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西新聞網
2020-09-26 18:07:09
9月24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山西日報報業集團協辦的“游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長城線采訪團,來到有“中國雕塑的長城”之稱的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是1500年前出生的“混血兒”
為什么這么說呢?這得從石窟的歷史說起。
《解放日報》曾報道,石窟原是古印度的一種宗教建筑,主要開鑿于山崖間。最初作為佛教信徒坐禪修行的場所,又被稱為石室;后來演變為石窟組合,其中“禪房窟”“塔廟窟”這兩種模式在印度較為普遍。
伴隨佛法東漸,源于古印度的佛教藝術沿著動蕩而綿延的絲路遠播于西域諸地,并隨著貿易線路,漸趨深入中原。這一外來的宗教藝術形式與中國傳統藝術接觸、碰撞后,在互促與交融中逐漸發展。歷經時間的檢驗,加之匠師們虔誠的摹寫與再創造,遠道而來的佛教藝術在古代中國大地上得以生根發芽。
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指出,云岡石窟“非中國”的表現甚多,或明顯承襲希臘古典宗脈,或繁復地摻雜印度佛教藝術影響。依據云岡諸窟雕飾花紋的母題及刻法、佛像的衣褶容貌及姿勢,可知中國藝術從那時起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看吧,云岡石窟“出身不凡”,“混血兒”的基因,決定了他不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產物,也是多元文明交融的典范。
云岡石窟自帶光環,“愛慕者”甚多
云岡石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群,始建于北魏,綿延一公里,希臘羅馬波斯等文化在此爭輝。在中國的石窟里,云崗石窟完全可以小“傲嬌”一下。為啥呢,人家“愛慕者”甚多,朋友圈不一般啊!
1902年,日本古建筑專家伊東忠太的“云岡考察報告”在全球東方學界美術界引起震動,后“朝圣者”不絕于途,日本人關野貞、常盤大定等,法國人沙畹,英國人安娜,美國人瑪麗,瑞典人喜龍仁,中國一流學者陳垣、鄭振鐸、梁思成……
1937年,國家地理學會主席格羅斯文納博士考察云岡,以《中國雕塑長城》為題再次發表在美國《國家地理》1938年3月號上,云岡就這么走向世界。1973年,法國總統蓬皮杜在周總理的陪同下親臨云岡石窟。此后的47年中,來自英國、墨西哥、不丹王國、泰國、荷蘭、烏拉圭等多個國家的政要均在云岡石窟留下足跡,20多次的到訪令云岡石窟的國際知名度與日俱增。
朋友圈不一般的根本原因是,云岡石窟不一般。現存主要洞窟有45座,窟龕200多個,造像5萬多尊,整個石窟群雕刻面積達18000萬平方米,佛像最高的造像17米,最小的造像僅2厘米,巨大的佛像和嬌小的雕像相映襯,連同裝飾紋樣一起,營造出了富麗、繁盛的佛國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第八窟,隱匿了一座2016年才開放的“萌”菩薩,雙手合掌,不僅露6顆牙齒,還擠出一對酒窩,實屬罕見!
不得不提一下云岡石窟的江湖地位,他與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揚石窟并稱為世界三大石雕藝術寶庫。2001年12月,云岡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云岡石窟拍了拍你說:我也數字化了!
歲月流逝,云岡石窟曾一度岌岌可危,后經多次搶修才得以保存至今。2016年,云岡石窟在數字化工程等多項科研項目中取得了重大成果:通過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生成洞窟中各個方向的剖面圖,使洞窟得以多角度展示,為云岡石窟建起了三維的“數字檔案”。
“不僅使人對石窟目前的狀況了如指掌,還可及時把握文物若干年后的形態變化,一旦文物因自然災難或人為原因受損,還有可能進行精度極高的修復。”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解釋數字化帶來的意義。
今年“五一”假期,云岡石窟景區推出了全景漫游服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滿足游客線上游覽的需求。游客通過“云岡石窟全景漫游”數字化展示平臺,就能欣賞云岡石窟的每一個景點、每一尊雕像,實現足不出戶游云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