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0-12-09 10:32:12
品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關系國家經濟發展質量。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國品牌建設,明確要求“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圍繞這“三個轉變”,我國就加快推進制造強國、品牌強國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品牌建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黨的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經濟呈現穩步恢復態勢,復工復產逐月好轉。在這一過程中,廣大中國企業響應中央號召,在助戰疫、幫復工、促生產的過程中展現品牌擔當、發揮重要作用。經此大考,一大批中國品牌彰顯了硬核實力,堅定了發展信心。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品牌發展依然存在不充分不平衡問題,整體影響力、競爭力同世界一流水平還有差距。盡管國內市場不乏優質國貨,但真正能與國際知名品牌同臺競技的依然較少。“品牌強國”建設任重道遠,需要我們繼續努力攜手共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對做強中國品牌提出了更高要求、提供了新的機遇。借此機會,與大家分享幾點看法。
第一,做強中國品牌,要聚焦實體經濟,夯實發展基礎。實體經濟是國家經濟的命脈所在。無論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還是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都需要把著力點聚焦到實體經濟上。實體經濟各類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企業,只有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做好做強主業,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穩扎穩打練好內功、做好產品,發展之路才會越走越寬、金字招牌才能越來越亮。要引導企業順應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產業協作趨勢,在提高質量效益、優化產品結構、轉變經營方式、激發增長動力方面下功夫,深耕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要著力完善服務實體經濟的制度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發展環境。
第二,做強中國品牌,要堅持自主創新,激發內生動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品牌生命力的源泉。要大力弘揚創新精神,注重激勵和保護創新,加快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依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要引導企業更好發揮主體作用,矢志不移自主創新,勇于推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業態創新,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要重視技術研發和人力資本投入,努力克服關鍵核心領域技術短板,從“跟跑”轉變為“并跑”進而實現“領跑”,讓品牌獲得經久不衰的發展動力。
第三,做強中國品牌,要立足國內需求,點亮美好生活。大國經濟的一個重要優勢就是內部可循環。當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消費連續6年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今年消費受疫情沖擊較大,但危中有機,第三季度以來,以網絡數字技術為支撐,線下消費繼續回升,線上消費保持快速發展,證明國內市場具有深厚潛力。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完善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撐體系,從供給側和需求端兩頭發力,推動新型消費提質擴容。要鼓勵外貿企業研發適銷對路的內銷產品,創建自有品牌。要引導企業充分利用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使產品和服務更好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國內市場需求。
第四,做強中國品牌,要拓寬國際視野,邁向世界一流。全球化潮流浩浩蕩蕩,不可逆轉。只有順應潮流、開放合作,才能獲得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大發展空間。我國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要以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引導更多企業融入新一輪對外開放格局。各類市場主體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國際市場動向和需求特點的能力,提高把握國際規則能力,提高國際市場開拓能力和防范風險能力,在國際市場上歷練成長,向產業價值鏈高端不斷邁進。
(摘自在2020中國品牌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作者: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吉炳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