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20-09-30 09:04:09
9月28日,“雪龍2”號結束首次北極任務,順利返回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
5年來,從極地到大洋,從深海探測到天眼瞰視,一批包括“雪龍2”號在內的“海洋重器”投入應用,助力我國海洋事業乘風破浪。
潛水器實現譜系化
建設海洋強國,依賴于關鍵技術與裝備能力的提升。
“十三五”是落實建設海洋強國重大部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時期。深海潛水器是發展深海技術的引擎和集成平臺,也是開展深海科學研究、資源開發的重要支撐。
2017年,科技部等三部門印發的《“十三五”海洋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到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開展潛水器譜系化工程。
“此前已經投入使用的‘深海勇士’號、‘蛟龍’號,為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奠定了中國制造的基礎。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建成投入使用后,將會創造新的‘中國深度’,進一步提升我國海洋探測能力與研究水平。”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七〇二所副所長、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葉聰說。
與此同時,無人潛水器持續發力。2020年,最大下潛深度達10907米的“海斗一號”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無人潛水器技術跨入全海深探測與作業的新時代。
海洋調查是海洋事業發展的基礎,科考船是開展海洋調查的載體。
5年來,“嘉庚”號、“深海一號”、“東方紅3”號、“中山大學”號等一批大噸位科考船投入運行,全球最大靜音科考船、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這些創紀錄的船只,成為我國進軍海洋的利器。
2017年5月,我國海域可燃冰首次試采成功,則實現了世界首次泥質粉砂型天然氣水合物安全可控開采。
極地考察正式邁入“航空時代”
對極地科考來說,破冰船是不可或缺的承載工具。
2019年7月11日,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在上海順利交付。當年11月,“雪龍2”號與“雪龍”號首次實現“雙龍探極”,執行我國第36次南極科考任務。
“雪龍2”號開始南極長城站首次卸貨。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從極地大國到極地強國,航空力量堪稱科考的翅膀。
2017年1月,我國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從南極中山站起飛,歷經4個多小時,飛越1316公里的茫茫冰雪高原,成功抵達南極冰蓋之巔。“雪鷹601”的加入,使我國南極考察空中調查和保障能力得到極大加強,我國極地考察正式邁入“航空時代”。
昆侖站隊隊員供圖
經過“十三五”,我國建成了“兩船六站一基地”的極地考察保障平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我國第5座南極科考站——南極恩克斯堡島的選址奠基,開啟了我國南極事業的新征程。
從直升機上俯瞰恩克斯堡島上的中國羅斯海新站臨時建筑。新華社記者 白國龍 攝
2017年5月,第40屆南極條約協商會議在北京開幕,我國首次擔任東道國。中國政府在此期間首次發布的白皮書性質的南極事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科學家在南極科研領域發表的《科學引文索引》論文數量從1999年的19篇上升到2016年的157篇,實現了我國在南極科研領域的突破。
海洋衛星數量呈現井噴式發展
9月21日,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衛星,也是我國首顆運行于傾斜軌道的大型遙感衛星,入軌后與海洋二號B星組網,將大幅提升我國海洋觀測范圍、觀測效率和觀測精度。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汪江波 攝
目前我國有7顆在軌運行海洋衛星,6顆是“十三五”期間發射的。其中,2018年9月成功發射的海洋一號C衛星,開啟了我國自然資源衛星陸海統籌發展的新時代。當年10月成功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實現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由試驗應用向業務服務的轉變,并成為全球衛星對地觀測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衛星數量呈現井噴式發展,衛星觀測能力、應用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主任林明森總結。
作為海洋大國,我國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日益提高,而海洋動力環境預警實現海況預報,將產生諸多可持續、可預期的收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