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來源:黨建網

作者:

2021-02-19 17:17:02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把堅持新發展理念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是新發展階段推動各領域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引領。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回答了關于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等重大論斷,是馬克思主義關于創新的最新理論成果,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重要思想的創造性發展,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寶庫。關于創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一點,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建議》把創新的地位和作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從根本上說,就是要通過不斷創新把發展更好建立在把握規律、按規律辦事的基礎上,實現更有質量、更高水平的發展。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人類社會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種活動的統一有機體,形成了一系列重大關系。這些重大關系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出現不平衡不協調的狀態,影響整個社會健康發展。針對這些突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學會運用辯證法,善于‘彈鋼琴’,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并從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等方面作出了重大部署。《建議》提出的“十四五”時期和到2035年經濟發展目標及一系列決策部署,都體現了協調發展理念的要求。例如,把“更為安全”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出“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目標,有利于協調增強國家軟實力和硬實力;提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有利于協調供給創造需求和需求引領供給,實現供需良性互動;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有利于協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有利于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相協調、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綠色發展理念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馬克思認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于持續不斷地交互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系,不外是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系,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時,馬克思又指出:“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而綠色發展理念繼承并發展了這一觀點,它首先解決的是人和人類社會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這個規律誰也無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就是說,人和人類社會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依賴于自然界,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同時,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具有思想性和能動性的社會存在物,能夠認識自然界的本質和規律,只有協調好與自然界結成的共生關系,人類社會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的良好發展態勢。《建議》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全面部署,強調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要求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

馬克思通過對人類社會歷史進程及其規律的深刻把握, 結合唯物史觀, 創立了其世界歷史理論, 揭示了“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這一過程, 指明了世界歷史的最終走向。習近平總書記在對經濟全球化的本質認識、風險防控、獨立自主、維護國家核心權益、開放發展的目的等方面,都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毛澤東、鄧小平等關于開放發展問題上的基本立場和原則,但從內容上看,習近平總書記根據時代特點和我國開放發展的新情況新變化,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思想、觀點,實現了理論的繼承性和創新性的統一。關于開放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唯有開放才能進步,唯有包容才能讓進步持久”。要按照《建議》的部署,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化國際產能合作,擴大雙向貿易和投資,推進戰略、規劃、機制對接,加強政策、規劃、標準聯通;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共享發展理念是對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堅持、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發展觀中國化、當代化、大眾化的鮮活彰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就是人民大眾立場,馬克思主義發展觀要回答發展為了誰、發展成果由誰享有的問題。發展成果由誰享有,體現了發展的價值取向,在發展觀中具有根本意義。共享發展理念把馬克思主義發展觀與中國實際、時代潮流、群眾期盼緊密結合起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深刻闡明了共享發展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進一步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中國化、當代化、大眾化。關于共享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解決好收入差距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按照《建議》的部署,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斷向前邁進。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新發展理念,是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統一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新時代,必須把新發展理念作為行動指南,提高統籌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做到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不斷推動“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奮力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