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加快實現碳排放達峰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2021-01-04 07:27:01

原標題:加快實現碳排放達峰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十四五”是實現我國碳排放達峰的關鍵期,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攻堅期,必須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加快制定并落實國家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作為降碳減污總抓手和“牛鼻子”,實現碳達峰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高度協調統一。

碳達峰是指某個地區或行業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然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標志著碳排放與經濟發展實現脫鉤,達峰目標包括達峰年份和峰值。碳中和是指某個地區在一定時間內(一般指一年)人為活動直接和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與其通過植樹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實現二氧化碳“凈零排放”。碳達峰與碳中和緊密相連,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和前提,達峰時間的早晚和峰值的高低直接影響碳中和實現的時長和實現的難度;而后者是對前者的緊約束,要求達峰行動方案必須要在實現碳中和的引領下制定。

提高思想認識,以盡早達峰爭取戰略主動

筆者在調研中發現,不少地方認為2030年前還可以繼續大幅提高化石能源使用量,甚至還在“高碳”的軌道上謀劃“十四五”發展規劃,攀登碳排放“新高峰”,達到“新高峰”后再考慮下降,沒有認識到碳中和對各地發展的倒逼要求。

對標歐盟在上世紀90年代二氧化碳排放達到45億噸的峰值、美國在2007年達到59億噸左右的峰值,預測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將達到106億噸左右,是歐盟的2.4倍,美國的1.8倍;按照歐盟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目標,其碳達峰至碳中和歷經60年,而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僅有30年。我國面臨著比發達國家時間更緊、幅度更大的減排要求。“十四五”新建的高碳項目,其排放將延續到2050年前后,給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帶來巨大壓力,還會壓縮未來20年至30年低碳技術的發展空間。因此,各地和行業主管部門要把落實碳達峰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研究部署“十四五”規劃方案。

從地方和行業兩手發力,確保落實碳達峰國家自主貢獻

地方是落實國家碳達峰任務的責任主體,要加快制定達峰方案,開展達峰行動。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在發展階段、經濟實力、資源稟賦等方面有較大差距,應堅持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在國家層面加強統籌協調,提出不同區域分階段達峰路線圖,明確各地達峰時限和重點任務。“十四五”期間,經濟發展水平高、綠色發展基礎好、生態文明創建積極性高的地區應爭當“領頭羊”,率先實現碳達峰。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轄市,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美麗中國創建示范區以及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應該積極主動作為,率先提出并實現碳達峰。各地應以制定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為契機,結合地方發展特點,統籌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結構等調整,促進低碳生產、低碳建筑、低碳生活,打造零碳排放示范工程,開展碳達峰和空氣質量達標協同管理,以低碳環保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

作為“世界工廠”,工業是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領域,占全國總排放量的80%左右,因此實現重點行業盡早達峰并快速跨過平臺期是保證全國2030年前達峰的關鍵。“十四五”期間要明確重點行業達峰目標,提出行業碳排放標桿引領、標準約束、增量控制等多措并舉的手段機制,開展低碳技術項目庫建設。在產業結構調整目錄中,應增加碳排放控制要求,研究制定高碳產業名錄。推動產品碳標簽和碳足跡標準體系建設,推進產業鏈和供應鏈低碳化。交通和建筑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領域。針對交通領域,要制定實施以道路、航空運輸等為重點的綠色低碳交通行動計劃,盡早實現交通領域碳達峰;在建筑領域,要大力推廣綠色建筑,加大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加快能源結構轉型,建立清潔低碳能源體系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自化石能源消費,因此,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關鍵是實施能源消費和能源生產革命,持之以恒減少化石能源消費。對于我國而言,煤炭是化石能源消費的主體,煤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占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70%以上,因此近期能源結構轉型的重點在于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各地應制定“十四五”及中長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確定減煤路線圖,保持全國煤炭消費占比持續快速降低,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要繼續加大煤炭總量下降力度。按照集中利用、提高效率的原則,近期煤炭削減重點要加大民用散煤、燃煤鍋爐、工業爐窯等用煤替代,大力實施終端能源電氣化。

大力加強非化石能源發展,2025年全國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應不低于20%。東部地區“十四五”期間新增電力主要由區域內非化石能源發電和區域外輸電滿足。加快特高壓輸電發展,顯著提高中西部地區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

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構建現代氣候治理體系

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價格、財稅、交易等手段,引導低碳生產生活行為。以氣候投融資和全國碳市場建設為主要抓手,助推碳達峰方案實施。強化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擴大氣候投融資渠道,在重點行業的原輔料、燃料、生產工藝、產品等環節實施價格調控激勵政策,對低碳產品在稅收方面給予激勵。開展全國碳市場建設和配額有償分配制度建設,將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納入全國碳市場。改革環境保護稅,研究制定碳稅融入環境保護稅方案。鼓勵探索開展碳普惠工作,激發小微企業、家庭和個人低碳行為和綠色消費理念。

進一步強化政府在碳達峰行動中的主體責任。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黨政領導綜合考核內容等,加強過程評估和考核問責。

加大科技支撐力度,推進技術研發和工程示范

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推進低碳技術應用和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要求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搶占低碳科技高地將是未來一段時間贏得發展先機的重要基礎,因此應當將低碳科技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推動。建議國家提出低碳科技發展戰略,強化低碳科技研發和推廣,設立低碳科技重點專項,針對低碳能源、低碳產品、低碳技術、前沿性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碳排放控制管理等開展科技創新。加強科技落地和難點問題攻關,匯聚跨部門科研團隊開展重點地區和重點行業碳排放驅動因素、影響機制、減排措施、管控技術等科技攻堅。采用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推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成示范應用。(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研究員嚴剛)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跨年晚會如何避免同質化

伴隨著2021年的到來,各大衛視和網絡平臺的跨年晚會紛紛落下帷幕。各家精彩紛呈的跨年晚會讓不少人發出感慨,“觀眾快要不夠用了”。如何才...[詳細]
光明日報 2021-01-04

天津:喚醒歷史文化街區的生命活力

城市的歷史風貌建筑及街區,就是它靈魂的“寓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愛惜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天津開埠之初...[詳細]
光明日報 2021-01-04

2020:中國這不平凡的一年

2020 中國這不平凡的一年。過去一年中,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遭受嚴重沖擊,國際多邊體系面臨嚴峻挑戰。外媒紛紛贊嘆,2020年對...[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01-04

建章立制遏制餐飲浪費 反食品浪費法要來了

點餐浪費要罰錢,不得誘導消費者超量點餐——。反食品浪費法要來了。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01-04

走近日歷書——看得見傳統,留得住美麗

走近日歷書——。今年,在日歷書的銷售排行榜中,既有《故宮日歷》《豆瓣電影日歷》《物種日歷》等“老牌強隊”的身影,也有《敦煌日歷》《...[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01-04

去產能任務提前完成 央企供給側改革見實效

央企供給側改革見實效。去產能、“處僵治困”、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近年來,中央企業供給...[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01-04

創新外賣監管方式 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創新外賣監管方式確保舌尖上的安全)。目前,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超4億人次,消費者對外賣餐飲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與此同時,第三方服務平...[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1-04

奮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耕地保護既要保數量,...[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1-04

努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努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 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只要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1-04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