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6-30 17:10:06
新華社沈陽6月30日電(記者于也童、李宇佳)原本圍著鍋臺轉的婦女,如今成了每天“朝七晚五”的“上班族”;原本缺少外出打工渠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找到了“上手快”的新工作;原本沒有收入的村里“閑人”,現在每月最低收入能達到3000元左右……
沈陽市康平縣張強鎮西兩家子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2戶74人,為鞏固脫貧成果、解決村內剩余勞動力就業、增加村民收入,去年年底,這里建成了一個塑編“扶貧車間”。自今年3月8日試生產以來,車間里的生產熱火朝天,縫紉機“嗒嗒嗒”的聲音,猶如奏起一首脫貧協奏曲。
記者日前在西兩家子村“扶貧車間”看到,20多個村民正坐在縫紉機前熟練地飛針走線。只見繞線器上輪子轉動、機針上下跳動,車間內四處堆放著已制作完成的塑料編織袋。
“做一個袋子能賺3.5元,多勞多得,我一天能做30多個。”西兩家子村村民李書敏說,“這工作上手快,在家門口就有錢賺,現在的生活比我以前在家待著的時候充實多了。”說話間,她手腳動作不停,一個塑料編織袋很快就制作完成。
“這種塑料編織袋可以承重1噸,是市場上的暢銷貨。”西兩家子村駐村第一書記高政告訴記者,“‘扶貧車間’總投資85.3萬元,新建廠房500平方米,現有縫紉機40臺,可提供縫紉、裝卸等50個就業崗位。”
剪裁、編織、打包、裝卸……在“扶貧車間”工作的村里貧困戶泰玉春,對這份工作非常滿意:“現在每天能賺100元,以后車間的生產能力上來了,收入還能增加。”
據介紹,“扶貧車間”優先錄用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家庭生活困難人員。“一開始,每人每天也就做三四個袋子,現在多的已經能做40個了。”高政說,“目前在這里工作的村民每月最低收入也有3000元,熟練的‘快手’能賺4000元到5000元。”
建“扶貧車間”是沈陽市實施產業扶貧的一大舉措。記者了解到,目前,康平縣7個“扶貧車間”已經全部開復工。這些“扶貧車間”提高了村民收入,壯大了集體經濟。
“為防止返貧和新發生貧困,下一步,村里將對‘扶貧車間’的收入進行再分配,扶持貧困戶發展到戶產業,設立貧困戶公益崗位,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 ”高政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