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2021-02-07 08:55:02
原標題:陶勇:每個平凡的人都有自己的不凡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每個平凡的人都有自己的不凡
文/陶勇
發于2021.2.8總第984期《中國新聞周刊》
在不同的年齡段,我對平凡的理解是不同的。
童年,在月朗星稀的夏夜,我仰望夜空,覺得自己未來一定會與眾不同,像漫畫里那些超級英雄一樣去探索未知,改變世界。那個時候,我有些瞧不起大人們,他們仿佛沒有理想,每天談論一些柴米油鹽的事,碌碌無為。
上中學后,學習成績的優異,讓我有些得意。正是因為這點虛榮心,逼迫我必須比常人下更大的苦功——起早貪黑,和書山題海做斗爭。那時,我有些氣餒,覺得自己著實平凡,并沒有比別人聰明多少。好在,在我加倍地努力下,成績一直不錯,所以還能自我安慰——自己還是比別人優秀的。
高考我考上了北京大學醫學部。進入大學后,我發現同學們個個都很優秀,尤其是那些來自大城市的同學,除了學習成績好,還有各式各樣的特長、才藝。在他們的襯托之下,我徹底淪為“凡人”。那段時間,我開始認真審視自己:我到底是誰?
后來,我慢慢地放下年少時這份執拗,接納了自己的普通。事實上,讀了越多的書,走了越多的路,結識了越多的人,我對平凡有了越多不同的理解。人生在這個世上,七情六欲、柴米油鹽是脫不開的,這并不是“俗”,而是“真”。曾經仰望的那些偶像,在他們的光芒背后,同樣有著常人一樣的瑣碎煩惱。
不要輕易定義“平凡”
林夕寫過一句歌詞:“一個一個偶像都不外如此,一個一個偶像一個個消失, 誰曾傷天害理,誰又是上帝,我們都在等待什么奇跡。”確實,從某種角度來看,我們都像渺小的螞蟻,辛勤地耕耘著自己的一生。很多人把神作為信仰,也有人把明星、偉人作為偶像。從深層次講,這是一種完美主義的假設,可是世上真存在完美嗎?尤其在這個時代,當你拋出一個觀點,總會有對立的觀點聽起來也很有道理。所以,孔子倡導的中庸之道,其實就是用一種更加平和、寬容、辯證的方法來看待世界。當我越來越懂得這些以后,就不會輕易定義“平凡”這個詞。
從醫后,我開始接觸各種各樣的患者。不管士紳名流還是貧寒布衣,他們在疾病面前都沒有什么不同,回歸到一個人最本真的樣貌,這何嘗不是一種平凡?而去掉了這些外在的條件之后,一個人的思想和人生態度更能給我不一樣的體會。
2020年1月20日,正在北京朝陽醫院眼科出診的我,被一名男子用菜刀追砍,致雙手和頭部多處被砍傷。遭遇此次惡性傷醫事件后,我聯合北京市紅十字基金會在朝陽醫院成立了彩虹志愿服務隊。這些志愿者里,有退休老干部,有正在讀書的大學生,有患者家屬,有職場白領。他們愿意加入進來,只想獻一份愛心,發揮自己的一點微光,我常常會被這些平凡的人的行為感動。
天賜從兩歲起患有眼部惡性腫瘤,十幾年來,天賜一家顛沛流離,窮困潦倒,但天賜的爸爸卻依然愿意盡自己一份力去幫助其他患者。他看到深夜來就診的患者光著腳,就買一雙新襪子給他穿上。他還買來新鮮的山楂,做成冰糖葫蘆,送給那些被病痛折磨的小孩。
小恩的媽媽離異后一邊工作賺錢養家,一邊撫養小恩,但仍抽出時間來醫院做志愿者,給排隊等候的患者拉小提琴,安撫他們焦慮的情緒。她還把只有五歲的小恩一起帶到醫院做服務,讓孩子從小學會關愛他人。
志愿者小寇看到外地來京就診的患者抱著小朋友太辛苦,外面天氣又冷風又大,就把娘倆一直護送到地鐵站……
這些,就是我天天能看到的平凡人。他們真的太普通了,他們也如我們一樣穿著黑灰的棉衣,擠在洶涌的人潮里。然而,如果了解了他們的故事,你會看到他們普通的外衣下,包裹著一顆閃光的心。
我母親常說,“看人啊,別看他的外表,看他做的事。”孔子說,欲仁,斯仁至矣。這個“仁”,在我看來就是平凡中的不凡。我們都是普通人,不可能像電影里的英雄,在某個契機下拯救世界,但我們每一刻都可以創造不凡。
疫情中涌現出那么多普通人的偉大時刻,有瞞著家人沖上前線的護士,有開著私家車去醫院接送醫護下班的打工人,有疫情初期跑遍當地藥店買口罩寄給武漢的留學生,有連續工作幾十個小時給醫院送快遞的外賣員……這些只是我在新聞里看到的,我相信還有成千上萬的普通人在做著這樣的事。
我不想被“神話”
所以,什么是平凡,什么又是不凡呢?
一定是鮮花掌聲下榮耀登場、名字被四處傳揚嗎?我并不這么認為。
遭遇變故后,我出名了,這完全是我意料之外的事。起初,我很抗拒,我并不認為我的故事有什么值得被宣揚的,也更不想被“神話”。我只是一個普通醫生,普通人的庸俗我同樣有,我也沒有什么大智慧能為人指點迷津,我只有一雙手去救治和幫助患者。事實上,我認為每一個醫生,都有閃光的一面,我和他們并無二致。每一個普通人都有他不凡的時刻,不過如草原上的小野花,沒人注意到它的芬芳。可是,正是這些普通的小野花,匯聚成漫山遍野的春天。
當我成為了自己曾經眼里的“大人物”,我卻看到了另一種柴米油鹽。我的父母妻兒,在我出事后,他們儼然沒有我想象得那種悲傷,他們面對我越平和,我越能感受到他們內心的力量。
我的老父親,每天晚上都準時陪我做康復治療,一套復雜的流程,他倒背如流,按秒記數。有時候我都有些煩躁,對他出言不遜,但他從來不急,忍耐我的任性,堅持他的陪伴。他曾經也是意氣風發的檢察院干部,現在卻坐在小馬扎上,像一個固執的小學生。
我的妻子,自我左手不便后,堅持給我洗腳,小女兒看到后,也搶著要給我洗,她倆還因為這個爭執起來。
母親向來不善言辭,現在時不時在我身后轉悠。我在家里做事的時候發現她在旁邊,問我要不要喝水、吃東西。我一回答,她便借此湊過來和我聊聊心里話。這是我們家的日常,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我好享受這種平凡,我會由衷地感覺,做一個普通人,真好!
2020年過去了,每個人都經歷了不平凡的一年。跨年零點的時候,我還在趕一個課題,當我抬起頭時,發現已經迎來了2021年。我走到窗前,外面一如往常,北京的冬天特別寒冷,夜幕下,萬家燈火。我就在想,這些窗戶里的那一戶戶人家,他們這一年經歷了什么?有些人可能失業了,一家人的生活都面臨困頓;有些人失去了親人,活著的人正在思念著離去的人;有些人準備離開這個城市,尋找另一個奮斗的天地……正想著,手機嘀嘀地響了,我看到是一位老患者給我發來信息,他祝福我新年好,同時告訴我,他孩子上盲校的事有眉目了,他也找到了一個新工作,現在做得還挺開心。
第二天早上,我坐上地鐵。地鐵里的人如往常一樣,熙熙攘攘,面無表情。大家像沒有靈魂一樣,機械地重復著每一天的日程。正在這時,一個女人抱著孩子上了車,鄰座的兩個年輕人馬上起身讓座,女青年讓女人坐她的座位,男青年說,還是坐他的座位吧。女青年笑了笑沒再堅持。女人坐下后,沖男青年笑了一下。一會兒,小孩子不知為何吐了,吐在媽媽和她身邊的女青年身上。身邊的幾個人趕忙關心起小孩,有遞水的,有遞紙巾的,還有幫忙一起清理嘔吐物的。幾個上了年紀的阿姨,馬上問詢孩子的情況,七嘴八舌地給出建議。
很快,車到站了,有人下,有人上,我目睹的這個場景,就像大海里的一朵小浪花,沒人再想起了。
出了站,一陣寒風吹過來,我把脖子縮在羽絨服里,心里卻暖暖的。這個世界,人很多——不同膚色,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成長背景……每個人都在努力地活著,書寫著自己平凡的生活。但每個人的故事中,都有著那么多不凡的經歷,也許他自己都渾然不知,但卻如小野花一樣,把芬芳留給這個世界。
(作者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新聞周刊》2021年第6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