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0-12-06 17:47:12
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意義重大——林下經濟讓優勢資源不再沉睡
全國林下經濟經營和利用面積已達6億畝,林下經濟總產值超過9000億元,從業人數超過3400萬。林下經濟對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著特殊的意義。此外,林下經濟憑借優質的生產環境,林下中藥材、林下食用菌、林下畜禽產品,以及休閑觀光、森林康養等業態,滿足了人們的健康需求。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草局、科技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于科學利用林地資源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科學利用林地資源、引導構筑高效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市場競爭能力等方面對新時期林下經濟發展作出安排。
產業扶貧、生態扶貧是中央提出的“五個一批”脫貧途徑的重要內容,在脫貧攻堅中,蓬勃興起的林下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林下經濟對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著特殊的意義。那么,目前我國林下經濟發展情況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人士。
產業帶動效果好
陽光灑在云南省西疇縣香坪山國營林場八角林間草地上,印出斑駁的樹影。成千上萬只烏骨雞在林里抖著翅膀,歡快地叫著——這里是西疇縣蓮花塘鄉興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烏骨雞養殖基地。
“八角林里有一種害蟲專吃嫩葉,養烏骨雞吃害蟲,一舉兩得。”香坪山國營林場高級技師、興龍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興龍說。
高興龍不僅自己在林下養烏骨雞,還帶領全縣貧困群眾一起養。他把自己繁育的烏骨雞苗,全部免費發放給全縣愿意養殖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養大后按保護價收購,通過網店銷往全國。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合作社年利潤可達100萬元,規模越做越大,生意越來越紅火。
云南省西疇縣香坪山林下烏骨雞養殖,是近年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引下,各地林下經濟產業扶貧喜人發展形勢的一個掠影。
國家林草局發改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早在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就出臺《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以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相關產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觀利用等為主要內容的林下經濟。國家林草局隨后出臺了《全國集體林地林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2014—2020)》和《全國集體林地林藥林菌發展實施方案(2015—2020)》,引導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
西疇縣位于云南省東南部,全縣99.9%的面積屬于山區,石漠化面積占75.4%,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石漠化嚴重地區、貧困山區于一體,然而,這樣一個貧困石山區縣,早在2018年底,就在文山州率先實現了脫貧摘帽。
國家林草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林下經濟經營和利用面積已達6億畝,林下經濟總產值超過9000億元,從業人數超過3400萬,創建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550個。林下經濟產值達500億元以上的省份已有9個,過百億元的省份達15個,江西、廣西林下經濟產值甚至超過千億元。
供求矛盾需正視
“今年春節后,多虧銀行延長了我的還款期限,要不然我家獼猴桃園可就完了!”四川省蒼溪縣元壩鎮石埡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冉江感激地說。
原來,為發展獼猴桃種植,2017年2月冉江向蒼溪農商銀行申請了2萬元扶貧小額信貸資金,去年冉江夫婦在陜西西安務工,今年2月中旬,冉江的扶貧小額信貸已到還款期,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夫婦倆被困西安不能回家。就在冉江一籌莫展時,蒼溪農商銀行工作人員告知他一個好消息——還款期限適當延長了!
蒼溪縣是全國最大的紅心獼猴桃生產基地。如今蒼溪縣已經形成了紅心獼猴桃、中藥材、雪梨等19個大型特色產業園。2019年,蒼溪縣實現了脫貧摘帽,貧困群眾人均收入從2014年不足3000元提高到了目前的10600元。
國家林草局發改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有很多像云南西疇、四川蒼溪這樣的好例子,但林下經濟發展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供需矛盾突出是困擾各地的一大難題。一方面,林下經濟產品綠色優質,市場需求大,采購商和消費者卻難以找到足夠的貨源;另一方面,林下經濟多以分散經營為主,產品供給量小,缺乏特色品牌和產品認證,銷售渠道不暢,林下經濟產品的生態優勢和質量優勢卻不能通過市場有效轉化為經濟優勢。
除了市場問題,還有認識問題。在集體林改初期,為推進各項改革任務,各地對林下經濟給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基本任務完成以后,對林下經濟的認識出現了差異。一些支持政策發生了變化,不少被調整合并或取消。各地對林地使用認識不統一,一些地方簡單化粗暴式管理,實行“一刀切”,只要是公益林地就不允許搭建任何生產服務設施,甚至不允許從事任何林下種養活動。
在政策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保障。比如,為林下經濟直接服務的生產設施用地政策。此外,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但財政、投資、科技、供銷等政策對林下經濟的支持仍需形成合力。
利好政策解難題
四川省攀枝花市白坡山林海,群山列屏,松濤翻滾。白坡山林海綿延35.43萬畝,由普威林業局管轄。經過近20年生態修復和精心管護,昔日森林資源枯竭的荒山陡坡如今已成為綠樹成蔭、物種豐富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和康養旅游勝地。近年來,攀枝花市大力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已建成花舞人間、萬寶營、岔河同德等4家省級森林康養基地。
國家林草局發改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我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持續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已是一道需久久為功的難題。同時,近年來人們思想已有了很大的轉變,對健康和優質綠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林下經濟憑借優質的生產環境,林下中藥材、林下食用菌、林下畜禽產品,以及休閑觀光、森林康養等業態,滿足了人們的健康需求。
新修訂的森林法首次賦予林下經濟法律地位,明確在不破壞生態的前提下,商品林可以依法自主經營,公益林可以在符合區位保護要求和不影響生態功能的前提下,經科學論證,適度發展林下經濟。
《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利用各類適宜林地發展林下經濟;推動落實允許利用二級國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適當發展林下經濟;允許放置移動類設施、利用林間空地建設必要的生產管護設施等;落實支持林下經濟精深加工,以及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戶的普惠金融服務稅收優惠政策;林下經濟產品就近初加工用電,實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將符合條件的林下經濟生產有關關鍵技術研發納入國家科技計劃;將符合條件的林下經濟產業貸款納入政府性融資擔保服務范圍。
專家認為,新修訂的森林法和10部門《意見》,從林地類型、用地用電、農業服務、金融稅收、科技支撐、融資擔保等方面給出了明確的支持政策,統一了思想認識,可望破解林下經濟發展中遇到的新困難和新難題。(記者 黃俊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