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
2020-12-28 15:49:12
編者按: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2020年中國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蘇,并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本期推出:《長江經濟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動能凸顯》。
央廣網北京12月2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長江沿岸的湖北宜昌市,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稱。曾經,這里的沿江區段分布著許多化工企業,讓環境不堪重負。如今,經過沿江一公里內化工企業“清零”行動,這里不僅水清岸綠,成了市民休閑的好去處,而且讓企業實現了綠色轉型。宜昌一家新材料公司總經理朱玉彪說,這是一次“涅槃重生”。“這是我們新研發出來的新產品,高端的高沸硅油,填補了國內有機硅行業的空白。通過這次搬遷的轉型升級,我們企業實現了涅槃重生,從過去高污染粗放型走向綠色環保高質量發展之路。”
長江經濟帶橫跨11個省市,以20%左右的國土面積承載了全國40%以上的人口和40%以上的GDP。它不僅是我國總量最大、腹地最廣的經濟區,也是重要的生態寶庫。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宜昌考察調研時指出,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如何堅持“一盤棋”思想、實現綠色發展?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國力說:“一定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這些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要用于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綠色生態發展,特別是用于增量產業和增量經濟的落地和聚集,真正讓增量來激活存量、帶動存量,讓整個長江經濟帶沿線的產業體系能夠實現綠色化、智能化。”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態勢正在形成。數據顯示,5年來,長江經濟帶累計搬改關轉化工企業8000多家;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產業規模占全國比重都超過50%。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近年來,下游的經濟發達省市正在引導下游資金、技術、產業向中上游地區有序轉移,形成上中下游優勢互補、協作互動格局,縮小東中西部發展差距。
2020年初冬時節,貴州興仁巴鈴鎮重工業園區,東西部產業協作浙江-貴州重點項目開花結果,由寧波企業投建的、年產10萬噸鋁制品精深加工項目建成投產。寧波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局長何國強說:“我們把資金、技術放在這里,真正體現互補共贏。”
隨著長江經濟帶戰略的推進,沿江省市不斷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場壁壘,一個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統一融合的經濟大區域正在形成。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員陸銘說,依托長江這個“黃金水道”,今后這里將打造出航運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
“從中游的武漢開始,再到下游地區的南京,再加上上海,再加上臨近的杭州、寧波這一串以城市為核心的這樣一個發展帶動作用,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制造業發展基地、腹地,然后這塊腹地又能夠為以上海為核心的航運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的打造,提供一個非常好的條件。”陸銘說。
2020年,面對國內外的復雜形勢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長江沿線省市積極應對,大部分省市的經濟增速很快由負轉正。上半年,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地區生產總值合計超過21萬億元,占全國經濟總量的46.3%。長江經濟帶,為全國經濟穩步增長、強勁復蘇發揮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