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0-06-28 09:04:06
中西醫結合抗疫,為世界貢獻獨特而寶貴的“中國經驗”——
“抗疫良方”守護你我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祝君壁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今仍在全球肆虐,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中醫與西醫協同攻關、優勢互補,取得顯著成效。中國創造的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的抗疫良方,彰顯了“中國智慧”,為世界貢獻了獨特的“中國經驗”。
患者認可源于療效顯著
6月11日,北京新增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打破了此前已50多天沒有新增病例的平靜。隨后幾天,確診病例連續出現,全市新增確診病例已超百例。
面對硬仗,6月16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第二批醫療隊出征北京抗疫主戰場——地壇醫院。據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介紹,這支年輕的醫療隊隊員平均年齡不足30歲,由2名醫生、6名護士組成。隊長李宇棟是中醫學專業,隊員溫博是中西醫結合專業。
“剛來的時候我體力很差,呼吸困難。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我每天都在好轉。”北京地壇醫院的患者王先生說。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醫與西醫聯手出擊、戰果輝煌。隨著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不斷更新,中醫藥的參與力度不斷加大,全國范圍內有越來越多的患者經中西醫結合治療痊愈出院。
讓我們來看看中西醫結合抗擊新冠肺炎的一組硬核數據:中西醫結合治療轉重率低于西醫治療轉重率11.4%,死亡風險降低超80%;中醫藥使用覆蓋率達到91.5%,總體有效率在90%以上。而清肺排毒湯作為唯一一個通用方劑,成為此次疫情防控救治的有力武器。在湖北武漢,該方也是使用最多的方劑。自2020年2月5日以來,各定點醫院、方艙醫院、隔離點共收到配送湯劑39萬袋,復方顆粒近50萬劑。
張俊杰是第二批支援武漢的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回憶起數月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經歷,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患者追著找他要中藥的事情。“當時我正在方艙醫院值班,217床的患者擔心當天喝不上中藥,所以不停地來詢問。”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來說,這個場景很常見,患者的認可源于中西醫結合的療效顯著。
“新冠病毒具有傳播性強、隱秘性強、傳染速度快等特點,發病時大多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目前,采取西醫中核酸或抗體檢測的方式進行確診是最有效的診斷方式。”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中醫治療則是通過總結中醫藥治療疾病的規律和經驗,深入發掘古代經典名方,結合臨床實踐,篩選出療效明顯的‘三藥三方’。除藥物治療以外,還采用針灸、耳穴壓豆等非藥物療法。”
獨特的“中國式”抗疫方案
疫情當前,醫生或許是帶給人們安全感最強的職業之一。最近,中國科學技術館展出的“大醫精誠無問西東——中西醫結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展”就特別受民眾喜愛。展覽以實物、圖文、音像等生動詳實的資料,展示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醫與西醫白衣執甲、聯手出擊、戰果輝煌、振奮人心的事跡。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沒想到通過中西醫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抗疫方法,在疫情救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劉偉濤是一名金融從業人員,對中醫并不十分熟悉的他,參觀完該展覽后感觸頗深,“中醫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歷史上中醫藥一直伴隨著與疫情的抗爭而發展。這次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沒想到通過中西醫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抗疫方法,在疫情救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民族的智慧和現代醫務工作者的奉獻精神都讓我很感動。”
自西醫傳入中國以來,中醫、西醫一直共存、互補。新中國成立后,中西醫結合在多次疫情的救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涌現出一批現代科學知識方法與古代用藥經驗相結合的科研成果。
“雖然中西醫兩種醫學體系存在著明顯差異,但兩者有機結合將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談到中西醫結合在疫情防控中的情況時表示,在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國用了大約一個半月的時間,迅速控制住了疫情,并降低了新冠肺炎致死率,“這與中醫藥的早期介入和全程參與是分不開的,成為這次我國疫情防控的一大亮點。”
“中西醫是兩套不同的醫學體系,各有優勢,可相互補充,取長補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疫情救治,中醫藥全程參與、深度介入新冠肺炎防治,“從疾病排查、隔離、防控、救治、預后等各個方面,中西醫協作攻關、協同作戰,打出了中西醫結合救治的‘組合拳’。”
國醫大師晁恩祥在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醫案精選》所作的序言中也寫道:新冠肺炎屬于中醫“疫病”范疇。其治療方面,要注重三因制宜,聯系臨床實際中西醫并重,中醫全程均可參與,尤其在恢復期中醫藥對改善肺功能、促進肺部炎癥吸收、防止肺纖維化、改善感染后咳嗽及倦怠乏力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獨特作用。
大疫當前,無問西東。中西醫結合的中國式抗疫方案,充分發揮出西醫“對癥治療”“生命支持”和中醫“未病先防”“既病防變”“辨證論治”“三因制宜”等優勢,為世界貢獻了獨特而寶貴的“中國經驗”。
中醫需補短板、強弱項、激活力
6月11日,國務院發布《關于落實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指出,要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加強中西醫結合。該項工作由各部委按職責分工負責,7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年內持續推進。
“《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加強中西醫結合’,就是要堅定中醫藥發展自信,突出特色優勢,解決中醫藥發展‘弱小’的問題,讓中醫藥與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彰顯我國衛生健康事業顯著優勢。”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于文明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于文明表示,當前中醫藥學科、人才隊伍、服務體系、中醫藥傳承創新科技支撐布局以及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的能力及水平還比較“弱小”,與西醫藥學科服務體系相比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強、健全、完善的地方,還需要“補短板、強弱項、激活力”。
“要加強‘中醫藥’這個體系,使之與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只有這樣才有助于解決中國人口多,經濟發展水平、醫保支付能力及保障能力低的中國國情問題,才有助于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健康福祉。”于文明說。
對此張伯禮認為,中醫藥在充分發揮疫病防治獨特作用的同時,確實存在一些短板。“比如,中醫藥在我國疾控體系中基本缺位,參與公共衛生應急響應機制還不暢通;中醫院的基本建設、條件設施、人才儲備等還不適應傳染病防控需要;中醫藥疫病理論研究和科研基礎薄弱,缺少臨床專科和醫學中心;全行業沒有P3實驗室等。”
中醫藥學既傳統、又現代,并且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新時代中醫藥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將推動中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進一步加強健全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加強中醫藥特色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中醫藥傳承創新布局支撐能力,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于文明說。
祝君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