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1-02-21 15:14:02
原標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小車推出淮海戰役的勝利
來源:經濟日報
在淮海戰役紀念館的人民支前廳里,陳列著一根三尺多長的小竹棍,這是山東支前民工唐和恩支援淮海戰役期間用過的一根竹棍,竹棍上歪歪扭扭、密密麻麻刻滿了小字,仔細看去,開頭刻著他從家鄉出發的地點萊東縣(現萊陽),接著刻的是他支前經過的路線:水溝頭兒—平度—臨淄—蒙陰—臨沂—徐州—蕭縣—宿縣等88個村鎮的名字。這根小竹棍成為山東人民支援淮海戰役的有力見證。
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研究二處處長田同軍向記者提供了這樣一組數字,可以直觀地看到山東人民對淮海戰役的巨大貢獻:淮海戰役共動用民工543萬人,擔架20余萬副,大小車輛88萬余輛,挑子30余萬副,籌運糧食9.6億斤。其中,山東解放區出動民工218余萬人,擔架5萬余副,大小車33萬輛,挑子19萬副,調運糧食4.52億斤。“據統計,淮海戰役我軍參戰部隊約為60萬人,也就是說,我軍每個參戰官兵的身后,都有4個民工的支援。他們在把糧食、彈藥等物資從后方送到決戰最前線的同時,又把近10萬名傷員從前線不分晝夜地運回后方。盡管這支隊伍沒有在戰場上打出一槍一彈,但卻與決戰的每一次戰斗密切相關。”田同軍說,“在當時,大米飯、白饅頭、肥豬肉還一度成了瓦解國民黨軍心的有力武器。”據田同軍介紹,1949年元旦、春節之際,為了保證每個戰士能夠吃上一斤豬肉,華東支前委員會分兩批從魯中南地區緊急征調86萬斤豬肉,保障了參戰部隊在兩節期間的肉食供應。由于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援,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解放軍陣地上糧足飯香,兵強馬壯,士氣高昂;而國民黨軍隊則因缺糧而相互毆斗火并,甚至掘墳取棺木為柴,燒烤戰馬充饑。因為饑餓,大批國民黨士兵跑向解放軍陣地。
那么,山東人民踴躍支前的熱情到底從何而來?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副教授劉樹燕經過多年的搜集,整理出這樣一組數據:1946年,山東一部分老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堅持“發展經濟,保障供給”,帶領群眾開墾荒地,興修水利。1946年,共產黨領導下的山東省政府帶領群眾,在渤海、魯中、濱海、魯南和膠東5區打井6萬余眼,增加土地灌溉面積85萬畝,全省增產糧食8600多萬斤。到1948年淮海戰役前,土地改革在解放區基本完成。樸實的山東人民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到生產和革命中,他們喊出“反蔣、保田、保飯碗”的心聲。據不完全統計,在魯中南區,分給貧苦農民的土地有200多萬畝,膠東區的180多萬畝土地分給了100多萬農民,渤海區的200多萬農民也獲得200余萬畝土地。
“山東人民踴躍支前的小推車,承載著對黨所領導事業的擁護和支持。”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黨的建設教研部副教授朱保鋒認為,淮海戰役,以60萬的兵力打敗國民黨軍80萬的兵力,離不開人民群眾的鼎力支援。在淮海戰役戰場上,以山東支前民工為代表的廣大人民群眾與黨所領導的人民軍隊同生死、共命運。“黨愛民,民愛黨;黨為民,民擁黨。在新時代,我們一定要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力弘揚沂蒙精神,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貢獻更大的力量。”朱保鋒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金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