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甘肅:戈壁中找尋生活的綠洲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2020-09-09 16:32:09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提到甘肅河西走廊,首先進入腦海的就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戈壁美景。然而,對于世代居住于此的人來說,“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曾是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降水量少、蒸發量大的氣候條件和脆弱的生態環境成為制約傳統農業發展的瓶頸。但自然限制人,也塑造人。在與自然的相處中,河西人民戈壁搶綠、沙海淘金,努力在這曾經的不毛之地中找尋一片片綠洲。

既有綠水青山又有金山銀山

綿延不絕的祁連山腳下并非荒灘,而是一片燦爛的花海,這是記者對何家灣的第一印象。地處祁連山北麓淺山區的何家灣村,是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最偏遠的一個山村,曾是全縣1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之一。

這片花海的“主人”是永昌縣惠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愛民。“我們這里荒灘多,現在種花種樹的這片地原來都是石頭灘。我們要把這3800畝荒灘打造成田園綜合體,帶領全村鄉親們共同致富。”陳愛民的語氣中有難以抑制的自豪。

陳愛民的底氣來自何家灣適宜經濟林木生長的環境,村里有一個老園子,里面生長著一批近300年的老核桃樹。然而實際栽種卻并不容易,由于戈壁沙土的土質限制,要在荒灘上挖出1米多深的土,再換上適宜種植林果的土壤,如此開溝客土才能保證經濟林樹苗茁壯生長。

在這樣的努力下,2018年3月至今,陳愛民先后投入200多萬元從陜西楊凌等地購進蘋果、蟠桃、核桃等經濟林樹苗近62萬株,并投資整修村里閑置的72座日光溫室,將樹苗栽植在溫室里,在適應當地環境后,再將樹苗移植到荒地上。目前已有近1800畝荒地完成改造。

62萬株樹苗平均到全村597人頭上,相當于每人種下1000多棵樹。這些樹苗不僅可以為祁連山淺山區生態治理增添萬千新綠,還能讓何家灣的村民不出家門就拿到一份工資。每月2日是村民董春香最高興的一天,在陳愛民的日光溫室打工的她又能按時領到工資了。自從田園綜合體發展起來,她再也不用外出奔波打工,在家門口工作每月就有3000多元的收入,還可以照顧老人小孩。“等樹苗全部移植,村里300個剩余勞動力就都能月月領固定工資了!”陳愛民興奮地說。

戈壁農業圓夢美好生活

走進位于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的海升現代農業示范園,記者恍如置身戈壁中的世外桃源。由于地勢寬廣、光熱充足,再加上祁連雪水澆灌,張掖近年來大力發展戈壁生態農業,海升正是其中的翹楚。

在占地20萬平方米的現代智能玻璃溫室中,工人們正在忙碌,一排排串收番茄和迷你彩椒正等待采摘裝箱。溫室里的智慧農業設備讓人大開眼界:作物采用有機質營養缽無土栽培,通過電腦操控精準滴灌及施肥;通風管里根據作物所需,定量輸入二氧化碳;溫室頂空還安裝了太陽能傳感器,棚頂幕布自動升降,最大限度利用當地充足的光照從而進一步提升產量……

“目前我們的畝產均值達到了100萬元,約等于民樂縣境內170萬畝農業用地全部種植小麥的經濟收益總和。”海升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行政人事總監楊白樺介紹,“我們的雇工大多來自緊挨著廠區的‘圓夢苑’小區,也幫助這里的居民解決了就業問題。”

楊白樺口中的“圓夢苑”小區是民樂縣易地扶貧安置點,目前小區已分三期遷入建檔立卡貧困戶1019戶共3985人。在海升工作一年多的白樂善和妻子張香蘭就是這個小區的住戶。今年46歲的白樂善因為從小患腿疾干不了重活,之前靠外出打工和在家養羊糊口,幾乎入不敷出。去年搬到“圓夢苑”小區后,他不僅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樓房,而且只要十幾分鐘就能到上班地點。經過半個月的培訓,白樂善和妻子迅速上崗,每月兩人收入加起來超過一萬元。

一座溫室十畝田

在甘肅酒泉19.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75%為戈壁沙漠,而酒泉市肅州區東洞鎮正處在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邊緣。如今,荒漠中建起了連棟日光溫室大棚,一座座大棚內綠色蔥蘢,西紅柿、辣椒、黃瓜等蔬菜水果蓬勃生長,昔日的不毛之地煥發勃勃生機。

東洞鎮四號村村民秦存國跟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聽說當地政府支持發展日光溫室大棚,他積極響應,成為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干事要抓牛頭,牛尾巴是抓不住的。我們這里石多土厚,大田收入不好,聽說溫室大棚的收入不錯,我就來試試。”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通過政府牽頭與銀行協調,他由合作社擔保如愿以償地拿到了資金,修建了兩座蔬菜大棚。

第一次種植溫室大棚蔬菜缺少經驗,秦存國就請教技術人員,邊種邊學。由于他種的西紅柿、辣椒等品質高、口感好,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去年兩座大棚收入達8萬元。好收成讓他信心大增,今年又新租了3座溫室大棚,打算通過努力早日還清貸款。秦存國說:“以前種30畝玉米也沒有現在一個蔬菜大棚的利潤高,只要用心學技術就能過上小康生活。”

據了解,戈壁生態農產品平均每畝每年可實現純收入2.5萬元至3萬元,是每畝大田種植收入的10倍。“一座溫室十畝田”,如今已是當地致富帶頭人的秦存國對未來充滿信心:“我想種出更好的蔬菜,豐富我們酒泉市民的菜籃子、全國人民的菜籃子。”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2020國際安全和應急博覽會開幕 聚焦科技守護安全

中新網杭州9月9日電9月9日,2020國際安全和應急博覽會在杭州開幕。博覽會期間,圍繞推動安全和應急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多技術融合賦能城市...[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09-09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