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2020-12-10 17:11:12
“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正在全國上演。日前,由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創排的黃梅戲《鴨兒嫂》作為參演劇目進京演出,該劇根據真實人物改編,講述了農戶張滿秀通過科學養鴨摘掉貧困戶的帽子,積極幫扶同村貧困戶的故事,生動展現了地方精準扶貧,讓百姓過上小康生活的新風貌。
隨著舞臺大幕拉開,一幅清新的皖南水鄉畫卷呈現在觀眾面前。黃梅戲《鴨兒嫂》以安徽省貧困戶為原型,講述了普通農村女性張滿秀通過養殖鴨子帶領全村人脫貧致富的故事。
黃梅戲《鴨兒嫂》張滿秀飾演者 余淑華:因為我從小就在農村長大,對于鴨兒嫂這種農村婦女我相當熟悉,就是我怎么演她都不會離得很開。我現在把鴨兒嫂的這種整個狀態,這種精神好像是刻在我自己的骨子里一樣。她勤勞、任勞任怨,她善良、她講誠信。她善良就是她見不得村里人窮,自己剛剛脫貧,好像自己還沒站穩,然后就去扶別人,去幫別人。
劇中每一位人物都有原型,張滿秀幫助的貧困戶小六子遭遇人生坎坷意志消沉,雖然有著諸多的缺點,但是他對母親十分的孝順。在女主人公張滿秀的幫扶下,小六子開始學習養殖鴨子的技術,最終和母親過上了好日子。
黃梅戲《鴨兒嫂》小六子飾演者 潘偉:《鴨兒嫂》這個劇本,她的父輩跟我的父輩兩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劇中)我自己家里出現一些狀況,父親也去世,母親也哭瞎了眼睛。然后我自己老婆孩子都跑了,我幾次做生意都失敗。
黃梅戲《鴨兒嫂》瞎婆飾演者 李萍:所以作為(劇中)我這個媽媽呢,因為眼睛看不見,我也把兒子給拖累了。但是兒子特別好,兒子特別孝順,所以這個兒子對于我來講,就是我的靠山。
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院長 韓再芬:我們排這個《鴨兒嫂》,寫的是老百姓身邊的事情。那么我想這個戲如果走到老百姓中它一定是非常受歡迎的。因為她有善良的心,所以她要去幫別人,多么樸素,多么真摯。
《鴨兒嫂》創排歷時三年,能夠參加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每個人心中都憋著一股勁兒。
今年79歲的編劇謝樵森和74歲的導演陳佑國,二人曾合作推出過黃梅戲《小喬與大喬》、黃梅戲電視劇《木瓜上市》等多部膾炙人口的作品。此次,再度聯手打造《鴨兒嫂》,深入生活、采風創作是他們創作的第一要務。
三年來,主創團隊多次前往安徽省望江縣賽口鎮、潛山市天柱山鎮等貧困地區,與脫貧戶面對面交流,采訪了諸多貧困婦女原型人物。編劇謝樵森將自己在貧困地區看到、了解到的百姓故事認真記錄下來。他印象最深的是農民范先漢一家的事跡登在縣內扶貧簡報上,是發揮內生動力改變貧困面貌的典型。正是在這個家庭的故事里,他找到了女主人公的形象。
黃梅戲《鴨兒嫂》編劇 謝樵森:原來去潛山之前,可以說很茫然,只知道要尋找新的切入點,尋找一個新的人物。但是等于是大海里撈針,到哪去找啊?恰恰被我碰到了(范先漢妻子),我感到很幸運,我覺得這個女人身上有我所需要的東西,她有戲。
黃梅戲《鴨兒嫂》導演 陳佑國:我們沒有崇高到戲比天大的這么一種心境,但是我們搞了一輩子,總感覺到有這一份責任感。我這么多年在農村里面干活,我知道農村的變化,我們有這種心情,要把他們這個情緒表現出來。
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院長 韓再芬:我們這個《鴨兒嫂》所弘揚的這樣的一個女性,她的原發點、原發的動力,就在于善。
“養鴨人明是非、知好歹、懂得情、曉得愛,黨的恩情世世代代永遠記心懷……”《鴨兒嫂》里的這段唱詞,傳達出了脫貧群眾質樸的心聲。院長韓再芬說: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講好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動人故事,是文藝工作者以實際行動參與脫貧攻堅的最好方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