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1-02-07 14:13:02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過去一年,體育產業一度被迫按下“暫停鍵”,但也迎來求新求變的轉折點。業內人士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競賽表演業、智能體育等領域大有可為,體育產業未來值得期待。
體育消費空間廣闊
近日,圍繞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十四五”體育產業發展藍圖,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劉扶民表示,競賽表演業依然是體育產業發展的一項重點。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總規模達到2萬億元。根據國家統計局、國家體育總局公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我國體育競賽表演活動的總產出為308.5億元。我國體育競賽表演產業仍有不小提升空間。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舉辦一系列國際頂級賽事。這意味著我國體育場館等硬件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夯實。”劉扶民說。
賽事作為體育產業鏈上游,能夠直接輻射影響下游的體育培訓、體育用品等服務業和制造業,并間接影響旅游、娛樂等周邊產業。業內專家表示,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隨著民眾運動熱情逐步復蘇,健身熱有望進一步帶動消費熱。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體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鮑明曉指出,當前我國居民體育消費的總量在1.5萬億元至1.8萬億元之間。但在體育消費結構中,75%左右來自體育用品裝備消費,而體育服務消費占比不夠高,這意味著我國居民體育消費增長空間廣闊。
數字化轉型提升檔次
疫情期間,線上線下互動參與體育,成為健身活動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尤其是直播健身、網絡賽事、在線培訓、線上銷售等體育產業新模式發展迅猛。劉扶民介紹,由國家體育總局與中體產業集團合作,在抖音、快手上開展的3個居家健身活動和賽事累計播放量已超過40億次。京東去年“雙11”數據顯示,平臺內瑜伽服飾成交額增幅達407%,普拉提器械成交額增幅達368%,健身啞鈴成交額增幅達134%。
隨著數字技術對我國體育產業推動作用日益突出,體育產業領域數字化為發展新業態指出突破方向和路徑實現的可能。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江小涓看來,在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各種智能設備制造等技術及產業支撐下,體育數字化將沿著“數字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數字技術”兩條路徑快速發展,成為體育產業發展的主要增長點。
“目前,我國體育裝備制造業雖然規模較大,但大多處于價值鏈中低端。數字化轉型將加快提升體育制造業技術和質量檔次。如消費者可自助下單,選擇個性化圖案印制在產品上;諸如手環、眼鏡等可穿戴智能設備的生產,也將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江小涓說。
精心謀劃挖掘潛力
記者注意到,多個地區近期公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或建議都提出體育產業未來發展布局,以期更好發揮體育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如上海明確,要全面推動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建設,充分挖掘時尚健身產業的消費潛力,建設一批集體育健身和休閑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都市運動中心;成都提出,堅持健康第一、以體育人,深化體教融合,強化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構筑世界體育名城的未來基礎。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體育產業的影響,促進體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在全國開展促進體育消費試點工作。2020年,10多個省份及相關地市組織發放了體育消費券,財政資金投入超過9億元,參與市場主體5000多個,體育消費人次超過1100萬,拉動體育消費近百億元。
“十四五”時期,國家體育總局將發揮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先行先試作用,推動體育消費機制創新、政策創新、模式創新、產品創新,用更便捷的方式引導廣大民眾擴大體育消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