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20-07-02 16:59:07
設施種植是保障“菜籃子”產品供應、促進農民增收和繁榮農村經濟的有效途徑。設施裝備和機械化生產是設施種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推進設施種植機械化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印發。《意見》明確:到2025年,以塑料大棚、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為主的種植設施總面積穩定在200萬公頃以上;適宜機械化生產的新品種和新技術新模式加快推廣,設施蔬菜、花卉、果樹、中藥材的主要品種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裝備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設施種植機械化水平總體達到50%以上,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化肥、農藥及水資源利用率邁上新臺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目前,我國農業設施化水平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種植機械化普及率還比較低,《意見》的出臺將加速設施農業和設施裝備的發展,為智能農機裝備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在北京三潤泰克國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呂科看來,我國發展智慧農業,智能農機裝備必不可少,“農業生產機械化、智慧化、標準化、設施化,在對農業從業者提出更高專業要求的同時,也讓農業從業者的職業變得更加體面,從而激發更多農業人才投身農業的熱情。”
綜合機械化水平僅為33%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國開始推廣應用日光溫室,三十多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據行業統計,到2018年末,我國各類設施農業面積達5000多萬畝,大棚、日光溫室、連棟溫室等使用年限10年以上的設施農業總面積達到2800多萬畝,居世界第一。設施蔬菜產量占我國蔬菜總產量的30%,全國人均設施蔬菜占有量近200公斤,實現了常年均衡供給;設施農業年產值9800億元,提供了4000萬個就業崗位。”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張輝介紹。
但農業農村部農機鑒定總站、農機推廣總站副站長涂志強說,我國設施農業機械化發展還相對滯后,綜合機械化水平僅為33%,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還較低,特別是機種、機收裝備技術供給不足,還不能滿足設施農業產業發展的需求,亟待加快發展。
亟須加強農機農藝融合
隨著人們對優質特色農產品需求日益增長,我國設施農業發展迎來新機遇,正在經歷著深刻的變革。
“設施農業呈現出信息化推動顯著增強、融合化發展明顯加速、綠色化發展迫在眉睫、國際化影響日益增強四個明顯特征。”張輝總結。
呂科認為,在我國建立設施種植機械化相關技術裝備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還面臨兩個重點問題,一是農業產業化發展需要通過栽培模式和種植方式的改進優化,以適應和擴大各種農機裝備的應用空間;二是農機裝備研發制造者要考慮農業產業化的具體特點,在小型農裝和智能農裝方面要有重點突破。
“發展設施農業機械化,亟須加強農機農藝融合,加強機械化信息化融合,加強產學研用融合,加強農機鑒定和推廣能力建設,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涂志強表示。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意見》強調,將堅持市場導向、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瞄準設施種植綠色高效發展的機械化需求,補短板、強弱項、促協調,全面提升設施種植機械化水平,支持設施種植高質量發展,將重點推進設施布局標準化、推進設施建造宜機化、推進生產作業機械化、推進設施裝備智能化、推進生產服務社會化。為此,將加強組織領導、 完善扶持政策、推進科技創新、強化示范引導、加強公共服務予以保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