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10-14 17:03:10
新華社南寧10月14日電 題:決戰千山萬弄間——廣西“極貧角落”最后攻堅記
新華社記者王軍偉、徐海濤
從空中俯瞰,桂西北一片約1700平方公里的區域,石山林立,萬壑千巖。
這是位于大化瑤族自治縣和都安瑤族自治縣兩個極貧縣接壤的一片區域,屬于喀斯特地貌特征明顯的都陽山脈。這片山區因生活環境惡劣,又被稱為廣西的“極貧角落”。
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不少群眾依靠易地扶貧搬遷等舉措走出大山,但仍有數萬貧困人口由于故土難離等原因,選擇留在千山萬弄間。針對這些重點扶貧對象,當地精準發力,千方百計培育扶貧產業,全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向貧困“堡壘”發起總攻。昔日的“極貧角落”正在擺脫世代貧困。
石頭縫里興產業
晌午時分,瑤族漢子蒙建祥將收割的牧草運回養牛基地。在山坳的牛棚里,從未養過牛的蒙建祥已經“堅守”了一年多時間。
蒙建祥家所在的大化縣雅龍鄉勝利村弄代屯坐落在山弄中,人均只有幾分山坡地,貧困發生率高達100%。為了增收,村民做過不少嘗試,有人甚至帶回北方的高粱種子在屯里試種,但都以失敗告終。
由于水土匱乏,養牛在弄代屯是“稀罕事”。去年,村里正式引入養牛產業,被選為產業帶頭人的蒙建祥一下子感覺重任在肩。首批50頭牛犢剛拉進村,便引起不小轟動。這么多頭牛,拿什么來喂呢?養了又怎么賣呢?村民議論紛紛。
鄉親們的擔憂,也曾是蒙建祥的擔憂。駐村第一書記王暉多次上門做工作,“書記告訴我們這個產業經過深入調研,政府會幫助協調場地、技術以及銷售等方面的問題。”蒙建祥說。
蒙建祥見證了產業的快速推進:缺飼料,扶貧干部引進適應石山自然條件的牧草品種加以推廣;缺技術,鄉里組織專業培訓;缺資金,貧困戶購買牛犢可“先養后付”。
“我們實行‘聯建聯養’,參與的貧困戶輪流投工投勞,到目前養殖場累計已養殖肉牛120頭,帶動貧困戶99戶,第一批出欄44頭肉牛,每戶平均分紅1000元。”王暉說。
大化縣縣委書記楊龍文說,縣里探索出“聯建聯養”產業發展模式,政府負責提供場地、資金、技術,建設扶貧車間,宜養則養、宜種則種,重點養殖雞、牛、羊,種植油茶,種桑養蠶,吸納貧困戶入股,收益按戶平均分配。
據統計,目前大化縣有“聯建聯養”扶貧車間427個,雞、牛、羊養殖規模分別達170萬羽、3.66萬頭、13.87萬只,油茶2.2萬畝、桑園1.92萬畝,形成了種養基地遍地開花的格局。
深秋的瑤山清晨,此起彼伏的“哞哞”聲打破了山野的寧靜。一大早,都安縣保安鄉上鎮村弄倫屯建檔立卡貧困戶韋煥光就開始準備飼料。他參與了縣里的“貸牛還牛”項目,領回的2頭母牛又生了2頭牛犢,幾頭牛再加上12只羊,每天都夠他忙活一陣。“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以前屯里不通路,養豬都不敢超過200斤,太重了難以抬出大山,賣不掉。”韋煥光說。
“貸牛還牛”“貸羊還羊”是都安縣針對貧困戶缺資金、少技術情況摸索出的產業發展模式。所謂“貸牛還牛”,即農業龍頭企業把牛犢免費“貸”給貧困戶,待牛可以出欄時再保底收購,扣除牛犢費用。目前都安縣建成萬頭種牛基地3個、萬只肉羊基地5個,成立牛羊合作社247家,形成“縣有基地、鄉有牛場、村有牛社、戶有牛羊”的養殖格局。
戰時狀態攻“三難”
這一區域的群眾普遍住在山弄里。“弄”是指高山環繞的洼地,有的弄深達兩三百米。交通難、住房難、飲水難曾讓當地群眾苦不堪言。
位于山弄中的大化縣板升鄉八好村是個極度貧困村。“八好”是瑤話“爬要”的諧音,意指出門靠爬行。過去村民運輸物品大多靠肩扛馬馱,走懸崖峭壁間的羊腸小道,人摔傷、馬累死的情況并不少見。
駐村第一書記韋德王對此深有體會,2018年他剛到村里時,24個屯仍有10余個不通路,最邊遠的屯從村部走去需要約4個小時。針對普遍存在的出行難,當地政府將基礎設施建設擺在攻堅的突出位置。
八好村弄研屯至下麻屯沿途大半是陡峭懸崖,挖掘機無法作業,政府引進施工隊,采取人工開鑿、挖掘機跟進的方法艱難挺進。這條總里程不到3公里的山路,用了3年時間才修好。聽到修路的消息,有的村民從外地趕回家鄉,自愿投工投勞;有的村民煮好茶水,送到工地上……
到去年底,八好村通屯道路終于全部修通,激動的村民紛紛買了摩托車。不過,剛修通的砂石路,路面是堅硬的石子,出行仍然不便捷。韋德王都是開著私家車在崎嶇山路上奔波,2年多時間跑壞了21個輪胎。“我們加緊申請項目對道路進行硬化,目前已有6條路在施工了。”韋德王說。
隨著一條條扶貧道路在大山中貫通,蓋新房、建水柜成了村民最迫切的需求。當疫情形勢稍緩解,當地政府便在掛牌督戰基礎上,加大對未脫貧村的人力、資金投入力度,牽頭組建了一個個工程突擊隊,免費施工,逐村逐戶啃下“硬骨頭”。
大化縣七百弄鄉弄京村村民蒙桂年是鄉里的危房水柜突擊隊負責人,他帶領著100多人的施工隊,轉戰于一個個貧困村屯。“春節以來,施工隊就一直連軸轉,和扶貧干部一道加班加點。”蒙桂年說,隊員們夜以繼日,天黑了就用燈光照著干活,遇到連續下雨天,就搭棚把工地罩起來,繼續施工。有的山弄,只有兩三戶人家,不具備修路條件,突擊隊員肩挑背扛著建材,翻山越嶺,逐戶加固住房。
近年來大化、都安兩縣整合大量扶貧資金,用于攻堅基礎設施“三難”,累計建設了近5000公里屯級道路。今年大化縣827戶危房改造、1992座家庭水柜建設任務已經完成,都安縣全年2065戶危房改造、1623座家庭水柜建設任務已提前“清零”。兩縣的貧困群眾住上了安全房、喝上了干凈水。
“一對一”幫扶不漏一戶一人
近年來,隨著扶貧產業覆蓋面越拓越寬,許多貧困戶有了穩定收入。但是,要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重在精準。受疫情影響,外出務工收入減少了怎么辦?收入在達標線邊緣的貧困戶,“扶上馬”后如何再“送一程”?還沒達到脫貧標準的極貧戶,要采取哪些措施幫扶?針對這些情況,當地逐戶摸排,精準施策,確保不漏一戶、不掉一人。
都安縣下坳鎮高王村貧困戶蘭照金一家人口較多,夫妻倆需照顧老人、孩子,無法外出務工,家庭收入剛剛達到脫貧線。“他們家人口多,雖然我們落實了低保、養老保險等兜底措施,但是一遇到大的支出,收入很容易滑到達標線以下,為此村里給他的妻子安排了公益性崗位,每月收入1300元。”駐村第一書記韋強說。
今年上半年,經排查,都安全縣收入不達標的有50戶,約400戶收入有波動,處于脫貧標準邊緣。大化縣有193戶收入不達標,占全縣未脫貧戶的5.2%。對于這些重點扶貧對象,兩縣都制定了“一對一”的幫扶措施。
在大化縣七百弄鄉弄合村下南屯,82歲的瑤族老人韋英華的兒子因病去世、兒媳出走,老人獨自帶著7個孫輩生活。雖然家里已享受低保等多種保障,但處在脫貧標準邊緣。七百弄鄉副鄉長蒙彥說,針對韋英華家實際情況,鄉里免費支持了一批雞苗,養大后通過消費扶貧回購使其順利脫貧。
弄合村貧困戶蒙桂連家有11口人,家庭收入主要靠3個兒子外出務工。今年初,受疫情影響,兒子們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這可急壞了蒙桂連。今年上半年,駐村扶貧干部為他們找到了施工隊的工作。“3個人做工一天就有600元,加上養牛養羊的收入,一家人脫貧不成問題。”蒙桂連說。
曾經苦甲天下的千山萬弄間,如今已生機勃勃。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一個個貧困“堡壘”正在被攻破,一項項脫貧短板正逐一補齊。昔日廣西的“極貧角落”,今日正翻開歷史新篇章。(參與記者:胡佳麗、雷嘉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