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20-08-31 16:31:08
當記者們來到涼山州越西縣呷古村采訪時,“80后”彝族姑娘阿洛阿拉莫正坐在縫紉機前縫制彝繡。沒有尺筆,沒有圖樣,那靈巧的指尖準確掌控了彝繡的走向,不一會兒,五彩細線便在布匹上繡出了一幅美麗的畫。
彝族婦女正在制作彝繡
彝族是個愛美的民族。能否繡出美麗服飾,曾經是彝家女子心靈手巧的標志。一方精美的手絹、一雙精致的繡襪,在萬千彝族女子手中翻騰著,繡成美麗的商品,繡出美好的生活。
對這種美好生活的追求,讓阿洛阿拉莫最終放棄了在外打工的顛簸,回到家鄉俯身做起了彝繡。她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每月三四千元入賬,我很知足。
傳統技藝要換一種“新活法”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下簡稱非遺)——彝繡,是彝家人傳承了上千年的傳統技藝。在非遺傳承問題受到重視的當下,“80后”加入彝繡產業鏈,成為“合伙人”,讓彝繡非遺傳承人阿洛拉作莫喜上眉梢。
作為呷古村彝繡帶頭人,阿洛拉作莫樂見更多“新鮮血液”的進入,推動彝繡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結合,制作出更多時尚、精美的服飾。但她也明白,僅靠傳統的手工制作,制作周期長,且工藝水平不一,難免粗糙,很難達到理想效果。
她認為,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個更加先進的工坊,吸引更多“合伙人”進入,讓傳統彝繡換一種“新活法”。
彝族婦女正在制作彝繡 攝影王延斌
阿洛拉作莫的愿望也是海乃瓦沙子的期盼。
秋日的下午,在越西縣瓦曲村,彝族村民們載歌載舞,跳起了歡快的舞蹈。能歌善舞,精準地概括了彝族人的性格。千百年來,在涼山這片擁有古老文化、迷人風景的土地上,他們繁衍生息,將彝族古樸、濃郁、獨特的文化傳承至今。
這其中,銀飾文化展現出其閃閃發亮的一面。
“鐺、鐺、鐺……”認真地錘打銀飾,是52歲的瓦曲村村民海乃瓦沙子的日常工作。這一動作,他每天都在做,以至成了習慣,保持了28年。
從熔銀到壓條拉絲,從打壓制胚再到手工制紋……直到最后清洗成品,十幾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精雕細琢,這讓海乃瓦沙子不敢馬虎。彝族人天生愛銀,無論是日常,還是節日,銀飾都要穿在身上,美在心里。
將骨子里的愛轉化為謀生手段,最終實現了十幾萬元的年收入,不得不說,海乃瓦沙子是幸運的。
相對于海乃瓦沙子,家住瓦曲村一組95號的曲目阿且的規模更大一些——他注冊了公司,注冊資本達到了三百萬元。在曲目阿且家里,從手工作業到機器加工,兩者接力完成了銀飾加工的全部過程。
彝族匠人正在制作銀飾
希望,與年輕人有關,也與新模式有關
“只要有彝族的地方,就能看見瓦曲村加工出來的銀飾。”在當地,這句話流傳甚廣。海乃瓦沙子、曲目阿且與瓦曲村民們一道創造了一個奇跡——涼山州約80%的銀飾出自瓦曲村。
非遺傳承,年輕人是關鍵。只有讓年輕人喜歡,非遺才有持久生命力。這一點,海乃瓦沙子滿滿的自信,“我在全涼山州有十多個徒弟,他們從20多歲到40多歲,都對這個感興趣。”
年輕人主動拜師學藝,成全了三者:年輕人滿足了興趣愛好,手藝人將絕技傳了下去,更重要的是銀飾加工這一非遺項目留住了走向未來的希望。
展示彝族銀飾的當地群眾
希望,與年輕人有關,也與新模式有關。
呷古村黨群服務中心大院的墻上,宣傳畫大部分與彝繡有關。其中,幾張畫面唯美的“唯品會彝繡樣品”讓人印象深刻。
去年,唯品會考察隊來到呷古村,對彝繡興趣強烈,當場表示要將彝繡這種傳統手工技藝帶出大山,讓它與現代服飾有機融合,使之時尚化、生活化。同時,通過新平臺,讓更多的貧困戶參與進來,把傳統手工技藝變成持續可觀的收入,真正過上好日子。
貧困戶成為“合伙人”,新平臺成為“合伙人”,非遺傳承的隊伍在壯大。
展示彝族銀飾
“現在,瓦曲村的銀飾供不應求。但我們分析了一下,主要兩類人在買:一類是涼山及周邊的彝族人自己購買收藏;另一類是其他人買下了送給彝族朋友。”
30歲的瓦曲村“第一書記”唐開清冷靜地看到了市場熱銷背后的隱憂——彝族銀飾的文化價值開掘不夠。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我們正在尋找大學院所合作,開掘彝族銀飾背后的文化價值,讓中國乃至世界都愛上我們的彝族銀飾。”
無論如何,非遺傳承既需要政府、企業、傳承人、貧困戶的合力,也需要年輕人、新平臺、新模式的介入,大家利益捆綁,“合伙”將非遺發揚光大,傳承下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