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資訊-滾動新聞
2020-06-20 13:22:06
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 通訊員 孟阿榮 來逸晨
枕海而居,踏浪而歌。
455個島嶼,6000多平方公里直轄海域,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是名副其實的海島大縣。
2019年年底,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區在普陀順利建成;眼下,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正在等待最后的驗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睂τ谄胀?,海洋與島嶼就是“綠水青山”,也是最大的發展優勢,更是“金山銀山”。
紅樹成林筑綠壩
在海風的吹拂下,舟山魯家峙、墩頭等灘涂上的八萬余株紅樹秋茄長勢喜人。一株株小樹苗整齊排列,筑起一道綠色的堤壩,令綿延的海岸線充滿了盎然生機。
幾年前,這里還是荒蕪、裸露、泥濘的灘涂,種什么都難以成活。然而普陀人“撒向海島一片綠”的決心是堅定的,于是浙江海洋大學科研團隊被盛情邀請而來,開發紅樹秋茄抗逆性生長調節劑、進行“三合一”灘涂改造、高低溫北移馴化……在魯家峙西南側及沈家門客運站的灘涂濕地上,不足10厘米高的秋茄幼苗終于順利扎下根來。在挺過四個寒冬后,昔日瘦弱的樹苗茁壯成長為一棵棵高約80厘米的小樹。
從舟山市普陀區白沙島上遠眺海面。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攝/光明圖片
“紅樹林的生態修復能力特別強,小樹長起來后,螃蟹、跳跳魚等明顯多了起來,灘涂中的一些有害物質也明顯減少。希望紅樹林這種特殊的潮間帶植物能為舟山‘藍色海灣’治理發揮出應有的價值。”據浙江海洋大學科研團隊成員紀麗麗博士介紹,經過近幾年的精心培育,原本生長在熱帶、亞熱帶的紅樹林成功跨過人工引種的北界,在舟山落地生根。
紅樹成林。未來,它們將成為凈化水質、防御風浪的“綠色衛士”,構筑起海岸線上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碧海藍天映綠島
近年來,普陀大力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一場以沈家門漁港為核心的港灣環境整治行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普陀人的“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是全面而立體的。
在海底,1500總噸“自挖—自航—自運—自拋”一體化抓斗挖泥船成為常年值守港灣的“清淤衛士”。來自普陀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當地總計投入4000萬元,拉起一張東起半升洞、西至市中心漁港、南至馬峙門的海底清淤疏浚之網。
螞蟻島上的漁民在休漁季修補漁網。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攝/光明圖片
在海面,大小船只配備油污水分離器,從源頭上保證船舶污水不入海。與此同時,全自動水面清潔船在海面來回巡邏,3.5公里污水截流管線攔截下奔流入海的陸源污水,如此“里應外合”,搭建起海洋生態保護的有效屏障。
在岸邊,超過15萬平方米的生態濕地被悉心修復,18座廢舊碼頭被拆除,9.2萬平方米的港口廢舊構筑物被徹底清理,8.7千米長的濱海生態廊道串聯起3個海島生態公園、5.7萬平方米景觀綠化……人們在這里親近大海、休閑放松,一幅人與自然和美共生的畫卷在海岸線鋪展開來。
“沈家門漁港的清水期來嘍!”與港灣朝夕相處的船老大放眼碧藍的海水,眉眼舒展著?!斑^去,這樣的日子要等到七月才有,而且一年中只有1個月,現在已經逐漸延長到3個月?!?/p>
普陀的海水水質正在變好。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站提供的近岸各海區水質評價結果顯示:2019年,一、二類海水占到整個普陀海區面積的61.8%,比2018年提高了12.7%。
描繪全域皆景的綠色生態底色,離不開清新的空氣。改造燃煤鍋爐,淘汰老舊農機、老舊車輛,新增新能源公交車,完成水產品運輸車輛臭氣異味專項整治……來自當地生態環境部門的數據顯示:2019年,普陀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6.1%,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PM2.5年平均濃度僅為19微克/立方米,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與此同時,更多的綠意正在海島描繪。規劃中的城市濕地公園等項目如同一條軸線,將普陀西北角珍珠般散落的山水資源巧妙串聯起來,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綠肺”區域。
和美小島享幸福
2018年,普陀啟動了“和美小島”建設。根據《普陀區和美小島建設實施意見》,普陀將爭取通過3年時間,基本實現試點小島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產業特色鮮明、社會安定和諧的總體目標,激活偏遠漁(農)村發展內生動力,讓小島漁(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獲得更多幸福感。
初夏時節,走在面積僅為3平方公里的螞蟻島上,品一品鮮美的蝦皮,看一看富有漁村特色的青瓦白墻,聽一聽老輩人艱苦奮斗的故事……作為普陀全域景區的一分子,螞蟻島的定位是清晰的,那就是發展紅色旅游。
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狀況,螞蟻島人既不怨天尤人,也不消極等待,而是從艱難中奮起,靠搓草繩和賣銅火囪換錢,將小舢板換成大捕船發展漁業生產,建立起新中國第一個人民公社。2005年6月13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到螞蟻島實地考察時,贊揚老一輩創造的“艱苦創業、敢啃骨頭、勇爭一流”的螞蟻島精神,認為這種精神不但沒有過時,還要繼續發揚光大。
2018年6月13日,螞蟻島精神紅色教育基地應運而生,昔日漁村化身紅色地標。習近平同志的指示激勵著螞蟻島人秉承先輩精神,繼續用勤勞的雙手開創美好的生活。
“以前村里環境比較差,配套設施也不齊全,總覺得城里好,這兩年建景區、修村道,墻面也繪了彩圖,越來越漂亮了,我都不會想著去城里住了。”年逾六十的螞蟻島村民李荷珠坐在自家庭院里嫻熟地修補著漁網。李荷珠說自己每個月能領到2000多元的失地保險,休漁期幫人補補漁網,一天能賺100多元,“好吃好穿,生活無憂”,不必去城里投靠兒女。
普陀這些“高顏值”的美麗海島,不僅成為老人甘心留守的幸福天地,也成為年輕人的逐夢天堂。
去年,回鄉創業的白沙島人胡軍杰將自己經營多年的民宿“藍海岸居”進行了一次大改造、大提升:新的樓房外立面是島上頗具代表性的白墻黑檐民居風格,庭院正中一泓淺淺的池塘里,睡蓮迎風搖曳,錦鯉自由嬉戲。“改造以后,客人的滿意度提高,回頭客也多了?!焙娊苷f,能在家門口實現創業,面朝大海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的人生很幸?!?。
“以前泥濘的土路變成了水泥路”“污水納管不亂流,垃圾也集中處理,不再往海里扔”“去衛生院配藥,治療‘三高’的藥都免費了”……在海島燦爛的陽光下,留守的老人們如數家珍般述說著身邊的可喜變化。
普陀海島那濃濃的一抹綠色,是如此養眼、怡人,它在給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動能與機遇的同時,也給百姓生活增添了美好與幸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