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為200人在絕壁修公路不劃算?脫貧要算民心賬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熱點

作者:

2020-07-27 14:08:07

當一輛黃色面包車沿著蜿蜒曲折的柏油路,穿過隧道、越過鋼橋,緩緩地開到村里時,許多人和我一樣,還是不敢相信,這個三面環高山、一面臨深谷的“懸崖村”居然通路通車了。

遠眺穿梭在云霧中的鄉村客車,我又想起了沒通路的日子。小時候村里沒有小學,出村讀書,要沿著陡峭的山坡下到谷底,再滑50多米的溜索渡過水流湍急的西溪河,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就要四五個小時。村里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采購物資只能靠人背馬馱。

一條路阻斷了村里人出山的腳步,也困住了大家脫貧的步伐。2017年,我回鄉擔任村支書時,全村65戶253人,一大半都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風景宜人,但游客進不來;能發展特色種植,可農產品運不出去。修路成了阿布洛哈村民們的渴望。

村里人也明白,為200多人在懸崖絕壁上修一條通村公路,經濟上并不劃算。且不說成本高、耗費大,單是大山就足以讓人望而卻步。

直到去年6月,機器轟鳴聲又帶來希望。按照交通運輸部和四川省“脫貧攻堅、交通先行”計劃,2019年底所有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都要通硬化路。可開工建設后,迎面而來的困難讓所有人都倍感壓力。

山高谷深,地質結構復雜,通村道路只能單向掘進。一條規劃3.8公里的路修了4個多月,卻停在了“最后一公里”。原計劃的隧道施工方案因為巖石結構而被迫調整,工期延誤似乎無可避免。

為讓鄉親們如期用上出山通道,政府和施工方決定一邊調集大型機械攻堅克難,一邊修建一條永臨結合的峽谷纜車。那些天里,村里熱鬧極了,許多人不敢想,平生第一次見到直升機,竟是用它來運修路機械。許多人也沒想到,溜索過江成為歷史,如今可以站在轎廂里,穿行峽谷。

去年12月31日,趕在新年來臨之前,“峽谷擺渡車”投運。在響亮的鞭炮聲中,在久久回蕩的彝族歌聲中,阿布洛哈村迎來了希望之路。

接下來的半年里,施工隊打通了隧道、架起了鋼橋,4米多寬的瀝青路修到了家門口。120畝芒果、50畝臍橙、30畝魔芋去年已經種下,民宿、農家樂已在建設……路通了,好日子也越來越近。

一條小路托起了阿布洛哈的脫貧夢,也印證了小康路上不落一村一戶一人。脫貧是一筆經濟賬,需要精打細算,讓群眾腰包鼓起來;脫貧更是一筆民心賬,即便萬難在前,也要敢于迎難而上,直抵人心。

(作者為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烏依鄉阿布洛哈村黨支部書記,人民日報記者王永戰采訪整理)

欄目投稿郵箱:yxxz8494@163.com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22名黨員22面旗幟

22名黨員22面旗幟。從“1961年修建水壩,有兩名黨員,70位群眾參與”到“2020年疫情防控,有22名黨員,1300多人次參與”,60年間,黨員人數...[詳細]
光明網-新聞中心-光明日報 2020-07-27

“塞上江南”乘風破浪奔小康,脫貧致富路上各有高招

從山村小鎮到田間地頭,再到扶貧車間,記者跟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采訪報道活動走進寧夏,聆聽故事的主人公們講述他們的脫貧歷...[詳細]
科技日報 2020-07-27

小店開業,多多關照!

[詳細]
央視財經 2020-07-27

這通打給媽媽的電話里,他沒敢說一句實話

奮戰在抗洪救災一線的。在父母眼里,他們是孩子。他和媽媽沒說一句實話[詳細]
2020-07-27

22年后,我成了你!

[詳細]
新華社 2020-07-27

面對面丨他們將種地稱為“闖” 探訪王家壩開閘后的蒙洼蓄洪區

7月20日8時31分,為緩解淮河防汛壓力,按照國家防總的統一部署,王家壩13孔閘門全部開啟,向蒙洼蓄洪區分洪。7月21日,《面對面》欄目記者...[詳細]
央視新聞移動端-要聞 2020-07-27

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閉館,?“我們是從正門進入,光明正大接管的”

【#正門接管VS后門闖入#】7月27日上午10時,按照中方要求,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閉館。中方主管部門隨后從正門進入,實行接管。據路透社此前消...[詳細]
人民網 2020-07-2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