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20-10-12 15:14:10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 新冠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當數以億計的學生被迫“離開”校園,優質教育如何保障?家庭如何面對角色調整?一場關于疫情下全球教育的跨國對話12日在線展開。
在線教育,家長參與更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預計,受疫情影響,全球將有超過10億學生在一段時期內無法前往學校上課。
“很多人會說,這一切(校園學習活動)都結束了。”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詹姆斯·赫克曼在對話中說。不過,他更傾向于從一個更宏觀的視角看待疫情對教育的變化。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詹姆斯·赫克曼。(對話主辦方供圖)
“傳統教育系統需要一個老師和一間教室,但父母與孩子也由此以某種方式分隔開了。”他說,疫情期間,盡管改為遠程學習,但隨著孩子與父母共同在家時間增多,父母參與教育的可能性也增加了。
這一觀點也引起另一名對話嘉賓陳一丹的共鳴。作為全球最大教育單項獎“一丹獎”的創辦人,他同樣強調,在線教育成為疫情中替代傳統教育的新模式,而在線教育與課堂教育的一個顯著區別在于家長參與程度更高。
全球最大教育單項獎“一丹獎”創辦人陳一丹。(對話主辦方供圖)
陳一丹認為,過去幾十年來,伴隨經濟發展與人口結構的變化,家庭在教育中發揮的一些功能出現弱化跡象,例如,鄉村留守兒童由老人撫養、智能設備和網絡較早進入孩子的世界,這些問題雖然近年得到部分解決,但仍值得高度關注。
“家庭是教育孩子的核心載體,包括一代又一代人,家庭傳授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紀律、性格、自控力、理解力、同理心、對他人的關愛以及其他各種特質。”赫克曼說。
中美對比,家庭對教育多重要?
陳一丹認為,家庭教育一直在中國傳統家庭觀念中占據重要位置,乃至具有“家族傳承”意義。赫克曼指出,美國社會可能面臨更復雜、更嚴峻的挑戰。
“舉個例子,我們中國人如果說,這個人沒有家教,那是對他最大的侮辱。什么是好的家庭?無論是貧或富,好的家庭是重視教育的家庭。”陳一丹說。
身為中國互聯網公司騰訊的主要創始人之一,陳一丹2013年從騰訊卸任后,一直以公益方式投身教育,包括捐資創辦民辦非盈利性大學武漢學院等。他此前多次表示,這些做法與他自身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很大關系。
赫克曼則介紹說,在美國,一方面,部分人群非婚生子女比例高等家庭結構現象,對孩子的教育有著很大影響;另一方面,當前美國教育體系對家、校合作的理念“或多或少有些保守”。
“一些專業教育團體,甚至師范學校都鼓勵劃清學校和家庭的界限,”赫克曼說,“他們把學校視為社會的一部分,把家庭看成另一部分,不理解家庭參與的強大力量。”
教育平等面臨新考驗
兩名嘉賓同時談到,在線教育因疫情而發展,一方面技術進步帶給教育以新的機遇,另一方面也可能加劇教育不平等。
陳一丹說,疫情推動了一批成熟多年的技術方案加大在教育體系的核心落地。“以往在線教育進不了K12(學前至高中教育)課堂,只能在課外輔導、技能培訓、繼續教育等外圍板塊作為輔助手段,扮演學校教育的補充角色。但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第一次打入了K12課堂,還成為教育工作主力,而且是第一次比較完整地替代。”
這是10月8日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拍攝的一所因疫情關閉的學校。新華社發(郭克攝)
但同樣引起高度重視的是,不少地區和群體受困于經濟條件、硬件條件等限制,大批學生可能無法享受在線教育,甚至因此面臨“離校即失學”的風險。
赫克曼說,家庭教育理念對于上述教育差距問題也會產生影響。“父母和家庭環境不鼓勵學習,不重視親子關系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這無助于孩子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