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
2020-07-03 20:22:07
“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沒有特效藥、沒有疫苗,您為什么早在1月21日就提出抗擊疫情中醫藥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在武漢戰斗80余天的中央指導組專家、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問題。
張伯禮回答:“西醫重視病毒,中醫重視證候,只要見到患者,四診合參,就可以辨證論治了。這是中醫藥的學科特點,也是優勢。”
張伯禮的自信來自實踐和積累。他說,中醫藥治療疫病有幾千年的積累,在2003年非典暴發時,自己就帶領團隊探索中西醫結合治療并取得成果。
自信還來自科技支撐。還在去武漢的途中,他就指揮后方團隊迅速篩選抗冠狀病毒的中藥組分和已上市中成藥,開發新冠肺炎臨床證候調查程序和手機APP。到武漢不久,他帶領團隊,通過分析來自全國近20家醫院的1000例新冠肺炎患者中醫證候信息報告,得出該病的證候特點和演變規律。專家討論判斷新冠肺炎是“濕毒疫”,不同地區會有夾風、夾寒、夾熱及夾燥表現。“過去需要半年時間,現在一周多就得出了中醫診斷,這為中醫藥臨床辨證治療指明了方向。”張伯禮說。
“請戰!中醫藥承包方艙!”張伯禮與同是中央指導組專家的劉清泉教授寫下請戰書,“這是責任,也是中醫藥人的擔當。”
在江夏方艙醫院,張伯禮等人確定了總體治療方案,即對艙內大多數病人用協定的以清肺排毒湯和宣肺敗毒方為主的通治方,輔以太極、八段錦和穴位貼敷的綜合治療康復措施。
“這在當時也有不同聲音,很多人說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你怎么給所有人吃同樣的藥?”張伯禮說,“中醫不是一成不變的,古代治療群體性傳染病也是煮大鍋藥,全城人都來喝。此次新冠肺炎病人的病因、癥狀相似,采用通治方是可行的,此外,面對數以萬計的病人,也難以實現一人一方策。”
但這并不意味著江夏方艙醫院的治療就是喝喝中藥,貼敷按摩,打打太極。張伯禮要求,艙外救護車常備值班,定點醫院留出專門床位,發現重癥患者及時轉院。慶幸的是,江夏方艙醫院里的病人沒有一個轉為重癥。
3月中旬,武漢醫療救治重點轉移到救治重癥患者,張伯禮提出聯合查房,以西醫為主,中醫輔助。但輔助有時也起關鍵作用,如在穩定血氧飽和度、提高氧合水平,控制炎癥介質釋放、控制病情轉重,和抗生素協同、促進肺部炎癥吸收等方面,對重危癥患者果斷、及早、足量使用中藥注射劑,往往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
在江夏方艙醫院,張伯禮總是沖在一線。他白天指導會診,晚上開會、研究治療方案,細化到具體病例,親自開方。學生們勸他:“您太忙了,有些事就讓我們來吧!”
工作人員在張伯禮院士防護服上寫“老張加油”。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不到病房、不接觸病人,如何能了解發病規律?”張伯禮穿上寫著“老張加油”的防護服,在病房里一待就是幾個小時。
這讓親切稱呼他“老大哥”的援鄂國家(河南)中醫醫療隊隊長、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鄭福增動容,“他對中醫的熱愛、堅守,尤其是他的品格、醫德,值得我一輩子去學習”。
人物簡介
張伯禮(1948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名中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技術副總師、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科帶頭人、教育部醫學教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十一屆藥典委員會副主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世界華人中醫醫師協會會長,數十年從事中醫藥臨床、科研、教育、產業推廣,以及大學、科研院所的管理工作,成績顯著,貢獻突出。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楊朝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