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2021-02-22 10:56:02
在“兩彈一星”當中,“一星”指的是人造衛星。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中國人實現了對茫茫宇宙的第一次叩擊,而在“東方紅一號”的研制、發射背后,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一起來看。
暫停(p)當前時間 0:10/時長 4:05 高清畫質 靜音(m) 全屏(f)加載完畢: 20.50% 畫中畫
1958年,錢學森、趙九章等科學家牽頭成立了581組,專門進行人造衛星的研究工作。然而尷尬的是,在這個組里,沒有人知道人造衛星到底該怎么搞。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專家、時任東方紅一號衛星總體設計師 胡其正:蘇聯1957年才打上去人造衛星,所以到了1958年,咱們成立581工作組,蘇聯衛星打上去之后,很多科學家覺得咱們也應該搞衛星,但是真正衛星怎么搞?沒有人搞過。
當時中國的院校,沒有一個跟航天相關的專業。剛從清華大學電機系畢業的胡其正被分配到581組從事衛星總體設計工作,對于他來說,幾乎完全面對的是一個新的專業。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專家、時任東方紅一號衛星總體設計師 胡其正:基本上我完全改行!
經過幾年的預研摸索,研制團隊終于基本掌握了人造衛星理論知識。1965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研制工作全面展開,為了將并不明確的首顆衛星發展思路清晰化,中國航天人曾進行過全面廣泛的討論。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專家、時任東方紅一號衛星總體設計師 胡其正:第一個衛星上去是什么目標?大家議論紛紛,各種各樣的要求,甚至于希望做個天安門形狀的都有,各種各樣的。
在經過長達40多天的討論后,東方紅一號的雛形逐漸清晰起來:它將采用直徑為1米的72面體的球形設計,并且確定了12個字的總體技術目標:上得去,抓得住,聽得到,看得見。上得去,就是將衛星發射到太空進入軌道,這項任務,由長征一號火箭來完成。而抓得住,是指地面能夠跟衛星保持通信,這在當時又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專家、時任東方紅一號衛星總體設計師 胡其正:咱們一米直徑的衛星上到幾百公里的太空,就跟幾公里外的一個蒼蠅一樣,你上哪去找它去?美國的衛星測控,它是在全球布站的,所以它能夠在衛星這一圈里面,它都能夠跟蹤上一整圈。
在當時,別說全球布站,甚至國內連一個正式的衛星測控站都沒有。為了將“抓得住”這項工作完成,全國相關單位迅速行動,突破了無線電跟蹤測軌關鍵技術,在陜西、云南、海南、湖南、新疆等地,一座座衛星測控站逐步建立了起來,形成了我國最初的衛星測控網。
衛星的另一項要求是聽得到,它要能夠在太空播放發出聲響,讓全世界的人都聽得到。為此,設計人員也不斷提出方案,有的說做一個八音盒放在衛星上演奏,有的提議把音樂錄在磁帶上播放。最終經過了大量測試,確定東方紅一號使用發射機,將電子音樂版本的東方紅樂曲轉化為無線電信號,在地面進行廣播。
一切準備就緒,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從戈壁大漠騰空而起。幾個小時后,從衛星上傳來的《東方紅》樂曲,通過收音機傳送到中國人的耳朵里。這一幕,成為一代中國人不可磨滅的記憶。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專家、時任東方紅一號衛星總體設計師 胡其正:中國第一顆衛星進入太空,咱們國家也進入了航天時代,極大地鼓舞了咱們全國人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能夠干成一些事業的一種自信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