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20-08-12 16:42:08
家里的牛是李喜春的寶貝,他總是把它們打理得干干凈凈。皇甫萬里攝
盛夏的雨總是來得突然,下午三四點鐘,豆大的雨點噼里啪啦地打了下來,在內蒙古自治區突泉縣太平鄉賽銀花村的小山坡上割草的李喜春被這雨點提前拍打回了家,剛好被我們堵個正著。
整潔的院落,堆放有序的飼料,菜園里綠油油的蔬菜,圈舍內小尾寒羊,后院圈養的西門塔爾牛……跟著李喜春的腳步,我們參觀了他家的小庭院。院子雖然不大,但一片六畜興旺的景象。李喜春高興地介紹說:“黨和國家扶貧政策好,我們老兩口守著家里的這個小院子,每年就能收入兩三萬元呢”。
李喜春之前的日子可不是如此。說起以前的窮日子,今年68歲的李喜春有說不完的話,年輕時,老兩口外出打工,收入還不錯,后來老兩口歲數大了,又沒有一技之長,沒法繼續外出打工了。愛人樊秀清身體不好,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李喜春一人身上。沒有適合自己的致富項目,只好守著幾畝薄田度日,生活越過越困難,這讓要強的李喜春有些抬不起頭。
沒有產業,是當時賽銀花村的致命傷。2017年,太平鄉賽銀花村爭取到“借羊生羔”扶貧項目。“我們村和養殖公司合作,企業無償為貧困戶提供母羊和技術服務,3年后返還同等規格的基礎母羊,這種政策能達到戶均增收1萬元左右。”賽銀花村黨支部書記黃銀昌介紹。
當年6月,李喜春開始養殖借來的10只小尾寒羊,不久本村另一貧困村民的10只羊又寄養在他家。同年9月,靠著產業獎補資金,李喜春家里又多了2頭基礎母牛。
可天有不測風云,盡管李喜春每天都在起早貪黑,還是出現了接二連三的損失,由于養殖經驗不足,導致3只寒羊陸續因病死亡,這讓李喜春大受打擊。
黃銀昌上門了,勸李喜春不要灰心:“養殖損耗屬于正常現象,要吃一塹長一智,把每次損失都當做一次實踐經驗,風險自然就會降到最低。”
有20多年養殖經驗的黃銀昌做后盾,漸漸地,李喜春摸索出了門道,解決了不少養殖難題,牛羊也變得膘肥體壯。兩年下來,用木欄桿圍起的羊圈雖顯破舊,借來的20只羊卻已在這里繁殖了40多只羔,賣了2萬塊。當初買來的2頭牛也產下了3頭小牛犢。
李喜春見到了效益,更加堅定信心,日子也越過越有滋味了。牛多羊多需要的飼料也多,為了牛羊的吃喝,李喜春在自家房前屋后的閑置用地上種了玉米,把玉米和秸稈全部用做飼料,自己加工粉料、自己貯青貯,干勁十足。李喜春笑著說:“自打享受這些產業扶貧政策,我對生活又充滿了希望。我們老兩口分工明確,我負責喂牛喂羊、加工飼料,老伴種點菜,養幾十只笨雞和幾條狗。每年羊繁殖賣羊羔的錢我們老兩口吃穿用都花不了。園子里的青菜也是純綠色有機蔬菜,平時饞了殺個小雞,這就是小康生活。”
如今,他養的牛已經增長到了12頭,黃銀昌勸他“不要著急賣,養的越多來錢越快”。李喜春聽了直點頭:“這些都是我家的小銀行啊。”
雨過天晴,天邊一道彩虹劃過,李喜春說,他的生活也是這般“雨過天晴了”。皇甫萬里攝
采訪結束時,窗外的雨停了,一道絢爛的彩虹劃過天際,李喜春見狀也樂了,瞧,這就是希望啊。
看著滿圈的牛羊,李喜春并未在此止步,對于未來的生活,他還有更多的想法和打算。“現在國家政策非常好,但好日子還得靠自己干,才能更有奔頭。”李喜春笑著說:“我今后努力的目標就是我們老兩口要人均15頭牛,讓我們的晚年過上比小康還小康的幸福生活!”
告別時,李喜春還給我們念了一首他自己編的順口溜:
人均一頭牛,吃喝不用愁;
人均兩頭牛,買車又住樓;
人均三頭牛,小康富流油。
我們笑著說,這才三句,不工整。李喜春也樂了:“等我們老兩口養到人均15頭,就補上!”看他的笑容,這一天不遠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