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群眾的笑臉最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中)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2020-12-17 08:32:12

圖為三明市寧化縣大洋村美麗的田園風光。

陳慶合攝(影像中國)

“我出生的地方叫作三明,這里很多的網紅,不止沙縣和大田。城里的鋼鐵廠,美得像花園。麒麟山的腳下,就著擂茶吃拌面……”

一曲《三明后生仔》,近日走紅網絡。短短的歌詞引發了外地人的向往,也唱出了三明人的自豪。

三明人有理由自豪:這里是紅旗不倒的熱土,也是林深水美的樂土;新時期的精神文明建設之花在這里初綻,惠及民生的醫改、林改走在全國前列;這里的經濟底子雖不及沿海厚實,但有溫度的發展,照樣給群眾帶來有質感的幸福。

三明人也懂得感恩。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后11次深入三明,對百姓冷暖牽掛在心,對群眾生活關切至深。人民至上的情懷,滋養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如畫三明。

老區蘇區奔小康

“不要忘記老區,不要忘記老區人民”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

三明是老區蘇區,也是欠發達山區。山高,路遠,地少。奔小康的路上,老區蘇區人民過得怎么樣?

1999年7月7日,泰寧縣新橋鄉嶺下村。老支書黃建華記得,那天正好是趕圩天,日頭大,天熱。

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到嶺下村,看望慰問老游擊隊員黃炳茂,調研村里“五通”(通路、通電、通安全衛生飲用水、通電話、通廣播電視)情況。黃炳茂時年83歲,家里四世同堂。

地處閩贛交界的嶺下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當年全村不足400人,就有28人參加了革命。1999年,全村還只有一部搖把電話,村民喝水靠挑,沒有一條水泥路。

黃建華的印象中,嶺下迎來這么大的領導,還是頭一回。

“從‘五老’(老地下黨員、老游擊隊員、老接頭戶、老交通員、老蘇區鄉干部)的生產生活,到村里的‘五通’情況,習近平同志問得很細。”黃建華說,“第二年,村里‘五通’就基本解決。也是從那一年開始,黃炳茂老人每年都能收到習近平同志托人帶來的慰問品,直到老人去世。”

“不要忘記老區,不要忘記老區人民,不要忘記‘五老’和這些革命老干部。”回到泰寧縣城,習近平同志在調研座談中殷殷囑托。

三明下轄的12個縣(市、區),均屬原中央蘇區范圍。新一輪脫貧攻堅,三明貧困發生率雖不及中西部地區,肩上的擔子也不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4569人,占到了福建全省的12%。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踏上老區蘇區的紅土地,反復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新橋鄉黨委書記嚴榮焱關注著總書記每次老區蘇區行的重要講話,深有感觸,“對于老區蘇區而言,打贏脫貧攻堅戰,除了政治責任,更飽含著告慰革命先烈的特殊意義。”

寧化縣淮土鎮禾坑村,當年蘇區擴紅籌糧的標兵村,近年來又成了精準扶貧的先行村。

“當年習近平同志在三明調研時就要求‘真扶貧、扶真貧’,2013年到湘西調研時又提出精準扶貧思想。”淮土鎮黨委書記邱華東說,2014年,三明市領導帶著大家一起琢磨,緊盯三個問題: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

一項名為“348”的精準扶貧機制先在禾坑試點,隨后推向三明全市:以“三步工作法”確定扶持對象,以“四因四缺分類法”搞清致貧原因,以“八種幫扶模式”解決“誰來扶”“怎么扶”。

到2019年,不僅禾坑,三明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人均純收入達12441元。為穩定脫貧質量,三明不僅建立了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機制,還“自我加壓”,將幫扶力量向農村相對貧困家庭延伸。

如今,嶺下已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示范村。優質稻、稻花魚等特色農業產業不說,紅色旅游也辦得風生水起。黃炳茂家門口,21年前紅紙寫就的老對聯,如今換成了木刻:“隔山隔水隔不斷老區情誼,好茶好酒好日子政策英明”。

只要值得就舍得

“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

算一筆支出賬,頗有意味。

2013—2019年,三明教育支出從35.31億元增加到64.24億元,年均增長10.49%;2011—2019年,醫療衛生支出從4.8億元增加至13.8億元,年均增長14.1%。二者增幅,遠比財政收入“跑得快”。

支出多與少,增幅快與慢,是選擇,也是理念。

三明為什么舍得?

“我們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

“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這份人民至上的情懷,三明人早已有深切體會。

“要牢牢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盼,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民群眾是主人,我們是公仆,維護好、保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我們做好全部工作的著眼點;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三明人說,習近平同志11次深入三明調研,“人民”二字講得最多,分量最重。

牢記囑托,一以貫之。“人民群眾的事,只要值得,我們就舍得。”在三明,同樣的話,反復聽到。

車行市區,路過一處嶄新校園。當地人一旁介紹:這是今年剛招生的滬明小學,去年12月動工,今年9月就投入使用,解決學位超2000個。

“不止一個滬明小學。”三明市教育局二級調研員黃茂鋒介紹:為解決近年來冒頭的大班額問題,三明去年啟動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20個,新、改、擴建齊發力,計劃3年內增加中小學、幼兒園學位16795個。據測算,總投入近16億元。

從補短板應急項目,到實施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再到工作績效正向激勵機制,三明近年來“跳起來摸高”,讓“窮”財政也能辦出“富”教育——這些年,三明基礎教育質量始終位居福建前列,去年福建文、理科第一名和今年理科第一名,都花落三明。

舍得投入,也得創新。

藥品和耗材價格虛高,百姓看病太貴,醫保基金不堪重負,三明以改革求解。從最初的治混亂、堵浪費,到“醫藥、醫保、醫療”三醫聯動、“兩票制”、“年薪制”,再到如今的醫保打包支付、組建總醫院、C—DRG收付費,三明醫改已邁入“以健康為中心”的3.0版。尤溪縣總醫院黨委書記楊孝燈說得直白:“以前醫院靠治已病賺錢,現在醫院注重治未病,希望群眾不得病、少得病。”

尤溪縣西城鎮麻洋村村民曾繁輝,拿出了自家醫療賬單:愛人尿毒癥,2015年醫療費8萬多,自付超過3萬;2019年醫療費6萬多,自掏腰包的大約只有3000塊。2019年,三明全市人均醫療費用1734元,還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一場醫改,動了多少人的利益,阻力可想而知,但只要是群眾得實惠的改革,阻力再大也要干。”三明市委副秘書長、改革辦常務副主任郭亞興說。

共建共享新三明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萬安像鎮又不像鎮。

樓房規整,配套齊全,幼兒園、中心校、文體館樣樣都有。有模有樣的小區生活,不似印象中的小集鎮。

這里也有粉墻黛瓦、小橋流水,遠處青山掩映藍天——現代化氣息雖濃,也依然保留著割不斷的濃濃鄉愁。

萬安確實是鎮,坐落于三明將樂縣。始于上世紀90年代的新村建設,讓它日漸展開新顏。新村建設歷時不短,眼下依然是“進行時”,政府卻也“不緊不慢”——充分尊重群眾意愿,一批一批引導,不搞突進式運動。

萬安村村民李寧,今年2月在鎮上買地建新房,政府提供戶型圖、結構圖,全程幫忙辦理建房手續,建房過程中還有專業人員監管,把好質量關。

“配套好,管理好,環境好。”李寧說,住在這里既舒心,又安心。

2002年6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的習近平同志,來到萬安鎮調研,要求建好新村,讓群眾切實感到奔小康給他們帶來變化,使農民實實在在覺得生活水平提高了。他叮囑當地干部:“建新村要分類指導,要根據群眾的意愿、經濟水平,做到建新和改舊相結合,改舊要實在,不要搞表面文章。建新村在設計上布局要好,單體設計既要適應農村生活方式,又要有現代化氣息……”

這段話,如今就掛在萬安鎮規劃館里。鎮黨委書記黃小君一字一句介紹后說:“習近平同志的這些要求,和如今的鄉村振興戰略一脈相承,是萬安新農村建設的根本指針,也是我們不斷追求的工作目標。這些話始終提醒我們,一定要實事求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在人民。”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三明發展實踐中得到充分體現。

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起步于三明,起點就在三元區富興堡街道東霞社區。

當年,多家單位家屬樓組成一個“大家庭”,大家有事商量著辦,創造了“好在共建、貴在堅持、重在建設”的三明經驗。30多年過去,共建共享的內涵不斷豐富,小區雖老舊,氛圍更融洽。搬來社區35年,老住戶李聚閩感慨地說:“在東霞,意見有人聽,困難有人管,事情商量著辦,小區硬件雖舊,但人情味足,住得舒心。”

“要以二次創業精神來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上新水平。”習近平同志的指示,三明人記在心里,干在實處,以民生建設為載體,以長效機制為保障。“滿意在三明”的口號傳承30多年,如今更響亮。眼下,一款“e三明”APP成了三明人手機里的“新時尚”。群眾的建議、投訴、求助都能在指尖上完成,相關職能部門有問必答,限時辦理。人人都是監督者,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主人翁。據統計,“e三明”上線一年多來,實名認證用戶超100萬人,受理群眾反映事項23萬多件。

精神文明的種子由城到鄉,如今遍撒三明,開花結果。尤溪縣半山村,鄉村旅游辦得紅紅火火。村內漫步,記者發現許多商鋪無人值守,購物付錢全憑自覺。“沒啥大驚小怪的,誠意、誠心、誠實,是村里現在弘揚的新風尚。”村支書林上斗笑著說,“其實,村里最美的不是風景,是人心。”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綜述

“必須強調的是,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10月26日上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習近...[詳細]
人民日報 2020-12-17

半月談丨解密上山文化:一萬年前誰種稻

上山考古遺址公園內發掘原址上的考古現場情景再現韓傳號。原來,這片叫做上山的地方,埋藏著解開稻作文化起源乃至文明起源的諸多密鑰……。...[詳細]
《半月談》 2020-12-17

半月談 | 冷鏈裝卸工為何頻“中招”

近期,多地出現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確診病例,其中不少感染者為進口冷鏈產品從業人員。冷鏈裝卸工為何接連感染。11月30日,山東省青島市下轄的...[詳細]
《半月談》 2020-12-17

山東貨物年進出口突破2萬億元大關

山東貨物年進出口突破2萬億元大關。12月16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山東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詳細]
大眾日報 2020-12-17

為何一夜白頭?《自然》評出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

《自然》評出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中微子有三種類別(“味道”),這取決于其相關的帶電輕子(電子、繆子、陶子),它們可以在傳播過程中從...[詳細]
科技日報 2020-12-17

電子競技、霹靂舞成為杭州亞運會競賽項目!2030年、2034年亞運會主辦城市揭曉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6日下午,亞奧理事會第39次全體代表大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會上,電子競技和霹靂舞正式獲準列入杭州亞運會競...[詳細]
杭州日報 2020-12-17

遠望3號護送“五姑娘”穿越“黑障”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志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在“...[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0-12-17

31省份新增確診7例均為境外輸入 新增1例本土疑似病例

中新網12月17日電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12月16日0—24時,31個省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7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上海6例,廣東...[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12-17

突擊培訓變味、形式主義抬頭……學習培訓成基層新負擔

變了味的學習培訓,已成基層新負擔。時下,不少地方的學習培訓辦得有聲有色,不斷幫助基層干部開闊思路、提高本領。然而,半月談記者發現,...[詳細]
半月談 2020-12-17

黑龍江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例、本土疑似病例1例

中新網12月17日電據黑龍江衛健委網站消息,2020年12月16日0-24時,黑龍江省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2例(綏芬河市本土)。...[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12-1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