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今年唯一!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2020-12-10 09:38:12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2月1日發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報告預測,中國仍將是今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于10月份發布的報告也作出了同樣的判斷。

中國經濟何以能夠率先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困局?中國率先復蘇對世界意味著什么?

率先復蘇彰顯中國制度優勢

經合組織的報告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世界經濟將萎縮4.2%,這一預期好于今年6月份和9月份的兩次預測。報告認為,未來新冠疫苗的投入使用以及中國經濟持續加快恢復,將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推動世界經濟復蘇。

報告認為,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

一列開往德國曼海姆的中歐班列從西安新筑車站發車。新華社發(唐振江攝)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占斌表示,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取得抗疫斗爭重大戰略成果基礎上,實現了經濟穩步前行,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中國經濟的率先復蘇,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的奮斗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

“疫情背景下,世界各國面臨同一張‘考卷’。可以說,中國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高分‘答卷’。經合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權威機構,也對中國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張占斌表示,成績來之不易,進一步堅定了我們的發展信心,也為我國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凝聚起巨大的精神力量。

近期發布的有關數據,進一步展現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連續9個月高于臨界點;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7%,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從內需恢復來看,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3%,增速比9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市場銷售連續3個月同比正增長;繼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負轉正后,前10個月投資同比增長1.8%,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進一步呈現出穩步回升勢頭。

疫情之下,我國數字經濟逆勢上揚。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術、新業態、新平臺蓬勃興起,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路徑。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5G通信服務專題展區。新華社記者 魯鵬攝

“2020年是中國宏觀經濟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中國成功取得了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和經濟保衛戰的雙重勝利,再次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和中國經濟的彈性韌性。”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宏觀經濟年度論壇上表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疫情管控方案和適度刺激的經濟紓困方案是2020年中國經濟走出疫情困局的關鍵。

劉元春認為,從長時段和世界范圍來看,中國經濟快速復蘇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不僅彰顯了中國制度的顯著優勢,更重要的是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創造了戰略時機和宏觀基礎。

為全球經濟復蘇提供樣板

當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之路任重道遠。與此同時,國際格局加速演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到沖擊。

劉元春認為,中國經濟在世界范圍內率先實現V形反轉,開始走向穩定復蘇的軌道,為全球經濟復蘇提供了樣板。

經合組織的報告認為,全球經濟復蘇的表現將不均衡,并可能造成世界經濟的持久變化。中國比其他國家更早開始復蘇,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將強勁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三分之一,而歐洲和北美地區的貢獻率仍將低于它們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到明年年底,世界經濟有望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

“在全球經濟一片蕭條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長振奮人心,是世界經濟長遠穩定恢復的重大牽引力。”張占斌表示。

2020年10月28日,天津港再添“一帶一路”新航線。新華社發(王井懷攝)

劉元春認為,我國國民經濟循環逐步暢通、經濟增長內生動力逐步增強,各類經濟主體績效的改善已經形成蓄勢待發之勢。2021年將是信心恢復和預期引導的關鍵年,由于經濟持續復蘇和基數的因素,2021年各類宏觀參數預計將全面反彈。

“必須認識到當前經濟復蘇遠沒有達到常態化水平,經濟復蘇的核心力量依然來自于超常規的疫情紓困政策,且具有強烈的不穩定、不均衡、不確定等特點。”劉元春建議,明年的宏觀政策需要以穩定物價和充分就業為錨,以全面擴大內需、縮小供需缺口為基本目標,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妥善安排抗疫政策和紓困政策的退出,積極應對金融風險顯化的挑戰,逐步回歸常態化宏觀調控模式。

以新發展格局應對風險挑戰

“應對未來風險挑戰,中國需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劉元春認為,我們必須搶抓疫情期間我國經濟率先復蘇的窗口期,大力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

張占斌表示,中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發揮好改革“關鍵一招”的作用,把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發揮好“中國制造+中國消費”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推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張占斌認為,從工作重點來看,首先,要夯實國內循環體系的體制基礎,相應的制度建設和改革措施必須先行;其次,要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體系的血脈,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第三,要優化國內循環體系的空間布局,實現各類要素在各區域間的自由流動;第四,要筑牢國內循環體系的產業根基,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第五,要完善消費政策,積極擴大消費對經濟的牽引作用;第六,要保持適當強度的投資,不斷拓展投資空間。

河北省黃驊市一家汽車配件企業的生產車間。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認為,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既要更好發揮政府頂層設計、統一布局、組織協調的作用,又要充分發揮好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既要夯實基礎研究,又要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既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又要堅持開放創新,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

“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面對風險挑戰,只要我們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也會越來越大。”張占斌說。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