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10-19 16:15:10
新華社銀川10月19日電(記者范思翔)“聽說要分紅,一早我們都來了。”“真新鮮,咱還能分錢。”“以前可沒有,這是頭一遭。”……
深秋的早晨,鄉間還透著一股涼意,旱天嶺村養殖園區早已人頭攢動,熱鬧得像過年一樣。歡快的音樂,飄揚的彩旗,喜慶的舞臺,旱天嶺村男女老幼趕集似的早早來到園區廣場集合,參加全村首次集體經濟分紅大會。“分多少還不知道,但至少可以補貼家用。”34歲的馬永萍不到9點就抱著娃娃來到廣場參會。
旱天嶺村位于寧夏吳忠市同心縣河西鎮,是個生態移民村,貧困發生率曾一度高達45.5%,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2014年全村牛存欄量僅6頭。
近年來,旱天嶺村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經過研究,決定在牛上做文章。2017年,旱天嶺村整合幫扶資金210萬元打造肉牛養殖村,帶動全村400余人實現脫貧;2018年,旱天嶺村開始打造肉牛養殖園區,目前全村肉牛存欄量達3000多頭。
“只要踏實肯干就有錢掙。”2014年從同心縣預旺鎮搬遷至旱天嶺村的建檔立卡戶馬國才說,他從2016年開始養牛,現在存欄量達40頭,不僅在去年實現脫貧,還被評上全村脫貧光榮戶。“今天全村還能嘗到分紅的甜頭,實在太受鼓舞了!”
村民的腰包鼓了,村集體也強起來了。“去年7月投用的旱天嶺村養殖園區二期,經過一年來的全力運營,今年出欄的肉牛純利潤可達150萬元以上。所獲利潤按照‘361’分紅模式,30%用于合作社滾動發展,60%用于群眾分紅,10%作為應急救助資金,按照人均300元標準,給本村所有戶籍人口實行分紅……”旱天嶺村村支書丁建華在臺上宣讀完分紅方案,引來村民陣陣掌聲。
“當初村里建養殖園區,搞合作社養牛時,大伙兒都不看好,覺得是不可能的事,現在全村都得到實惠。”32歲的村民李向兵身掛“致富帶頭人”紅色綬帶和大紅花,臉上掛滿笑容,從丁建華手中接過全家4口人共計1200元的分紅獎金,并在登記冊上簽字、按下指印。
作為移民搬遷戶,李向兵家在丁建華的鼓勵和帶動下從2017年開始養牛,剛開始養牛沒經驗,牛一生病,李向兵就立刻聯系丁建華。“丁書記是全村出了名的‘牛保姆’‘牛司令’。剛開始養牛時,他一個禮拜會來好幾次,每次都開著皮卡車,車上裝滿了各種給牛看病打針的藥,真是多虧了他。”如今,李向兵不僅自家養了16頭牛,還“傳幫帶”領著村上六七戶村民走上養牛的致富路。
“今年給村民分紅的錢還太少,以后要更多。”丁建華說,經過村兩委研究,下一步將對合作社的養殖結構進行調整,繼續走好自然繁育、改良品種、綠色喂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為村民們帶來“牛財”。
旱天嶺村的集體經濟發展是同心縣近年村集體發展的一個縮影。截至今年8月底,同心縣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收益達1920萬元,平均每村集體收入13.5萬元,并探索出包括旱天嶺村肉牛養殖業在內的多種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這是同心縣第一個實現村集體經濟分紅的村子,我在現場都看得熱血沸騰。”同心縣縣長丁煒說,旱天嶺村的養牛產業從無到有,具有開創性,不僅改變了全村的面貌,老百姓的精氣神都完全不一樣了,第一次分紅為他們注入了更多的信心和干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