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10-14 16:30:10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王琳琳)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比2015年提高0.96歲,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見證了“十三五”時期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不斷提升。
人均預期壽命,指某年某地區新出生的嬰兒預期存活的平均年數。它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綜合指標。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只有35歲,不到現在的一半。
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是影響人均預期壽命的重要因素?!笆濉逼陂g,國家啟動實施了婦幼健康保障工程,2016-2019年,中央下達預算內投資100.5億元,支持594個婦幼保健機構建設,投資規模較“十二五”時期明顯提高,項目地區婦幼保健機構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形象面貌煥然一新。
特別是這一時期,我國通過健康扶貧攻堅行動,使貧困地區婦女兒童的健康得到了優先保障。目前,新生兒疾病篩查、農村婦女“兩癌”篩查等重大項目已覆蓋所有貧困地區,對患病貧困婦女兒童的救治保障力度不斷加強。
全民醫療保障是人均預期壽命提高的另一重要因素。“十三五”期間,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截至2019年底,我國參保人數超過13.5億人。2020年,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已達到550元以上,個人繳費280元,基本實現看病就醫有制度保障。
2016年,我國發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了健康中國建設的目標和任務,我國衛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務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