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2020-09-18 05:07:09
村容村貌干凈整潔,白墻青磚灰瓦古樸而悠然……走進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前屯村,“黃河故道古桑文化村落”的標識格外醒目,三三兩兩的游人時而駐足欣賞,時而拍照留念。
而兩年前的前屯,村里道路坑坑洼洼,垃圾隨意堆放,“晴天一身土,雨天滿身泥”,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
“要說村里的變化,還得感謝服務隊的到來。”前屯村黨支部書記褚運林說,村民在服務隊的帶領下,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褚運林口中的“服務隊”是省派夏津縣鄉村振興服務隊。2018年9月,服務隊進駐夏津縣,他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調查研究,找出制約村莊發展的癥結所在。
服務隊在調研時發現,前屯村緊鄰溫泉度假村和旅游小鎮,是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的核心區域。2018年4月,六千畝的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落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評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山東省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目前世界上罕見的、古老完整的桑樹群。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古桑樹群就是‘聚寶盆’,這是多么好的生態旅游資源啊。”省派夏津縣鄉村振興服務隊一致認為:決不能讓鄉親們再“捧著金飯碗要飯吃”,打造古桑文化村落,讓他們吃上“鄉村旅游飯”。
目標和思路確定后,服務隊和前屯村包片干部帶領村民400多人次先后赴館陶縣“糧畫小鎮”、武強縣“音樂小鎮”等地參觀學習,開闊眼界,鼓舞士氣。
“經過外出學習考察,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我們對前屯村莊設計的總體思路是:不搞大拆大建,最大限度保持村莊古樸原貌,因地制宜建設黃河故道古桑文化村落,發展特色經濟和鄉村旅游。”省派夏津縣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潘紅春說,服務隊和前屯村兩委帶領村民就地取材、自主建設,短短一年時間,對村里兩縱兩橫主街道、27條胡同、84戶民居進行了升級改造,建設了縣古桑文化館、文化廣場、村黨支部、杏塢書院、孔子學堂等文化設施,修建水泥路7000平方米,硬化美化胡同9800平方米,安裝路燈60盞,溝渠改造1500立方米,建設3500平方米文化長廊,綠化美化5萬平方米,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在發展模式上,前屯村黨支部領辦了椹王古村旅游合作社,并與夏津縣會盟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建立“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鄉村旅游經營模式,村委統一租用閑置庭院,公司負責設計裝修、項目招商,指導村民自營特色旅游項目,統一標準、統一訂價、統一管理,打造“家家有產業、戶戶有特色”的鄉村旅游前屯品牌。
如今,借助古桑生態資源,前屯村已實現從省級貧困村向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的蝶變。預計今年入村游客可達6萬人,全村增收300萬元,村集體增收20萬元。
“包括前屯村在內,服務隊共承擔著對夏津縣五個村的幫扶任務,按照一村打造一個產業項目的原則,使村民有收入,集體能增收。”省派夏津縣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劉啟超表示,服務隊派駐夏津工作以來,聚焦“五大振興”任務目標,堅持以調查研究開路,以解放思想開局,以規劃設計引領,以產業發展支撐,以隊伍建設為本,革弊鼎新,擔當作為,攻堅克難,探索出了以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為內核的多元振興發展模式,鄉村振興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鄉村振興重在產業發展。為幫助南雙廟村發展林下食用菌特色產業,服務隊引進山東三生萬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球蓋菇特色種植項目,實行“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大力發展林下生態經濟。2019年種植70余畝示范田,產量25萬余斤,銷售額90余萬元,增加村集體、村民收入26萬元。今年在南雙廟村建設“蘑菇特色小鎮”,建設蘑菇采摘樂園,打造研學基地。引導發展全縣種植大球蓋菇600余畝,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村民收入500余萬元,培育食用菌人才400余人。“說實在話,各種各樣的服務隊我接觸過不少,但是沒有見過像他們那樣對工作積極負責和樂于奉獻的。”南雙廟村支部書記于鳳昌說,服務隊的同志們在這兩年當中無私奉獻、任勞任怨、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給全體村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服務隊幫扶的劉堤村是種植蔬菜的專業村,雖然種植歷史悠久,但是種植模式落后,針對這種情況,服務隊六赴壽光,經過多輪考察談判,成功引進壽光綠巨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夏津。夏津綠巨人現代設施蔬菜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5億元,占地面積700畝。其中一期項目,占地面積約300畝,總投資6400萬元。一期工程建設有12000平方米的現代農業科技展示館、4000平方米的高科技集約化育苗館、10萬平方米智能反季節日光溫室、蔬菜加工包裝車間等。一期項目建成后,年產蔬菜可達1萬噸,直接經濟效益5000萬元,帶動蔬菜加工、包裝、物流等二三產業增收5000萬元到1億元。
“綠巨人項目不僅可以解決村里廣大勞動力就業、增加群眾收入,而且還可讓村民學習到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理念,帶動我們村的蔬菜產業轉型升級。”對于服務隊到來之后所帶來的變化,劉堤村村委會主任閆光生如數家珍:“服務隊幫助我們村進行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提升,協助打造了高標準黨群服務中心,美化了廣場,建設了科普長廊、科普e站等文化設施,去年我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和‘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趙秋麗 李志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