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8-31 10:38:08
新華社太原8月31日電 題:從“城小鄉大”到“城鄉共美”——太原最“農”城區的小康路
新華社記者馬曉媛
位于太原西南部的晉源區曾是人們眼中的最“農”城區,1998年建區時面積僅10平方公里,社區18個、村95個,是典型的“城小鄉大”,城鄉發展不平衡。近年來,晉源區邁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兩條腿”,通過分類施策補齊發展短板,走出一條城鄉共富共美的小康路。
地“進城”,人也“進城”
“南北河灘,十年九淹?!睍x源區北阜村地處汾河灘、鄰近晉陽湖,曾是個糧打不下、屋干不了的窮村。隨著城市邊界不斷擴展,這里日漸成為太原眾多“城中村”之一,基礎設施滯后,居住環境惡劣。
針對突出的城中村問題,晉源區統籌政策,分批開展整村拆遷改造,目前已完成了20個村的改造,一個個破舊臟亂的“城中村”化身“城中景”。
走進北阜回遷小區,樓房棟棟,綠蔭處處,健身、娛樂等設施俱全。北阜社區黨支部委員賀建平說,全村在2015年完成整村拆除,2016年回遷房建成,如今村民們都搬進了新房,“水電氣暖啥都有,跟城里人生活一個樣?!?
64歲的郭慶生自從搬進回遷房,就多了個跳舞的愛好。“舊村現在成了晉陽湖公園,就在小區旁邊,抬腳就到,環境也好,每天跳一跳,身體好心情也好。”
要安居,更要樂業。由于城中村改造騰退出生態空間和產業空間, 可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晉源區便針對新市民們加大就業培訓,幫助他們融入城市?!澳昙o大些的能在家門口打工,年輕的能學個技術,都有奔頭!”吳家堡社區居民覃梅蓮說。
“老”產業萌生新機遇
初秋,花塔村的稻田公園里,流水潺潺,稻浪滾滾,一幅“北國江南”的景象。晉祠大米質地晶瑩,顆粒飽滿,口感香醇,曾有“北米之最”美稱,而花塔村是晉祠大米的主產區之一。近年來,花塔村在區里支持下逐步恢復水稻種植,建設集農業生產、農耕體驗、科普教育、觀光休閑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
“同樣是種水稻,現在和以前可完全不一樣?!贝逯谓ㄆ疥割^說,“我們的育秧基地給全區供秧;我們的大米比普通米價格高出幾倍、十幾倍;很多人帶孩子來體驗插秧,還會留下吃住,這些都能給村里帶來就業和收入……”
晉源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韓福貴說,晉源區山川各半,廣大平川村農業生產條件相對優越,又地處省會城市的城郊帶,適合發展城郊農業。為此,晉源區根據各村產業條件,布局了花卉小鎮、晉祠大米、設施蔬菜等產業帶,已初具規模。
位于東關村的梅芝花卉菊花種植基地如今已遠近聞名。負責人鄭梅梅說,在發展花卉小鎮的契機下,園區流轉了2000多畝地種植菊花,一畝年產值可達5000多元,園區還吸納本地200多人就業,人均年收入超過4萬元?!皼]想到種花還能這么掙錢?!痹诨貏展さ臇|關村村民胡九斤說。
把家搬下山,過上好光景
晉源區風峪新村的姜秋寶家最近有件喜事:去年進門的兒媳快到預產期,家里就要添丁進口。回想起以前的生活,姜秋寶無限感慨:“過去在山上,出門難、吃水難、娶媳婦難,如今家庭喜事不斷,真沒想到能過上這光景?!?
姜秋寶原本住在西山風峪溝黃冶村?!拔魃骄庞?,風峪為首”。由于煤礦資源豐富,那里一度私挖濫采猖狂,生態破壞嚴重?!吧缴系教幨呛诳谧?,拉煤車天天從家門口過,吃飯都不敢在院里?!?
為了恢復西山地區生態,也為了改善群眾生活環境,晉源區陸續啟動了山區村的搬遷。政府為風峪溝6個村統一劃撥土地,出臺優惠政策,引導人們走出山區。
姜秋寶一家在政府提供的土地上蓋了一處小院,住著舒服,出門方便。山上的地都流轉給大戶種果樹,姜秋寶的老婆每天坐班車上山打工?!艾F在的西山不搞黑產業了,都栽上了綠林子,可美了。”姜秋寶說。
寺底村從山上搬下后,舊村被納入蒙山景區,通過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民,這里的人們分享到了生態紅利?!艾F在景區每年給村里800萬元分紅,村民們還能到景區就近就業,還能開農家樂……”村民賈四柱說,“我們現在是既有綠水青山,也有金山銀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