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10-11 10:34:10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 題:誰來定義汽車,誰在決定市場?——從蔚來汽車看智能電動汽車發展三大焦點
新華社記者張辛欣
這是一個風口上的行業——代表著數字技術與制造技術充分融合的智能電動汽車,正在重新定義著產業與生活。
這是一個頗受關注的企業——全鋁車身、智能系統、換電模式……蔚來汽車在技術與模式創新的同時,也經歷了關于盈利能力等不少的質疑。
發展智能電動汽車要走一條怎樣的路?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誰更有優勢?帶著諸多疑問,記者走進蔚來汽車,對話企業創始人李斌。
用戶與企業,誰來定義汽車?
機械手臂智能轉動、生產組裝自動連接、所有工位在線視覺檢測……在位于合肥的江淮蔚來先進制造基地,技術對汽車制造的改變清晰可見。
用數字進行管理,讓市場指導生產。大規模定制化的模式,使工廠里的每輛車從制造之始就擁有了“主人”。顏色、性能、配置,同一流水線上的車輛不盡相同,用戶也能通過手機對生產狀態進行跟進。
需求定義生產是智能制造帶來的根本性變革。汽車產業的變局,多是圍繞用戶需求對產品的重新定義而展開。
隨著技術的換代和生活方式的升級,人們追求更加舒適、安全、智慧的出行體驗,希望擁有更具個性化的表達。汽車也逐步告別“代步工具”,向生活場景甚至智能終端轉變。
“如果說傳統汽車更追逐功能性,那么我們則在技術基礎上更注重用戶的情感體驗。”李斌笑談,自己每天晚上都花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在網上與用戶互動。蔚來希望做一個“用戶企業”,為用戶提供產品,傳遞生活方式。
從按照用戶喜好個性化生產、構建“NIO House”線下體驗空間到根據用戶需要帶動產業鏈技術升級、大型活動由用戶“票選”決定,蔚來從用戶出發,延伸出一套獨特的商業邏輯。
用戶定義的背后是技術的支撐。除了需要較強的柔性生產能力,軟硬件與數據算法的系統集成,是另一個關鍵。
“智能電動汽車需要云端與車端的結合,特別是與車內大量軟硬件打通,實現性能整體升級。”李斌告訴記者,這要求車企掌握核心零部件的軟件能力、系統集成能力以及數字化運營能力。蔚來創立至今已累計投入約150億元進行研發,企業資源不斷向軟件傾斜。“這決定了我們處在什么位置,至關重要。”
技術與品牌,誰在決定市場?
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新能源汽車市場一度表現低迷。市場是否出現“飽和”?
在李斌看來,新能源汽車代表了產業發展方向,盡管短期市場波動,但這更應被視為結構的調整。
“首較量量產車下線至今2年多時間里,蔚來已生產超5萬輛車,用戶覆蓋307座城市。”李斌認為,這說明公司運營開始走上坡路,也表明高端電動汽車市場大有可為。隨著技術、產業鏈、配套環境的完善,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將迎來更廣空間。
“新賽道”里靠什么“角逐”新空間?
“技術是根基。”在李斌看來,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推動創新周期大幅縮短,做智能電動汽車更要踏準節拍,加快影響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突破與升級。
換電就是其中之一。通過換電模式緩解充電難、充電慢,是電動汽車探索的主要方向,而實現換電模式需要進行整車平臺級的研發。“缺乏技術的品牌不會長久。但有了技術并不意味著成就品牌。”李斌說,品牌代表著整體競爭力,企業要堅持正向研發與用戶理念,穩扎穩打做好高端汽車品牌。
產業與生態,制造“版圖”有哪些改變?
在關于蔚來的諸多新聞中,與合肥的“聯姻”備受矚目。與合肥戰略合作對蔚來意味著什么?
李斌認為,除了資金支持、資源投入與政府重視等因素外,產業環境和發展空間是重要考量。
目前,蔚來約70%的供應鏈合作伙伴位于距合肥600公里范圍內。制造工廠設在合肥,有利于產業鏈的貫通。合肥本身擁有集成電路、顯示制造等產業基礎,身處長三角地區,也將助力企業更好地抓住區域發展的機遇。
“我們供應鏈多在江蘇等地、超過一半的市場在長三角地區,將制造根植合肥是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選擇,也是立足國內,用好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實踐。”他認為,布局合肥“理性且合適”。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序發展,推動建立全國統一市場,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
從傳統的產業鏈集成到開放融合的生態體系,汽車產業正向數字化合作與協同創新轉變。
“由企業帶動產業鏈既符合市場規律,也讓體系更健康。”李斌說,蔚來在發展中要聯動更多合作伙伴,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不斷拓展新空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