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
2020-10-13 11:21:10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創下歷史新高,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五年居世界首位,充電樁、儲氫基礎設施等加速建設——
“綠牌”汽車如何影響新能源市場
光明日報記者 張亞雄 光明日報通訊員 蔣程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綠牌”新能源汽車亮相街頭,成為老百姓綠色出行的一大選擇。在首都北京,“綠牌”新能源汽車增長迅速,隨處可見,“一號難求”;在山西太原,昔日的“煤都”擁抱著綠色——4年前,太原成為國內首座將燃油、燃氣出租車更換為純電動出租車的城市;在海南海口,不時穿梭而過的新能源汽車也十分搶眼,到2030年,這個四周環海的島嶼或將成為我國首個停用內燃機燃油車的省份……新能源汽車在我國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日前,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口舉行。大會聚焦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沿,共同探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未來。
新能源汽車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汽車是20世紀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百年來人類科技發展的重要結晶,以石油為燃料的汽車工業曾經是世界各強國經濟騰飛的龍頭和重要支柱。近年來,世界主要汽車大國紛紛加強戰略謀劃、強化政策支持,跨國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完善產業布局,新能源汽車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促進未來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
“汽車產業的快速復工復產對推動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分發揮了其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節點作用。”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主席萬鋼說,“新能源汽車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融合開放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新特征。”
大會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編著的《中德電動汽車合作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指出,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到來,汽車產業呈現出“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相互賦能、系統變革的大潮,全球汽車產業正進入百年未遇的大變革時代。
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220萬輛,較2018年增長10%,市場占有率為2.5%,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自2015年起連續五年產銷量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417萬輛;德國電動汽車發展也駛入快車道,截至今年6月保有量已達40.2萬輛,成為歐盟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在銷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程度也在快速提升。據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項興初介紹,9月3日,安徽省首條5G自動駕駛開放道路在智能網聯汽車示范線投入使用,達到了L4級別自動駕駛的兩輛奧迪、兩輛江淮汽車、一輛安凱客車在開放道路上進行數據采集,以進一步提高路段的適應能力。
充電樁、儲氫技術等基礎設施建設加速發展
《報告》指出,當前全球汽車保有量正由10億輛向20億輛邁進,已成為石油資源最大的消費領域,并呈現不斷上升趨勢,這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交通擁堵問題,引發各國政府及產業界對傳統汽車可持續發展的思考,推動汽車產業向節能、減排、低碳、安全、便捷、高效等方向發展。
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較長,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中游的電機、電控、電池等“三電”系統,下游的整車、充電樁運營和回收等產業。其中,中游的電機、電控和電池是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中的關鍵零部件,是動力系統中的核心技術。《報告》顯示,到目前為止,中國已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技術進步明顯。主流車型的續航里程可達400公里,軟包三元材料單體組成的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200Wh/kg,寧德時代電池出貨量連續三年保持世界第一。與此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用電機基本實現國產化替代,技術水平與國外相當。
《報告》指出,2020年,中國將基本建成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截至今年6月,中國充電樁保有量共132.1萬臺。公共充電樁保有量76.3萬臺,私人類充電樁76.3萬臺。公共充電樁基本滿足出行要求,但私人充電樁市場缺口較大,成為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制約因素。目前,中國已提出充電基礎設施規劃,要求加快形成適度超前、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充電網絡,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加強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提高充電便利性和產品可靠性。
與此同時,儲氫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也在得到進一步提升。截至今年5月,中國已建成加氫站47座,加氫站數量快速增長;中國加氫站單體加注能力和規模不斷提升,日供氫1000kg以上規模的加氫站占比顯著提高。
“電池技術和充電基礎設施是新能源汽車突破發展的關鍵。”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說,大眾汽車集團將深化在中國的電動車產業布局,加強與本土電池供應商合作;打造電生態系統,到2020年年底,計劃在中國16個城市布局255座充電站、1800根充電樁。
合作發展推動新技術更好惠及用戶
20世紀80年代,德國大眾與上海汽車在中國成立了轎車合資企業,開啟了中德汽車領域的合作。寶馬、戴姆勒、西門子等德國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先后進入中國市場,與中國企業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
“經過30多年的發展,2019年上海大眾年銷量超過200萬輛,員工規模超過3.5萬人,已經成為中國汽車產業實至名歸的頭部企業。”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杰表示,上汽大眾的成立是中國現代工業體系建立的重要標志,德國大眾帶來的不僅是領先的產品,而且帶來了專業化分工,社會化大生產的現代汽車工業體系。上汽集團由此逐步建立起了完整零部件體系、整車開發流程體系、精益生產體系、市場營銷體系,中國汽車工業也進入對外開放的現代汽車工業發展道路。
“中德汽車工業的第一次握手凝聚了兩國老一輩汽車人的果敢和勇氣,期待在汽車工業新一輪革命的背景下更好地實現中德汽車產業的互動合作。”祖似杰說。
馮思翰表示,大眾汽車集團完全參與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同時也深深受益于中國的改革開放。大眾始終心系中國的未來發展,持續深耕中國市場。中國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創新強國,成果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
“到2024年,大眾將攜手合資企業伙伴在中國電動出行方面投資150億歐元,為碳中和新時代的到來做好準備。”馮思翰說,大眾集團的發展策略就是“在中國,為中國;在中國,為全球”。“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現在在汽車行業的技術方面其實是引領著全球發展的。我們也將會和潛在的中國合作伙伴攜手共進,為一代又一代人塑造中國未來出行的方式。”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13日 08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