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四川喜德:修路興業惠彝家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2020-08-26 11:45:08

四川喜德縣光明鎮阿吼村6對新婚夫妻在國家電網阿吼扶貧示范產業園補拍婚紗照。 付永鵬攝(中經視覺)

“入股300元,兩年后光分紅就收入1800元,實在是太高興了。”近日,在四川涼山州喜德縣光明鎮阿吼村村委會外的廣場上,村民阿來各各從阿吼村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第二屆分紅大會上領到了1000元分紅。兩年前,合作社剛建立時,他入股300元,算上去年元宵節第一次分得的800元,分紅收入已達1800元,阿來各各感到很滿意。

在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持續幫扶下,去年阿吼村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百合、貝母、綿羊等種植養殖產業發展良好,通過“消費扶貧+電商”模式帶動,全年銷售收益達到32.58萬元。除去合作社成本和運營資金外,截至今年7月2日,累計為全村132戶村民分紅16.8萬元。

如今的喜德縣,一切都變了樣。除了一條條致富路、一座座連心橋,還有連片大棚里飄香的果蔬。截至去年底,喜德縣已完成108個貧困村退出、1.2萬戶5.3萬人減貧任務,脫貧攻堅總體任務已完成75%。今年,喜德縣計劃減貧28個貧困村、4070戶1.7萬人。

修路建房展現新面貌

喜德縣是一個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區縣,近年來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逢山有道,遇水有橋”,交通的改善讓這里的生活和產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四川德陽什邡市援建喜德縣指揮部指揮長劉燦到喜德參與援建工作已經整整4年,他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這些年來,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喜德的路變好了。“熱岢依達鄉石洛村是喜德縣最邊遠的一個貧困村,2017年底通村公路建成以前,每逢雨季,坐車加步行,從縣城到貧困戶家中走訪單程就需要4小時。”劉燦說,隨著喜熱路通車,通行時間縮短至1小時。“喜熱路沿線有包括熱岢依達鄉在內的10多個鄉鎮,輻射7萬多名老百姓。這條路不僅便利了百姓出行,也方便了農產品運輸。”劉燦說。

且拖鄉聯合村位于喜德縣城東部,距縣城7公里,共有380戶1680人。今年9月份,村民們期待已久的邡達幸福橋即將建成。據什邡市援建喜德縣指揮部工作人員周睿介紹,位于聯合村洗腳河路段的這座橋總投資281萬元,總長32.5米,橋寬9.5米。“洗腳河,光聽名字就知道,每到雨季就只能蹚水過河,對老百姓尤其是上學的孩子們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等橋通了,過河就不用再洗腳了。”周睿打趣道。

“阿吼村變‘臉’了,越變越漂亮。”阿吼村村民阿來伍切告訴記者,3年前從縣城到阿吼村,17公里破破爛爛的山路要走大半天,現在半小時就到了,通村公路平整寬敞,摩托車都能騎到屋門口。兩年前,村里的集中安置點建好了,73棟精致的小樓房住著73戶人家,遠看就如一幅山水畫。獨棟小房子前,家家戶戶都有“小微”田園。離家不遠就是村里的集中養殖區,村民們可以在這里搞養殖、務工。安置點不僅有排灌管道,還有化糞池和污水處理廠,能給當地群眾提供干凈舒適的居住環境。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按照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的原則,喜德縣已經實現了貧困群眾安全住房有保障,并計劃建設29個環境整治型、10個改善提升型、4個旅游特色型、4個美麗宜居型村莊。

現代農業取得新突破

住上好房子是喜德縣的“面子”,發展產業增收致富才是“里子”。按照科學種養產業布局,喜德縣持續完善農業配套設施,打造科學、標準的現代農業,在136個貧困村建設了400余畝標準產業示范基地,2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30多種農特產品分月上市,全縣5家企業、2家合作社成功申請了“四川扶貧”商標,30款產品被認定為扶貧產品。

在冕山鎮民主村的京邡達農業產業示范公園里,每個月都會迎來一兩位“土專家”或專業院校老師為農民講授種植技能。“每次有講座,我們兩口子都要來聽,務工和聽課兩不誤。”村民蔡文忠和廖喜芬夫婦已在園區務工一年多,年收入大約4萬元。2018年10月份園區建成初期,他們還登記入股1萬元,每個月的務工收入在扣除家庭必要開支后,按一定比例歸還股金。“從今年年底開始,我們就能拿到每年2000元的分紅,等過兩年高鐵通到縣城,過來觀光采摘的游客會越來越多,園區肯定也能越來越好。”蔡文忠說。

找準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才能實現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在光明鎮新聯村,發展設施農業就是一條好路子。光明鎮新聯村黨支部書記高云最近特別忙,因為村里第二批種植的60畝黃瓜已經到了采摘季節。“按照畝產1.2萬斤至1.5萬斤計算,如果價格穩定,每畝地的毛收益能達到2萬元。”高云說,村里成立了2個合作社,負責打造300畝設施農業,有400戶農戶參與其中,“有的家庭按照每畝地每年1500元租金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有的村民通過務工每年能掙1.5萬元,對參與合作社的100多戶貧困戶,我們每年保底分紅1000元。”

為了實現產銷一體化,喜德縣還研發創建了四川省首個貧困戶產品資源信息大數據平臺,建立了縣、鄉(鎮)、村三級快遞物流配送網絡體系,徹底解決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問題,實現了鄉鎮配送100%覆蓋。目前,喜德縣已在成都、重慶、佛山等6個城市建成10家農特產品直營店。

群眾生活有了新奔頭

貧瘠的高山可以變成肥沃的田地,活絡的思想也可以變成致富的秘訣。怎么變?不懂就學。阿吼村第一書記王小兵說,每當村里農民夜校開講時,教室里總是坐得滿滿當當。養豬、養雞、種貝母……各種種養技術村民們聽得認真、記得認真。同時,村民們也學以致用,每次村里發雞苗和豬苗開展勞動競賽,村民都踴躍參與,在養殖技術上你追我趕,不懂就問、抱團學習,既能在競賽中得獎金,也提升了種植養殖技術。

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倡導多勞多得,營造勤勞致富、脫貧光榮的社會氛圍。在喜德縣,越來越多村民學文化、學技能,提高本領,越來越多的孩子們通過學習,靠努力改變了命運。

在洛莫鄉乃托新村,98戶曾經生活在2800米高寒山區的老百姓不僅搬進了新房子,過上了好日子,還養成了好習慣,有了更加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一棟棟獨具彝家特色的新房外墻上用彝漢雙語印著“鄰里鄉親、相助相幫”“奮發有為、感恩向上”等標語,潛移默化中鼓勵著村民奮發圖強。茶余飯后,人們不再靠打牌、喝酒打發時間,2000平方米的文化壩子里,村民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文體活動,兩米高的文化墻前總能看見為小朋友們作講解的家長。

“我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孩子們培養得有出息、有文化、有知識。”吉約克的莫是喜德縣機關幼兒園的老師,每年她都有機會和20多名同事一起到什邡市多所幼兒園進行為期一周的“跟崗培訓”,參與當地學校組織的“大討論”“大學習”活動。

目前,喜德縣共有181所(個)幼教園(點),學前學會普通話覆蓋所有幼兒園和幼教點,惠及幼兒近1.3萬人。去年,喜德縣教育扶貧救助基金資助建檔立卡享受普惠性政策外仍然困難的學生共計1637人,兌付資助金92.75萬元。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