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生得起,養不易,配套政策要抓緊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

2021-02-20 09:23:02

原標題:生得起,養不易,配套政策要抓緊

來源:南方日報

國家衛健委稱東北可探索“全面放開生育”引發網友熱議

生得起,養不易,配套政策要抓緊

2月18日晚,國家衛健委在對全國人大代表的答復中稱:東北地區可探索全面放開人口生育限制。

這已不是首次釋放積極信號。2021年1月,全國人大就曾要求各地清理不合時宜的計生法規,停止執行過嚴處罰處分。去年底,民政部部長李紀恒在撰寫的文章中指出,目前受多方影響,中國適齡人口生育意愿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一大波信號密集傳來,均指向一處:人口危機臨近,中國真的要全面放開生育了嗎?

為什么是東北?

東北地區,是中國人口形勢最為嚴峻的區域。多年的人口凈流出以及明顯的老齡化,讓東三省可能面臨“后繼無人”的尷尬。

2020年8月,東北財經大學東北亞經濟研究院發表的論文透露,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遼寧、吉林、黑龍江的出生率分別只有0.74%、0.76%、0.75%,是超低出生率。

另一方面,人口外流更是成了當地的一大痛點。據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從2013年開始,東北地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常住人口持續7年凈流出,人口凈流出規模從2013年的0.79萬人擴大到2019年的33.17萬人,相當于7年間合計凈流出了164萬人。

人口外流量大,出生率又極低,很自然地,東北人口老齡化提前來臨。比如,2013年遼寧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10.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43個百分點。

“縱向來看,東北地區的總和生育率(育齡期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早已低于1,相當于一個婦女平均一輩子沒有生育一個孩子。”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說。

東北顯然認識到了,這是一場人口危機。

2016年,在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時,黑龍江就在漠河、綏芬河等18個邊境地區率先放開了三孩生育。

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常務副省長陳向群曾在代表團全體會議上懇請率先在東北地區全面放開人口生育限制政策。

人口負增長將提前出現

2016年1月1日,我國實行“全面二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生育,當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萬人,創2000年以來峰值,但之后連年下降。2019年,出生人口降為1465萬人。

2020年數據同樣不容樂觀。2019年,廈門全年出生人口數量6.1萬人,2020年減少至2.95萬人,下降51.6%,直接腰斬;再比如合肥,2020年全年出生人口數量7.32萬人,相比2019年的10.3萬人下降23%。

2019年,中國社科院人口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9》指出,如果中國總和生育率(育齡期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負增長將提前到2027年出現。

《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預測拐點將于2030年前后出現,峰值為14.5億人。

“避孕藥”

全面放開生育限制的消息,在網上引發了熱議,其中部分年輕人發出了類似聲音:“連一孩都不生了,還能怎么生多孩?”“生得起,養不起。”

年輕人生育意愿不高,成了一種不可忽視的行為潮流,尤其是在大城市。究竟是什么成了他們的“避孕藥”?

任澤平團隊發布的《中國生育報告2019》就提出了一種觀點:生育基礎的削弱及生育成本的約束,阻礙了年輕人生育。

“‘三育’(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太高,大家感到喘不過氣來。”董玉整說,政府應根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采取積極的配套政策措施,盡可能免去大家的后顧之憂。“相對來說,生育是年輕人的問題,養育是養老的問題,教育是一個社會問題,這三個方面能否系統協調、統一解決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發展的韌勁和持續力。”

董玉整認為,應真正落實“尊重家庭在生育中的主體地位”的原則,實行自主生育,讓生育權重新回到家庭,將是否生育、生育幾個孩子、什么時候生育的權利還給家庭,由每個家庭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自主決定生育事項。

國際經驗

人口是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支撐和標志。過去40年,中國正是憑借人口紅利實現了高速發展,如果人口負增長,將會發生什么?

在人口學者、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黃文政看來,人口負增長在一開始是緩慢的,拐點晚一年或早一年到來影響并不大。但從長遠來看,對經濟社會的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黃文政認為,隨著人口減少得越來越多,對所有行業都會造成影響。首先,年輕人的消費會萎縮,市場信心會下降,創新也會受到很大影響。此外,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國家財政負擔加重,許多錢要投入養老,影響整個基礎設施投資,因為需求和財力的不足,對整個國家來講,活力也會下降。

任澤平研究報告認為,全面放開自主生育,宜早不宜晚,必須盡快。我國第三輪嬰兒潮的峰值在1987年,當前正處于第三波嬰兒潮中后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特別是1990年后出生的人口尚處于25—29歲最佳生育年齡。一旦錯過第三輪嬰兒潮,未來再想提升出生人口,則將事倍功半。

放眼世界,一些國家早已采取多種措施提高生育率。在19世紀中葉,英國、瑞士等國家便開始采取措施保障女性生育權利。冰島、俄羅斯則是發放經濟補貼;還有一些是大量興建托幼機構,比如在2017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國家0—2歲入托率平均為35%,入托率越高,生育水平越高。

2020年,廣東公布了十件民生實事,其中就包括了新增100萬個公辦幼兒園學位;今年,全省新增9.6萬個普惠性幼兒園學位,其中公辦幼兒園學位6萬個。

在中共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不僅沒了“計劃生育”這四個字眼,而且首提“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

任澤平研究團隊在報告中寫道:“我們這幾年呼吁‘全面放開生育,應對老齡化少子化’,開始逐漸看到曙光,長期保守的計生政策終于逐漸松動。”

南方日報記者 黃錦輝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登陸火星的瞬間!“毅力”號傳回罕見彩色照片(圖)

中新網2月20日電據美國中文網報道,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車當地時間18日在火星成功著陸。19日,NASA公布了多張“毅力”號傳回的登陸...[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2-20

提醒顧客避免浪費被嗆“管得著嗎” 餐廳為員工發安慰獎

↑視頻來自北京日報都視頻。原標題 服務員制止浪費被嗆“管得著嗎”。一段“服務員提醒顧客合理消費避免浪費被罵”的視頻近日在網上引起熱...[詳細]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1-02-20

韓媒關注:貿易專家李龍男出任朝鮮駐華大使

參考消息網2月20日報道。據韓聯社首爾2月19日報道,朝鮮外務省19日在官網發布了任命內閣副總理、前對外經濟相李龍男為朝鮮駐華大使的消息。...[詳細]
參考消息網 2021-02-20

廣東2月19日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例

中新網2月20日電據廣東省衛健委網站消息,2月19日0-24時,廣東省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例,廣州報告2例,分別來自剛果金和柬埔寨;深圳報告...[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2-20

從果腹溫飽到遍布全球 “中國廚師之鄉”的蝶變路

長垣某飯店“熱火朝天”的后廚。從果腹溫飽到遍布全球“中國廚師之鄉”的蝶變路。”已是73歲高齡的長垣市烹飪協會會長江榜成接受采訪時表示...[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2-20

兩兄弟救起3名落水兒童 多年來曾救下6名落水者

中新網宿遷2月20日電“要不是范學路、范學嬌兄弟倆冒著生命危險從深水中把我們的孩子救上來,他們早就沒命了,他們是我們兩家的救命恩人。2...[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2-20

傳銷A級老總自述:傳銷是騙局 請遠離傳銷

中新網南寧2月20日電廣西南寧警方日前在2021年打擊傳銷“清源行動”一號行動中(下稱 “清源行動”),抓獲了一名傳銷A級老總魯某。“沒有錢...[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2-20

用好土地政策 產業更加紅火(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脫貧攻堅答卷)

夏潭村的脫貧實踐是一個縮影。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抓住政策扶貧、對口扶貧兩條主線,出臺一系列政策...[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2-20

重慶市石柱縣華溪村 “我們要一直努力向前奔跑”(黨的創新理論實踐典型案例)

村民以前在“巴掌田”“雞窩地”里耕作,收入低、生活苦。2019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不顧山高路遠,輾轉3個多小時來到華溪村,實地了解“...[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2-20

42名詐騙案被告一審無罪,檢察院提出抗訴

記者從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檢察院獲悉,日前,該院經對繁昌區法院就謝某卿等人“套路賣”詐騙一案所作的一審判決依法進行審查認為,該判決事...[詳細]
正義網 2021-02-20

中國援助白俄羅斯新冠疫苗運抵明斯克

中國援助白俄羅斯新冠疫苗運抵明斯克。他說,中方此舉旨在落實兩國元首在最近通話中達成的重要共識,再次證明了白中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經得住...[詳細]
新華網 2021-02-20

祁發寶張開雙臂的震撼瞬間,向你致敬!

面對與數倍于己的外軍,“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祁發寶張開雙臂阻攔。身前是重圍,身后是祖國,他和戰友用生命捍衛守護。祖國山河寸土不讓,轉...[詳細]
人民日報微博 2021-02-20

公款支付個人所得稅?為職工謀福利還是為個人謀私利?

通報背后 個人所得稅豈能用公款支付。本應由職工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卻由單位公款支付。“施建苗不是半年前就已經轉任到貴駟供銷社了嗎[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2-20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