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印在了這個國家的貨幣上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2020-12-10 19:51:12

2020年11月2日上午,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年屆九旬的袁隆平透過大屏幕,盯著200公里外的稻田。氛圍有些緊張。他等待的是一場考試的結果,考生是水稻,分數是畝產。

中午,測產結果公布——平均畝產911.7公斤。加上今年7月測得這個基地的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 雙季稻畝產實現了“1500公斤高產攻關”的目標,超世界紀錄。

“非常滿意!”幾天后,袁隆平還很興奮,“第三代雜交稻又是新的突破,平均畝產比現有的高產雜交稻增產10%~20%。”

9月27日,農民操作機械在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鹽堿地水稻基地收獲水稻。?徐欽攝

中國養活中國

21世紀誰將養活中國?

這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萊斯特·布朗提出的疑問。當時的西方學者普遍認為,新中國成立前的歷代政府都沒有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未來,全球的糧食生產也難以滿足中國巨大的需求。

近30年后的2020年,由聯合國糧農組織等聯合編寫的報告預測,全球范圍內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2020年饑餓人數至少新增約8300萬時,中國繼夏糧、早稻豐收之后,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預計有望增加。

豐收的背后,水稻以約占糧食總面積25%的播種面積,貢獻了近32%的產量。其中50%左右是雜交水稻。

面對布朗的質疑,袁隆平的回應是:“(布朗)低估了科學、科技進步對提高糧食產量的巨大潛力。”他認為,通過科技進步,可以大幅度提高糧食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

2019年10月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顯示,到2017年,我國稻谷每公頃產量已達6916.9公斤,較1996年增長11.3%,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0.1%。

多出來的50.1%,幫這個曾為吃飽肚子愁了千年的東方古國,養活了數億人——近年來,我國大面積推廣應用優良品種,雜交稻比常規稻增產20%以上, 每年增產的糧食可養活7000萬人,相當于兩個黑龍江省

9月25日,在新疆岳普湖縣“海水稻”種植基地,管理員布合麗切木· 沙迪爾在運送成熟的水稻。高晗攝

不斷刷新世界紀錄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我國全面建立起糧食科技創新體系,深入推進水稻國家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以袁隆平為代表的水稻種業科技工作者們,在雜交水稻前沿不斷創新。

1973年,在各國普遍認為自花授粉的水稻沒有雜種優勢的情況下,袁隆平帶領研究組成功實現雜交水稻三系配套,育成具有根系發達、穗大粒多等優點的強優勢雜交水稻。世界首次。

1996年開始實施的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在基礎理論和品種選育方面都取得較大進展。分別于2000、2004、2011、2014年實現了大面積示范畝產700、800、900、1000公斤的“四連跳”。隨后,超級雜交稻最高單產突破每公頃18噸,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2019年10月,兼有三系不育系育性穩定和兩系不育系配組自由等優點的第三代雜交水稻首次公開測產,畝產達1046.3公斤,表現出株型優良、莖稈粗壯、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籽粒充實飽滿、不早衰等特性。又是世界領先……

隨著中國水稻研究連續取得突破性進展,2017年2月,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植物》雜志發表文章稱, 中國的植物生物學研究已經確立了在全球的卓越地位。特別是水稻生物學、遺傳學和群體基因組學研究已經引領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學研究,可謂“中國的復興”

“中國就是我的回答”

2017年8月,馬達加斯加農牧漁業部植保司司長薩乎里一行專程來到湖南長沙,為袁隆平帶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張面值2萬阿里亞里的新版馬達加斯加幣。上面印著一束雜交水稻。

薩乎里向袁隆平介紹道, 水稻是馬達加斯加人民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中國的雜交水稻在馬達加斯加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馬達加斯加人民基本已經擺脫了饑餓。“為了感謝您,我們特地選擇水稻作新版貨幣圖案”。

這個位于非洲大陸以東、八成人口從事農業生產的島國,氣候適宜水稻生長,但水稻產量一直不高,近200萬人面臨饑荒威脅,每年需要進口大米四十萬噸。

十幾年過去,雜交水稻在當地已累計推廣種植四萬公頃,平均單產從原來的每公頃3噸左右,提升到現在的每公頃7.5噸。這個以稻田、稻穗入國徽的國家,靠雜交水稻,即將終結進口大米的歷史。

2010年,時任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總干事喬塞特·希蘭撰文寫道: “當我在世界各地訪問時,人們問我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們這一代消除饑餓——這確實是我深信不疑的,中國就是我的回答。”

拓寬糧食生產的戰略空間

糧食連年豐收,并不等于可以高枕無憂。

“從中長期看,中國的糧食產需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中國的糧食安全》寫道。而今年,糧食安全被同時寫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和十四五規劃建議。

在袁隆平看來,我國人口在增加,同時耕地在逐年減少,面對這種人增地減的嚴峻形勢,通過科技進步才能守好糧食安全這道關。

今年10月,由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和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合作試驗種植的耐鹽水稻平均畝產達802.9公斤,創下鹽堿地水稻高產新紀錄。

業內專家認為,將雜交“海水稻”研究作為未來雜交水稻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不僅可以提高我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而且能解決越南、孟加拉國家等國海水入侵造成稻谷失收的問題。

“我們現在有兩張王牌,一張王牌是超優千號(第五期超級雜交稻),還有一張王牌,就是第三代雜交稻。”袁隆平告訴我們。

他說他現在有兩個目標: 一個是這兩張王牌發展到一億畝,按照每畝增產最低100公斤來算,可以增產100億公斤。另一個目標是,“海水稻”發展到一億畝,按照每畝增產300公斤算,可以增產300億公斤糧食。

什么概念? “100億公斤糧食可以多養活4000萬人口,相當一個山西省的人口。300億公斤是湖南省全年糧食總產量,可以多養活1億人啊……”

來源:瞭望,記者:陳歐露,全文有刪減

編輯:張琦琪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1339000000000斤!

[詳細]
新華社 2020-12-10

經濟大家談 | 促進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上強調,“十三五”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對此,中共中央黨校(國...[詳細]
央視網-新聞-要聞 2020-12-10

神華寧煤集團原董事長王儉受賄6000余萬元 一審獲刑14年

12月10日,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王儉犯受賄罪一案宣判。中新網銀川12月10日電記者10日從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該法院當日對被告人...[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12-10

商務部:中方將與其他成員一道繼續推動WTO上訴機構盡早恢復正常運轉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于佳欣、王雨蕭)針對世貿組織(WTO)上訴機構日前徹底癱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10日表示遺憾,并指出中方將...[詳細]
新華社 2020-12-10

“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技術轉移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中新社青島12月10日電2020青島國際技術轉移大會10日啟幕。會上,“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技術轉移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該中心將為上合組織成員...[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12-10

江西城鎮貧困群眾減少到36.2萬人

新華社南昌12月10日電(記者袁慧晶)記者從10日召開的江西省民政工作成就暨《關于改革改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政...[詳細]
新華網 2020-12-10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