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7-02 13:56:07
新華社福州7月2日電(記者秦宏、陳弘毅)在福建省海島縣東山,一處在網上走紅的“魚骨沙洲”自然景觀,讓附近千百年來以漁業為主的岐下村走上了產業轉型之路。看到“綠色紅利”的村民,自發選擇讓良好生態與產業發展“齊頭并進”。
魚骨沙洲位于東山縣岐下村村口三四公里外的詔安灣中,因狀似游魚得名。從高空俯視,胖胖的“魚頭”露出水面,長長的“魚尾”在海里若隱若現。前年,這個足球場大小的奇妙自然景觀在網上“走紅”,并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打卡”。
岐下村副主任陳細永介紹說:“據我們統計,去年魚骨沙洲景點共接待游客10萬多人次,收入200多萬元,高峰時一天能有三四千人。”為此,村里組建了股份制旅游公司,負責開發和維護這一新景點,并以此為依托發展鄉村旅游。
與游客常常爆滿形成對比,記者看到,沙洲上卻僅有一個兼有上洲碼頭和海上救助站功能的曲尺形狀接待平臺。平臺上設置了簡易的洗手間、小賣部和休息候船室,一次容納50人都顯得擁擠。
村民告訴記者,去年一些節假日期間,不得不對上洲游客進行限流。有些游客和村里人曾希望岐下村擴建平臺,發展海上餐飲住宿。這樣,游客可享受在海上食宿的新鮮體驗,村里也可以增加旅游收入。然而,這個提議卻被大部分村民否定了。
“魚骨沙洲旅游吃的是‘環境飯’。沙洲地方小、生態脆弱,大家都覺得不能為賺‘快錢’搞那么多項目,破壞沙洲景觀。”69歲的村民陳炎松說,很早以前沙洲很大,上面有成片野草和木麻黃樹,以及大量海鷗和海龜。但20世紀末沿海采砂業興起,沙洲萎縮到幾乎消失,直到近年來通過嚴控采砂和過度捕撈,才使沙洲重現。
“魚骨沙洲景點的開發,讓村民真切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發選擇了生態環境優先的發展道路。”岐下村駐村第一書記陳志偉說,2017年他剛來時,村里漁業碼頭上垃圾成堆,蚊蠅成群。這兩年,村容村貌得到整治,提升了綠化,碼頭旁的垃圾堆變成了綠蔭密布的花園。近海養殖走向深水養殖,海也更藍了,吸引了越來越多游客前來放松身心。
記者采訪發現,魚骨沙洲雖然沒有充分開發,但借助其帶來的人氣,現在岐下村吃上“旅游飯”的村民越來越多。
“過去是‘一漁獨大’,現在是‘三產融合’發展。”陳志偉說,一百多位過去從事網箱養殖的漁民,做起兼職或專職船渡接駁員,有的還發展了海釣和漁家樂等產業,村里的海水養殖產品也被重新包裝銷售。2018年來,僅村里的漁家樂就從4家增加到18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