)》的各項要求,不盲目追求國際化指標和來華留學生規模。嚴格招生審核、過程管理和評審制度,建立規范的管理體系和工作流程。不斷加強對來華留學生中國法律法規、國情校情和文化風俗等方面的教育。
從去年7月的“推動來華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的管理和服務趨同化”,到今年5月“不盲目追求國際化指標和來華留學生規模”,再到如今出臺政策提高部分國際生的入學門檻,不難看出,教育部正通過出臺一系列新政策,在來華留學生和中國學生之間實現一碗水端平,以進一步解決此前被社會普遍詬病的留學生“超國民待遇”問題。
可以說,留學生“超國民待遇”問題事關教育公平、社會公平,全社會高度關注,決不能任其成為吞噬優質教育資源的“黑洞”,必須予以正視、解決。教育部出臺上述政策,既回應了民意,又充分顯現了其推進教育公平的決心。但也要看到,僅在時間層面作出限制,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高考國際移民”問題。要真正實現留學生與國內學生趨同化,并提高來華留學生質量,還需要各高校提高認識,積極配合政府行動。只有學校本身擺正心態,認真貫徹政策精神,摒棄用留學生數量換國際化速度的思想,才能讓教育部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真正落地。
顯然,實現留學生與中國學生間的教育公平,無論是政府還是高校都需要作出更多努力。當從政府部門到高校的管理者都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留學生們融入中國高校,成為其中普通一員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