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讓不毛之地重生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2020-12-22 15:31:12

鹽堿地是全球分布廣泛的一種土地類型,“中低產田”“光板地”“白茫茫的不毛之地”等是人們對鹽堿地的另一種稱謂。中國是鹽堿地分布大國,科學合理的鹽堿地治理和改良利用對于糧食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意義重大。如今,生態文明建設給國土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以更加節約、生態、高效的新理念進行鹽堿地治理和開發利用。中國的科研人員們正在為此孜孜不倦地努力著……

廢棄物變“特效藥”

把工業廢棄物脫硫石膏用于鹽堿地改良,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王淑娟是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的教授。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徐旭常院士和陳昌和教授團隊發現利用脫硫石膏可以改良堿化土壤,她在2000年加入該團隊,至今已在鹽堿地改良領域耕耘了20年。

2004年,中國開始要求所有新建電廠必須配置脫硫裝置,脫硫石膏量隨之急劇增加,成為一種亟需處理的工業廢棄物。對于電廠來說,這種細顆粒的廢棄物堆積占用大量土地,還會產生揚塵,電廠的處理壓力很大。而脫硫石膏中的鈣可以置換土壤膠體中的鈉,改善鹽堿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使其適合作物生長,實現鹽堿土壤的改良,變廢為寶。

別看現在脫硫石膏在鹽堿地治理中的應用獲得了廣泛認可,但這件事情最初起步時很難。王淑娟回憶道:“2000年開始,我們與內蒙古農業大學的李躍進老師合作,選了40畝寸草不生的鹽堿荒地做實驗。當地農民當時都不相信。他們說,你們不可能在這片地上種出莊稼來。”在李老師的支持下,實驗取得了成功。

內蒙古的40畝地治理成功之后,專家進行了現場驗收,一致認為該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當地農民非常興奮,高興地管他們叫“魔術師”。“至今為止,我們自己改造的鹽堿地有30多萬畝了。”王淑娟介紹,如今,這項技術得到了廣泛認可,推廣應用面積已超過100萬畝。

當白茫茫的鹽堿地長出了綠油油的莊稼,那壯觀的場面是研究人員們最歡喜的時刻。王淑娟說:“我們用無人機航拍,看到荒地一步步地變成可以耕作的土地,看到幾千畝改良后的鹽堿地成為了壯觀的水稻田,人生最有成就感的時刻莫過于此!收獲的堿地大米送給朋友,我會非常驕傲地告訴他們,這是用我們自己的技術改良的土地種植的綠色有機大米,健康營養!”

盡管石膏在改良利用鹽堿地方面有悠久的歷史,但大規模科學合理利用脫硫石膏還需要進一步的科學研究。當前,在實際操作層面上,也面臨著很多難題。鹽堿地的種類很多,有的屬于鹽土,有的屬于堿土等,脫硫石膏改良技術也有其局限性,針對的只是部分鹽堿地類型,比如東北一些地方的鹽堿地就較為合適。而且鹽堿地的治理需要水利設施的保障、耕種措施的配合等。

盡管如此,這項技術的適用空間仍然很大。為了推廣這項技術,清華大學校友基金會專門成立了一個公司,用來做技術的產業化。王淑娟表示,希望更多社會資本能加入到這個領域,期待未來技術能夠大面積推廣應用。

鹽堿地變生態田

在大興安嶺南麓的吉林白城、松原,黑龍江大慶、齊齊哈爾等地,分布著連片典型的松嫩平原蘇打鹽堿地,這些地方土地沙化和鹽堿化非常嚴重,每年春季都是白茫茫一片。

胡樹文在國外學習工作多年后,2006年作為引進人才回國,到中國農業大學從事新型肥料研發和鹽堿土壤改良工作。2007年,他的團隊研發的易降解高分子包膜控釋肥料開展大田試驗,經過數據分析,他發現:在正常的田地里施用控釋肥,增產8%-12%;但是在白城地區中輕度鹽堿地里使用,水稻增產卻能達到18%-20%。當時他很吃驚——為什么會這樣?

經過反復試驗,他終于找到了原因:鹽堿地里本底鹽離子比較多,一旦施了速溶的復合肥(本質上也是鹽),土壤中的鹽離子濃度就更高了,對種苗的傷害更大,作物生長會受到嚴重影響。“既然施肥對作物生長影響這么大,那么配上鹽堿土壤調理劑,效果應該更加明顯。于是我們開始研發新型鹽堿土壤改良劑和專用肥料,并在實際應用中反復嘗試、對比、優化。”胡樹文說道。

從那之后經過兩年的摸索、小試牛刀,胡樹文團隊在摸索中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術方案。

2010年,他們開始在松嫩平原開展幾十畝小面積鹽堿地改良試驗示范,2013-2015年走入大面積試驗示范階段,并逐步擴大規模,先后建成了百畝、千畝示范方,2017年建成了松原萬畝示范方。重度鹽堿荒地經一次改良后,水稻畝產可達500公斤;而采用傳統改良方法,水稻畝產僅50-200公斤。

針對松嫩平原鹽堿土鹽堿并重、土壤結構差、養分供應不足等關鍵問題,胡樹文團隊的創新之處在于,從環境友好型天然高分子材料角度創新鹽堿地治理。“我們發明了兼具置換土壤鈉離子功能與黏結土壤顆粒功能的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可使鹽堿土形成穩定性團聚體,重塑了土壤結構,土壤孔隙度增大,水分對鹽堿離子的淋洗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并集物理、化學及生物技術相結合,形成獨特的生態修復技術體系,創建出一整套鹽堿荒地快速脫鹽生態修復的工程技術模式,使鹽堿地脫鹽效率大幅度提高,土壤各項技術指標顯著改善,實現了當年修復、當年高產、多年穩產。”

2020年11月29日,在以康紹忠院士為組長的頂級科學家參加的成果鑒定會上,該成果被鑒定為:整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微灌精準水鹽調控

2004年,寧夏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邀請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康躍虎研究團隊到寧夏開展工作,希望研究團隊為他們解決青銅峽市金沙灣示范農場紅膠泥重度鹽堿地治理開發的難題。紅膠泥重度鹽堿地的鈉吸附比很高,且質地黏重,寧夏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采用了幾乎國內外所有的方法,均未成功。而康躍虎研究員卻毅然回答道:“解決不了的難題正是中科院應該研究的。”

當年,研究團隊就布置了滴灌水鹽調控試驗,發現盡管三種作物出苗整齊,但生長卻很緩慢,產量很低。經過對試驗資料的深入分析,第二年調整了試驗方案,布置了春季作物的試驗。博士研究生焦艷平和譚軍利更是不畏風沙酷暑,一頭扎進試驗田。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取得了完全出乎意料的突破性進展,收獲時油葵產量達到590斤/畝左右,接近當地黃河水地面灌溉高產田的2倍,糯玉米的產量達到正常產量的70%,土壤理化性質得到很大改善,微生物狀況也很快由水平接近于“零”達到一般農田水平。第三年種植的400多畝高粱、番茄、黃瓜等10多種作物生長良好,產量達到高產田的水平。

在敢啃硬骨頭精神的指引下,研究團隊針對銀川平原地下水埋深淺且灌溉水為咸水的次生鹽漬化重度鹽堿地、國際公認最難治理開發的銀川平原的龜裂堿土(白僵土)重度鹽堿地開展了全面攻關,均取得重大突破。

2008年,康躍虎團隊從內陸鹽堿地擴展到濱海鹽堿地的研究。2011年,剛進入團隊的博士研究生李曉彬,被派到河北曹妃甸區開展濱海鹽堿地原土植被構建方面的試驗研究與示范工作。曹妃甸基地初建時一片荒蕪,研究小組臨時住在20公里外的小鎮上,每天需要坐車往返,為了節約時間便于開展工作,師兄陳秀龍直接帶著李曉彬在基地搭了頂帳篷,就這樣“睡在窩棚、吃在窩棚”三個多月,有時為了試驗的連續性,白天晚上還會連軸轉觀測和取樣。

經過深入系統研究,歷經5位博士研究生、2位博士后的參與,康躍虎團隊構建起了微灌水鹽調控濱海鹽堿地植被建設的理論與技術,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原土植被構建,其成本只有客土綠化的1/4—1/3,植物成活率達到90%以上,且生長旺盛、可持續,并且篩選出了50多種可滿足不同綠化目標的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該項成果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不但適用于濱海鹽堿地,而且適宜于內陸地區的各類鹽堿地。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讓不毛之地重生

[詳細]
人民網 2020-12-22

可可西里藏羚羊“幼兒園”里的“奶爸”和“小朋友”們

索南達杰保護站里的小藏羚羊周瑞辰子攝。中新網西寧12月22日電題 可可西里藏羚羊“幼兒園”里的“奶爸”和“小朋友”們。“后來我們就把它...[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12-22

贛州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詳細]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0-12-22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