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20-07-24 10:37:07
一個背靠廬山,一個挨著長江,江西九江市濂溪區的積余村和楊家場村,位置不同,卻有著相同的發展憂慮——山村如何重新“美麗”起來?
以點帶面,村莊顏值靚起來
積余村旅游資源豐富。然而,人多田少,多數勞動力外出打工,村子一直處于貧困狀態。“現在站的廣場,過去是個垃圾山,這里是個豬圈,村里這條天然的溪流,過去是臭水溝……”威家鎮黨委副書記洪宇展示的老照片訴說著過去。
楊家場村緊挨長江,因水而興,最大的問題也是水。村里14口方塘,過去村民洗衣洗菜洗拖把,垃圾直接扔到塘里,塘水成了臭水。“到處是亂建的棚子和廁所,雞鴨狗散養在外面。”村黨支部書記李學初說。
為了謀求改變,2018年開始,兩個村都經歷了一場環境整治。“最難的就是拆違建!”積余村黨支部書記傅典美回憶,私搭亂建的豬圈雞窩、杈杈房,家家戶戶幾乎都有。“在第一次村民代表大會上,對于拆掉自己家的違建,不少人反對。”威家鎮黨委書記戴勇說。
眼見為實。30多名村民代表組團去了婺源、宜春等地,“看著人家家園建得那么好,鄉村旅游民宿搞得那么富,嘴上不說,大家心里都癢了!”66歲的傅金龍坦言。
回來后,拆舊的第一鏟落在傅金龍家的杈杈房上,30多平方米的房子拆除完畢,家里人看著心疼,傅金龍卻說:“不破不立,以后就好了!”老黨員、村民代表帶頭拆,拆完再去村民家做工作,“之前怎么說也不愿意的村民,都松了口。”
破舊杈杈房拆掉70多棟,各類違建拆了3000多平方米,為改善積余村村容騰出了空間:爛泥路不見了,筆直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垃圾山沒有了,一個仿古的映月亭扮靚村子;旱廁全部入戶,三格式的化糞池和覆膜污水處理設施齊備……
村民的生活更方便了。在楊家場村,旱廁入戶、自來水入戶,地下管網改造,所有的污水通過2公里長的集污管道,進入村后的微生物污水處理池,14口塘清淤換水,一個新村讓人賞心悅目,村民臉上的笑容更多了。
“以點帶面,通過示范村建設的帶動,讓更多的村子有積極性。”濂溪區農業農村局興農辦主任胡宗輝說,去年已完成清理垃圾5629噸,改水完成100%,改廁完成100%,建設了59個省級新農村建設點。
因地制宜,村民精氣神足起來
積余村里,那條自上而下的小溪重現清澈。小溪兩旁花、樹、田相間,充滿田園樂趣。周邊房屋墻上,是醒目的村規村約,“村里人精氣神足了,致富的心氣高了。”傅金龍說。
結合項目資金,村民們自發將老舊房屋改造成新式民宿;建好的新式濾油池,是為了村民做農家樂時,不會堵塞管道和破壞環境;圍繞河道溪流,種下更多的花田;部分被保留的老屋,承載著積余村的歷史……
“離廬山北門10公里,文化底蘊深厚,不搞好特色游,對不起這些優勢!”戴勇心中有個大規劃,用2000萬元的投資,撬動至少1個億的社會資本。“鄉村旅游、農耕研學、親子游樂,已經有十余家公司過來洽談合作。”
楊家場村正全力推動特色種植。“特色瓜蔞子,每年為村集體帶來10萬元以上的收入。”李學初說,村子背靠長江岸堤,又在城市近郊,準備在親水體驗、城市農場等方面下功夫,推動楊家場村轉型發展。
行走濂溪,看到這里的鄉村越來越美,一幅鄉村振興藍圖徐徐鋪展。“發揮沿江、臨湖、環山的區位優勢,一個個秀美的田園綜合體正茁壯成長。”濂溪區區長容長貴說,因地制宜,依山便靠山,近水便親水。去年濂溪區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2個,今年將再建一批省市新農村建設點,實現新農村“全覆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