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0-08-10 11:28:08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圈的“大個頭”,但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與之相伴的,是“兩張皮”現象——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發成果過于“高大上”,企業用不上;企業的技術難題,高校和科研院所沒有動力破解。
面對破解痼疾、“黏合”兩張皮的迫切需求,有這樣一群科學家,他們聚集在全國學會這樣的學術團體中,忙碌在科技、經濟兩大關鍵詞之間,力圖讓科技創新顯露強大的生命力和推動力,全方位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全過程。近日,記者跟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深入其所屬全國學會調研,記錄這些科學家提出的以科技促進經濟發展的“頭雁”“蟻群”“破冰”“攻堅”“捆綁”五大“新攻略”。
“頭雁”——做汽車產業的指南針
隨著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汽車、智能網聯車、共享汽車等新技術、新應用、新方向不斷涌現,精準搶占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地,成為持久提升我國汽車企業市場價值的關鍵所在。但要找到這個制高點,絕非一家企業能為。
作為深度參與我國汽車產業相關政策和規劃研究的學術團體,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揮學術研究的“頭雁”作用,成為指引汽車產業方向的“指南針”。
“目前學會正在著力加強汽車科技戰略研究,已經形成了一批學術或機構報告,在行業影響較大。例如,我們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已經成為企業研發的參考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介紹,目前,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已經領銜組建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凝聚了汽車、信息通信、交通等領域近300家企事業單位、機構,形成合力,聯手搶占產業制高點。
與此同時,一汽、東風、長安等9家整車企業充分信任學會對技術和產業前沿的把握,聯合注資11億元成立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交由學會法人擔任公司董事長,構建了圍繞智能網聯汽車基礎技術研究、技術轉移擴散、首次商業化應用和創新公共服務的工作體系,為提升我國汽車產業在全球的價值鏈位勢,占據智能網聯汽車先導地位發揮作用。
“蟻群”——引導紡織中小企業匯成集團軍
紡織行業是我國的傳統優勢產業,民營中小企業居多,技術創新能力普遍較弱。據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伏廣偉介紹,我國70%的紡織企業集中分布在山東、福建、江蘇、浙江、廣東五省,它們貢獻80%的產值,其中90%的企業屬于中小企業。
近年來國內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創新需求非常迫切。“中小企業是紡織行業價值創造的主力軍,但非常遺憾的是,中小企業不是創新的主力軍。這使得一方面我國的紡織行業離不開中小企業,但中小企業如果不能積極應用新技術,很快又會被淘汰。”伏廣偉說。為此,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分析行業特點,認為單個企業雖小,但聚集起來就能形成“蟻群”的強大力量,因此“服務好產業集群,就抓住了中堅力量,能夠牽動產業整體提升。”
76個服務站、102個研發中心、2個產業研究院,這是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在紡織產業聚集地打造的科技創新“集團軍”。
以江蘇盛澤、福建石獅千億級產業集群地的兩個產業研究院為例,它們引導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扶持,企業、院所及市場受益各方眾籌資金,提供一站式技術研發服務以及企業診斷、成果評估、人才儲備、專業培訓、成果轉化、品牌宣傳、市場推廣等系列公共服務。
運行3年來,僅兩個產業研究院就完成100余家企業資源庫建設,申請各項專利20余項,制定團體標準5項,其中1項填補行業空白,產品訂貨金額已經超過6.5億元。在伏廣偉看來:“通過遍布紡織行業的科技服務網絡布局,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將科技成果有效植入中小企業,為助力產業整體創新、實現轉型升級發揮了積極促進作用。”
“攻堅”——做突擊隊攻克火箭技術難題
我國是制造大國,不是制造強國。一些跨學科、跨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不足,技術、市場、產品受制于人,嚴重影響了產業競爭力。急行業之所急,組建跨界研究團隊,“攻堅”多學科交叉的關鍵技術難題,成為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服務經濟發展的抓手。
據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陸大明介紹,我國某型號合金材料在火箭上的應用受到極大挑戰,新材料焊接遇到很大困難。學會聯合中南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湖南中創空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組織技術攻關團隊,從新材料研制到焊接工藝逐個突破,成功攻克了3.35米大直徑火箭鋁合金焊接工藝,突破了技術封鎖。目前,學會正在復制這一協作模式,進行新一代航天火箭低溫儲箱制造的技術攻關。
與此同時,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還牽頭成立了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匯集傳統制造、信息技術、軍工、電力、農機、新材料等領域的13家全國學會,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推動創新資源聚合,促進創新模式變革。
“破冰”——破解中西部采煤產業轉型難題
我國中西部很多欠發達地區對采礦業的依賴度極高,由于缺乏科技支撐,生產方式老舊,長期停滯于密集勞動力驅動的發展困局,給生態環境造成難以承載的負擔。如何“破冰”,助推其向綠色環保采礦方向轉型,成為中國巖土力學學會探索的“新攻略”。
在山西呂梁、陜西延安等地,該學會理事長何滿潮院士親自領銜,住礦區、下礦井,系統梳理問題。他們發現當地仍然沿用20世紀初英、德等國主導設計的采煤技術及裝備系統,存在環境損傷嚴重、巷道掘進量大、成本居高不下、開采事故多發等問題。
為此,學會整合專家資源,研發出一套安全高效綠色的采煤方法——無煤柱自成巷110/N00工法。在陜西禾草溝二號煤礦率先采用后,年均節約煤炭資源4.4萬噸,采區資源回收率提高近30%,礦井服務年限延長2年左右,實現經濟效益1.6億元。在山西焦煤集團23座礦井全面推廣應用后,創造經濟效益達6億余元,幫助資源枯竭型地區和革命老區逐步走出一條轉型發展之路。
“示范區的科技幫扶,建立了‘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專家主力、學會主角’的工作機制,實現了預期的‘搶救資源、搶救生命、保護環境’的目的,目前已達到了科技助力精準幫扶工程的階段性目標。”何滿潮說。
據何滿潮介紹,近幾年無煤柱自成巷110/N00工法技術已在全國14個省、500多個礦井工作面推廣應用,取得了重大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捆綁”——300名農業科技人才破解基層難題1000多項
當前我國農業正向現代、綠色、高質量發展轉型,農業機械的投入,逐漸替代了農業勞動力的投入,成為農業發展的新動能。但農業科技發展需求與農業科技人才卻長期呈現典型的逆向分布。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將農業科技人才留在土地上,中國農學會在遵循科技創新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基礎上,探索人才與土地的“捆綁”攻略。
據了解,近幾年里,中國農學會遴選了300個產業科技杰出人才,為入選人才提供每年20萬元、連續5年的穩定經費支持。對于這些經費,中國農學會不規定使用明細,只要求是圍繞地方農業、農村發展的重點產業、區域,實現技術上有重大突破、模式上有重大創新、應用上有重大推廣價值的科研成果。
這極大地激發了農業科技工作者創新創造和服務產業的活力。據統計,遴選出的300個農業科技杰出人才先后參與解決基層生產技術難題1000多項,通過培訓向30萬人次的農戶推廣先進技術,建立實驗示范基地147個,吸納26.9萬個當地勞動力在基地從事生產,384項科研成果得到轉化應用,轉化應用產值170多億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