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奏響健康中國行動“進行曲”(無影燈)

來源:人民網

作者:

2020-07-24 10:57:07

健康中國的美麗畫卷,是由每一個健康的中國人共同拼成的。只有讓健康中國行動落地生根,才能釋放更多健康紅利

推廣分餐制、餐桌用公筷、保持一米線、看病先預約、出門戴口罩、平時勤洗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催生了居民的健康文明生活習慣,也檢驗了健康中國行動的成果。

今年7月是《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和《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發布一周年。一年來,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康素養穩步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廣,健康中國行動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當前,人民群眾更加重視生命質量和健康安全,健康需求呈現多樣化、差異化的特點。百姓對健康的新期待不僅包括病有所醫,還包括預防疾病、運動健身、老有所養、宜居環境等內容。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健康中國建設的目標和任務。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強調堅持預防為主,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15個專項行動,旨在通過政府、社會、家庭、個人的共同努力,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延長健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推進健康中國行動,是黨和國家對人民健康新期待的回應,也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體現,更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只有讓健康中國行動落地生根,才能釋放更多健康紅利。

推進健康中國行動,必須著力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沒有科學的健康知識,就沒有正確的健康行動。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必由之路。2019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19.17%,比2018年提升2.11個百分點。根據健康中國行動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不低于22%和30%。因此,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水平仍是一場“硬仗”。提高全民健康素養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普及健康知識任重道遠。健康既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責任。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不能把健康問題全部推給醫生。主動學習健康知識,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必備的急救知識和健康技能,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既是對自己和家庭負責,也是對社會和國家負責。

推進健康中國行動,必須把預防為主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我們要樹立大健康觀念,堅持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引導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從“治已病”轉向“治未病”,把健康“守門人”制度建立起來。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后,更要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時刻防范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織密防護網,筑牢隔離墻,才能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愛國衛生運動是我國防控重大傳染病的一大法寶,也是黨的群眾路線運用于衛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實踐。我們應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豐富愛國衛生工作內涵,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解決好關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長期性問題。

推進健康中國行動,必須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健康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社會政治問題。保障全民健康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既要靠醫療衛生部門努力,也要靠社會各部門協同配合。工業、農業、交通、稅務、教育等部門制定的政策,都會對人民健康產生深刻影響。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就是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調動全社會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當前,我國仍面臨著多重疾病威脅并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復雜局面。因此,所有社會政策都要集中發力,減少健康危險因素,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例如,鼓勵企業生產低鹽、低糖、低脂等健康食品,減少居民每日食用油、鹽、糖攝入量,從而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等疾病的患病風險。又如,嚴厲查處發布煙草廣告行為、限制影視作品中的吸煙鏡頭、推進無煙環境建設等綜合措施,多管齊下,降低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煙草消費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健康中國行動是新時代的一次新長征,需要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全民共享。健康中國的美麗畫卷,是由每一個健康的中國人共同拼成的。只有14億人眾志成城、持之以恒、從我做起,才能支撐起一個朝氣蓬勃的健康中國。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