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香港財政司司長:社會須適應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新常態 中央大力支持為香港早日戰勝疫情提供保障

來源:央視網

作者:

2020-08-17 11:00:08

16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文章稱,受疫情影響,調低了對今年全年的經濟預測,由原來的-4%至-7%,調低到-6%至-8%。香港何時見到恢復經濟的曙光,關鍵在于盡快取得防疫抗疫工作的勝利。在中央大力支持和協助下,特區政府在檢測能力和隔離治療設施容量兩方面將會得到大大提升,為早日戰勝疫情提供保障。未來一段時間,人類社會須適應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新常態,必須學會“兩條腿走路”:有效控疫和力保經濟。

文章稱,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已超過半年,隨著疫情的起伏,一連串社交距離及限聚等防疫控疫措施一再調整,無可避免對經濟造成嚴重干擾與打擊。無論是管控疫情的難度抑或經濟衰退的壓力,都較原來預期的更嚴峻。故此,上星期我們調低了對今年全年經濟預測,由原來的-4%至-7%,調低到-6%至-8%,是今年第二度下調對經濟的預測。在作出這估算時,已包括政府兩輪防疫抗疫基金及財政預算案的紓困措施,所涉金額合共約2800億港元。這數額相當于本地生產總值約10%,對經濟下行提供了約5個百分點的緩沖作用,其中保就業計劃也一定程度上緩和了企業在這低潮中的裁員壓力。

不過,受疫情打擊、環球經濟深度衰退及中美摩擦升溫的困擾,香港這次經濟衰退的深度和時間也超出預期,嚴重困擾著不同范疇的企業和打工人群。就以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為例,近月持續轉差,打工人群的痛感早已超越了2008年金融海嘯的水平。而個別受到最直接沖擊的行業,例如餐飲、零售及旅游等服務業,痛感可謂更強。

經濟何時見曙光? 從內部情況來看,關鍵是防疫抗疫工作,本地感染的新增確診病例何時大幅回落,巿民生活和經濟活動可逐步恢復正常。從外圍環境而言,則要看海外國家的控疫情況何時見效,以及中美關系往后的發展。今年第二季,歐美以至鄰近的新加坡,經濟均陷雙位數的負增長,且疫情時有反復甚至未有受控跡象,短中期經濟前景難言樂觀。

未來一段時間,人類社會必須適應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新常態,我們需要“兩條腿走路”:有效控疫和力保經濟。觀乎各地經驗,如果僅透過嚴厲的社交限制和病例追蹤,即使能抑制疫情蔓延,卻未必能中斷傳播鏈,期間卻會為已處于水深火熱的經濟增添下沉的壓力。要成功抗疫,具備進行大規模檢測的能力和有足夠的隔離和治療設施,是重要前提。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下,特區政府在這兩方面的能力和容量將會很快得到大大的提升。近期我們已加強為高風險群組進行檢測,下一步希望透過普及的自愿檢測計劃,盡最大可能找出有病征和沒病征的感染者,并提供即時的隔離、治療和護理,中斷潛在傳播鏈,盡速讓市民恢復安全的出行與生活,從而最大程度恢復經濟的動力。疫情受控,我們才有條件恢復與內地以至其他地方的往還,經濟才能有力地恢復。

過去兩輪的防疫抗疫基金及財政預算案的紓困措施,已令政府2020/21的預算赤字增加至近2900億元,財政儲備將由今年三月底時的11000多億降至8000多億港元。這還未包括今年度政府的稅收和賣地收入肯定會減少的影響。目前第三波疫情未完,專家們估計冬季還可能出現另一波疫情。以近日新西蘭奧克蘭為例,在一段頗長時間“零確診”后又再次出現感染病例。即使有疫苗出現,也非一年半載可以把問題解決。面對如此困難和極不確定的局面,政府需要在財政上審慎行事,在透過財政措施紓緩企業及市民壓力時,須確保公款運用得宜,也要盡力避免財政儲備急速萎縮,讓我們可持續有能力應付社會所需,以及維護本港的金融穩定。至于防疫抗疫方面所需的資源,例如設施、檢測、疫苗、人手等,我們必定會充足配備,確保巿民的健康。

特區政府團隊深明各行各業均承受著不同程度的痛感,正研究如何加強支援。然而,這些支援措施能發揮的作用始終有限而短暫;唯有盡快重啟經濟,才能協助大中小企和打工人群恢復正常的收入。

我們也會著力透過具杠桿效益的措施,提供適切的協助。例如,金管局最近聯同“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再次延長“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下貿易融資貸款還款期90天。相關協調機制至今已推出四輪支援企業措施,除了“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還有延長貸款還款期及貿易融資貸款額轉為現金透支額等。截至今年六月底,銀行業為支援企業客戶已經批出超過42000宗相關申請,涉及金額超過5000億港元。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