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1-02-19 14:48:02
“終于要回家了!”2月1日6點多,從韓國歸來的李先生等四人早早收拾好行李,迫不及待地走出集中隔離酒店。早已等候多時的機場轉運駕駛員王立彥走上前去,對他們的行李一一消毒后搬上車,載著大伙駛向青島西海岸新區。
去年2月25日,青島真情巴士集團接到境外返回人員轉運的特殊任務,王立彥主動請纓,連家都沒顧上回去,做好防護后直接奔赴青島流亭國際機場。
自此之后,王立彥以機場為家,至今已連續300多天奔忙在戰“疫”一線上,累計出車359次,轉運800余人,行程5.3萬公里,最長的一次轉運將近8個小時、行程700公里。
密不透氣的防護服已成為王立彥的工作服,車輛消殺、更換一次性座套、規劃行車路線、備好洗手液和濕巾……每一次轉運任務,王立彥都兢兢業業。“現在冬天還好一些,夏天最熱的時候,一趟任務下來防護服褲腿處都積滿了水。”王立彥說。
越來越多的乘客被他送回家,可是他自己卻跟家人見不上幾面,有的時候連換季的衣服都是家人放在指定位置,他再去取回。有一次,王立彥讓兒子把衣服放在樓下,等兒子上樓了,自己趁著沒人的時候下車快速取走,抬頭一看,家人在樓上對著自己揮手,自己心里暖暖的,但鼻子卻酸酸的。“感謝家人對自己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但很遺憾,今年春節還是無法在一起團聚。但為了大家,只能暫時舍棄小家。”王立彥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疫情不退我不退。”
一絲不茍保供電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郁進東
2月8日一大早,記者跟隨國網寧波市鄞州區供電公司職工王妍和她的同事們,乘坐工程車趕赴正在建設中的寧波市鐘公廟第二初級中學執行送電任務。
王妍是河南省駐馬店市人,三年前大學畢業來到國網寧波市鄞州區供電公司成為一名電力職工。每年春節,王妍都選擇回老家與父母團聚。單位同事很關心她,考慮她家鄉路途遠,總是讓她提前兩天回家。“今年響應就地過年號召,我決定留在寧波過年。”王妍說,“早上我又跟父母視頻聊了最近的工作和過年的安排,父母也理解和支持。”
寧波鄞州鐘公廟第二初級中學是新建的學校,今年9月新生開學前必須交付使用,目前很多工程還沒完工。王妍和同事們這幾天都泡在工地,抓緊完成學校所有新建電力線路通電工作。
王妍穿著黃色的工作服,戴著紅色的安全帽,穿梭在一排排配電柜前,認真核對著各種設備參數,檢查接地刀閘及開關狀態,并一一記錄下來,然后再將數據提供給設備廠家進行調試,以做到萬無一失。
臨近中午傳來好消息,進線隔離柜有電了。隨著調度發令,上級開關站開始送電,隨后一臺臺配電柜里的指示燈亮了起來,運行平穩。
走出配電室,王妍做了一個深呼吸。“今天的送電工作看上去很簡單,其實前期同事們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勘查、驗收、整改、調試。每天只要工地一個電話,我們的小黃車就立馬出發。”王妍說,鐘公廟第二初級中學是她過年前最后一個工作項目。記者問她早上跟父母視頻還說了啥,王妍說,爸爸媽媽,我們在寧波過年很快樂都挺好。
油田綻放“映山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呈忠
迎著朝霞,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克深10采氣作業區經理蔣潤、采氣工王衛彬,驅車開啟了每天一次的野外巡井模式。
蔣潤負責的區域有24口采氣井,100多公里巡線路程中,平坦的柏油路只有10多公里。巡檢的第一口井——克深101—1井,坐落在一處海拔1800米、僅有半個足球場大小的山頂平地上。
克深10采氣作業區地處天山南麓的戈壁山嶺之間。每逢佳節,一名名身著紅色工作服的采氣工人堅守崗位一線,猶如春日盛開的杜鵑花,映紅山巒戈壁。
皮卡車在積雪未消融的崎嶇山路中顛簸。“歌里唱‘山路十八彎’,這條到山頂井口的路有33道彎。”蔣潤說。克深101—1井處在山頂背陰處,曬不到太陽,記者踩著積雪行走不大一會兒已是手腳冰涼。蔣潤和王衛彬在釋放靜電立柱上撫摸5秒鐘后,進入生產井區域。背著氣體檢測儀,拿著表格,兩人摸閥門、看儀表,認真查看采集生產工藝區、采氣樹、液控室三個區域的100多項參數。手凍得拿不住本子時,他倆就摸摸溫暖的采氣管線。
與此同時,遠在30多公里外的克拉2采氣作業區,28歲的田盼盼正在巡檢克拉2—7井。聽著輸氣管傳出氣流“呼呼”的刺耳聲,2018年來到塔里木油田的田盼盼,已初步學會使用“聽音”訣竅。
研究生畢業后,田盼盼成為克拉油氣開發部基層站隊唯一的女工程師,今年是她在工作崗位上度過的第二個春節。“有挺多機會選擇那些不用忍受風吹雨打的室內崗位。但是,自己想走技術工程師的路,就需要更好地熟悉一線崗位工作內容。”田盼盼跟著老師傅跑現場,搶著干檢修油嘴、調產、扳閥門等苦活。“在喀什的家人也用上我們采集的天然氣過年,挺驕傲的。希望大家過一個好年。”田盼盼說。
奮斗也是年味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吳秉澤
2月13日,貴陽市南明區花果園濕地公園,人潮涌動,濃濃的年味兒撲面而來。不遠處的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花果園東站施工現場,則是另一番熱鬧景象,機器轟鳴,渣土運輸車來回穿梭。經過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兩天短暫的休整后,工地恢復了往日的喧囂。
施工員黃夢輝在工地上來回反復查看,不時叮囑施工人員。“我得確保每個細節都符合施工技術規范要求,不能讓工程在我的手上出現質量問題。”黃夢輝說。
今年春節,中鐵八局三公司的150多名職工和工人積極響應就地過年的倡議主動選擇留在工地。“家人們都支持我就地過年,安心參與工程建設。”參加工作不到兩年的黃夢輝,第一次留在工地過年,就連春節也琢磨著節后的施工組織。黃夢輝把對父母的思念化作發奮工作的動力,“雖然忙了一點,但很充實。美好的生活都是靠奮斗得來的,好日子得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
據了解,花果園東站是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上的最大地下島式車站,出入口多達21個,項目地處鬧市區,周邊高層建筑多,車流人流大,地下管線復雜,施工難度大,僅遷改輸電線路就達50余根。
“工人們主動留崗過年,給項目多爭取了半個月的建設工期,為我們如期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提供了更加充足的時間保障。”項目部黨支部書記羅時舉告訴記者,“團圓是年的味道,奮斗也是年的味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