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河網
2020-07-27 17:22:07
大河網訊(記者 董倫峰 通訊員 司利強 葉中琳)忽訴忽歌忽喜悲,脖揚腮鼓滿天吹。誰家嗩吶八音率,杞縣嗩吶天下奇。7月25日上午,在河南杞縣人民文化廣場,嗩吶聲聲、氣宇軒昂、高亢激昂,清脆悅耳,給人以震撼,時而如裂石流云,時而似喉清韻雅。悲傷時,蒼涼哀怨,縈繞低回,如泣如訴;歡快時,悠揚悅耳,亢奮激越,氣勢磅礴,把勃勃的生命激情向四方張揚;柔和時,一馬平川,如沐春風,恰似微風輕輕拂過汪洋大海。真乃是“此曲應是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原來,這是杞縣11家嗩吶班代表匯聚一堂,借助由縣委宣傳部組織的“歡樂周末”活動,以嗩吶匯演方式來慶祝杞縣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命名為“河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日前,杞縣(嗩吶演奏)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開展的2019—2021年度“河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命名中,經過嚴格的自愿申報、實地調研、專家評審等程序,確定了“河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命名名單,全省共有20個縣(市、區)、鄉鎮榮獲命名,杞縣榜上有名。
據文獻記載,嗩吶最初流傳于古代波斯(即伊明)、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金元時期嗩吶自波斯傳入我國新疆地區,并迅速向廣大中原地區傳播,明代嗩吶曾用于軍中,據說明代將領戚繼光曾把嗩吶作為軍樂,每逢作戰,排嗩吶陣于軍前吹打以壯軍威。由于嗩吶吹奏技巧不太復雜,吹奏的樂曲大多節奏明快,易與大眾產生強烈的樂感共鳴,故而在民間廣泛傳播,用于婚、喪、嫁、娶及節慶等。
“杞縣的嗩吶演奏歷史悠久,藝術人才杰出,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嗩吶演員堅持與時俱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尚,一直保持著原始的歷史文化藝術風格。”杞縣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博介紹,杞縣有韓氏嗩吶、史氏嗩吶等為代表的表演隊,不僅“氣足音滿”“指法出奇”,而且又各有各的傳承,各有各的絕技。他們適應新時代演奏市場需求,不斷創新演奏竅門和演奏方式,將單一的嗩吶演奏立異為嗩吶領奏,架子鼓、電子琴配奏,演奏作用更為豐厚多彩。傳統的笙管演奏方式單一,他們又融入到歌舞小品、戲劇扮演、二人轉等各種綜藝節目方式,深受觀眾喜歡。
杞縣現有民間嗩吶隊182個,有嗩吶、舞獅、盤鼓、剪紙、腰鼓、高蹺旱船等藝術隊伍118個,多種文藝形式活躍在全縣農村,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文化。近幾年,杞縣依托本地民間文化藝術資本,積極安排開展大眾性文化藝術活動。如雙節文化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清明文化節,送戲下鄉、紅色文藝輕騎兵等活動116場;文化扶貧活動82場;民間文化藝術進校園活動52場。杞縣常住人口130萬,開展活動范圍占行政區劃比100%,嗩吶從業人數占常住人口總數比例0.18%。
杞縣文化館館長楊鳳成說,杞縣嗩吶不是個復雜的樂器,它的結構非常簡單,由哨、氣牌、芯子、桿和碗五部分構成。木制圓錐體桿上開的8個音孔,前七后一,錯落排列著,桿子上裝的銅質芯子,芯子上面套有氣牌和蘆葦做的哨。就是這樣樸實,甚至有些簡陋的結構,卻能演奏所有管樂的技巧,甚至能模仿人的唱腔,鳥的鳴叫等等奇妙的聲音。把嗩吶的幾個部分拆開吹奏,能分別模仿不同的人物角色,老生的蒼老低沉,花旦的俏皮靈動,武夫的粗魯莽撞……這樣一個小樂器,竟能演奏出人世間的喜怒哀樂。
今年78歲的嗩吶藝人韓世中,1981年曾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1981年3月被邀請到中央音樂學院為學員講課;曾多次代表省市到北京參加嗩吶匯演。韓氏嗩吶代表性傳承人韓鐵斌,以精湛的演奏技法獲得“嗩吶王”稱號;在2017年全國第二屆嗩吶展演中一曲《哭姑姑》獲得大賽二等獎;韓氏嗩吶曾受邀到新加坡演出;獲得國家省市縣獎達100多項。韓氏嗩吶2011年、史氏嗩吶2015年均成功申報了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長期以來,杞縣高度重視民間文藝的繼承和發展,加大了特色歷史文化資源整合力度,啟動并實施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不斷加強對特色民間文化藝術的挖掘、整理、保護和傳承。”杞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關亮表示,杞縣將以此次被命名為“河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為契機,發揮品牌示范帶動作用,促進杞縣文化脫貧攻堅和鄉村文化振興,積極打造杞縣文化名片,不斷構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杞縣文化繁榮興盛,打造“文化大縣”,增強文化自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