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20-07-25 13:34:07
新華社香港7月24日電 全國政協日前在京召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專題協商會,探討如何提升大灣區內創新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香港各界人士紛紛表示,推進大灣區內創新合作豐富了“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的內涵,對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大有裨益。
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席鄭翔玲表示,希望香港和內地能多出臺可以使普羅大眾真正受惠的政策措施,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內居民實現人生價值,同時為區內建設發展夯實民意基礎。比如,針對香港年輕人向上流動空間不足的問題,粵港澳三地可以加強科技創新合作步伐,搭建更多創業、就業平臺;針對香港近期疫情,粵港澳可以加速推進三地公共衛生合作,盡快推出三地認可的新冠病毒檢測和健康碼,實現區內自由流動。
香港專業聯盟主席劉炳章表示,依托“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方面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他說,在國家對外發展中,香港一直承擔“聯絡人”的角色,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過程中,香港可鞏固這一既有優勢,持續為區內發展引入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
劉炳章認為,創新不僅僅是科技創新,商貿、文化創新同樣重要。他建議,特區政府可以更加積極作為,為香港和內地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搭建創新平臺,促進香港和深圳協同發展。香港高校可以加強和香港、內地企業的聯系,依托廣闊的內地市場和華為、騰訊、大疆等知名企業,實現創新理念落地;內地也可以進一步對香港開放市場,降低香港居民在內地就業、創業的門檻,加快兩地專業人士資格認證,促進人才要素的流通。
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執行主席馬浩文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對于香港人和香港企業來說是個很好的發展機會。他說,內地改革重點涉及經濟體制、營商環境以及外商投資等方面的優化,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分子,港澳企業和個人都將率先受惠內地的改革。
馬浩文建議,香港企業和個人需要了解大灣區發展所需。他說,大灣區的創新科技和科研發展,都離不開教育、知識和人才,這些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提到,深圳等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吸引了很多大企業的研發中心和總部,而香港的人才國際化程度高,能幫助大灣區企業的產品走向世界,香港和內地應該加強交流合作,達致共贏。
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屠海鳴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可以在鞏固這三大傳統優勢的前提下,發揮所長,推動香港科創中心項目與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的對接,并以此為突破口,繼而為內地科創企業提供服務。
屠海鳴認為,全球化發展到今天,已經由貿易全球化轉變為價值分配全球化,是資本、技術、信息、人才、服務等經濟要素配置的全球化。他表示,依托內地9個城市龐大的經濟體量,香港與內地積極合作,也必然能推動香港的科創企業和項目全面升級。
香港《大公報》的社評認為,此次會議以優化創新合作為主題,與會政協委員和專家建議有序推進粵港澳三地行業標準、商標注冊、執業資格互認,放寬教育、醫療等準入限制,落實大灣區港澳科創企業的同等國民待遇等,打破固有局限,將“拆墻松綁”(放寬限制)落到實處。會議還聚焦青年問題,建議推動大灣區事業單位招聘港澳大學畢業生,為香港青年貢獻才智、服務大灣區提供新的渠道。社評指出,對香港而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專題協商會有如一顆定心丸,也是香港突破困局、再創輝煌的契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