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10-23 16:37:10
新華社合肥10月23日電 題:讓群眾拿主意——安徽天長農村社區治理見聞
新華社記者王菲
這個秋天,江蘇無錫人鮑應華即將迎來他在安徽省天長市鄭集鎮向陽社區的第一個“豐收季”。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眼下在鮑應華的家庭農場里,千畝良田稻穗飄香、一片金黃。
“今年的水稻長勢不賴,再過幾天就能收割了。改造后的高標準農田旱能灌、澇能排,方便機械化耕種。”鮑應華告訴記者,“我和社區協商簽了6年1000畝土地的流轉合同,今年準備優化種植結構,新發展一批經濟價值高的大棚蔬菜。”
向陽社區是由多個村合并而成的大社區,鮑應華流轉的1000畝高標準農田涉及向陽社區6個居民組。作為外來投資的種植大戶,一開始,人生地不熟的鮑應華半懷期待半是擔心:村民會不會漫天要價?田間水電能不能配套?一些當地村民也擔心:外面來的大戶會不會拖欠流轉費用?會不會濫用農藥化肥,污染村里的好環境?
打消鮑應華和村民顧慮的,是社區牽頭召開的民主協商會。
“我們把黨員和村民代表以及相關利益方都召集在一起,大家有一說一,將心比心,一起商議解決方案,最終順利簽了流轉合同。”向陽社區黨總支書記伍鳳春告訴記者。
“一切都經過民主協商、陽光操作。簽下了這份合同,我也就成了向陽社區的新村民,入鄉隨俗,當然要遵守村規民約。”鮑應華笑著說。
伍鳳春告訴記者,社區組建了協商委員會,凡牽涉到群眾利益的事,讓群眾拿主意,解決了高標準農田改造、殯葬改革等很多老大難問題。
向陽社區推行的“協商議事”,是天長市創新農村社區治理的一個縮影。
作為首批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天長市積極探索建立黨建引領、多方參與、協商共治的農村社區治理機制,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
“基層協商的事看似雞毛蒜皮,卻是關系群眾根本利益的大事。”天長市民政局黨組書記朱宏文說,通過完善鎮、村、村民組三級聯動協商機制,激活鄉村“微治理”,實現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
為了保障協商主體的多元性,天長市構建了“1+N+X”協商模式,“1”是指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負責牽頭協商議事;“N”是指村(社區)“兩委”成員、村里的鄉賢能人等,村(社區)為這些人員建立數據庫,每次協商議事根據實際需求從數據庫抽調相關人員參加;“X”是指協商事項的利益相關人員。
金秋十月,天長市石梁鎮石街社區的農民文化廣場,村民們悠閑地在散步聊天。
“美麗鄉村從規劃到征地再到建設,每一個環節都經過群眾協商,讓群眾在鄉村治理的過程中享有充分的話語權、評判權。”石梁鎮石街社區黨總支書記梁德軍說。
目前,天長市16個鎮(街道)、174個村(社區)實現了民主協商議事“網格化”全覆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