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1-02-28 14:48:02
原標題:西藏林芝:盛開在蔬菜大棚里的“民族團結之花”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拉薩2月28日電 題:西藏林芝:盛開在蔬菜大棚里的“民族團結之花”
新華社記者薛文獻、格桑朗杰
位于西藏東部的林芝市,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漢族、門巴族、珞巴族、回族、怒族、獨龍族、納西族等35個民族和睦相處的多民族聚居區。近年來,林芝市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來抓,深入推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共同繪就和諧林芝的大美畫卷。
【實踐故事】初春時節,陽光和煦,站在山坡上遠眺甲日卡村蔬菜種植基地,一座座溫室大棚如一枚枚晶瑩的寶石鑲嵌在雅魯藏布江畔。
走進大棚,便是一股熱氣,記者的眼鏡瞬間沾滿霧氣。一位中年男子摘下一個即將上市的青椒,向幾位村民傳授蔬菜種植的“訣竅”。
“種地就像生孩子,孩子不是越多越好,教育的質量最重要。種菜也一樣,你們過去是靠數量取勝,現在要靠技術,既要提高單產,還要保證質量、營養和口感,這樣才能賣出好價錢?!闭f話的是陳千,蔬菜基地的技術總監。他詼諧的比喻,讓幾位阿佳(大姐)忍俊不禁。
陳千來自湖北,土家族,在西藏種菜已經20多年了。
“基地租用了甲日卡村的280畝地,有溫室大棚95座,種植西葫蘆、大白菜、黃瓜、青椒、西紅柿等20多種蔬菜,年產量335萬斤,年產值達900萬元,主要銷往林芝、拉薩、日喀則等地?!标惽дf。
陳千出生于1971年,從湖北一所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后,先是在當地工作,后來離職到各地創業。2000年,他只身來到西藏,先后在日喀則、林芝等地種菜,并成為當地有名的科技特派員,經常外出教授技術,幫助農牧民群眾學習種植大棚蔬菜。
2014年,機遇來了。林芝市實施萬畝蔬菜大棚建設工程,種菜經驗豐富、熟悉當地氣候、與各族群眾能打成一片的陳千牽頭成立了一個蔬菜種植合作社和一家公司,先后建起6個蔬菜基地,發揮了提升蔬菜產量穩菜價、促進當地群眾增收、增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綜合效益。
“我們村有51戶254人,其中的40戶村民能拿到土地流轉的費用,而且農閑時還可以到這里打工,不僅賺到了錢,還學到了技術。”甲日卡村黨支部書記多多說,村里每年的土地流轉費超過35萬元,打工收入有30多萬元。去年底,甲日卡村的人均純收入已經超過了1.9萬元。
從大棚里走出來的村民提嘉告訴記者:“陳老板來洽談土地流轉建基地的時候,我們還有些擔心?,F在我們都從這里受益,大家打心眼里感謝他?!?
提嘉說,她家流轉了6畝地,過去種青稞、小麥、玉米,每畝地的收入也就五六百元,“現在每畝地的租金是1350元,我還差不多在這里干兩個月,打工收入有7000多元”。
7年來,在各個蔬菜基地里,許多藏族群眾來打零工學技術。有的基地還曾來過苗族、彝族、傣族的兄弟姐妹。各民族群眾在這里合作共事,和諧相處,成為名副其實的民族大家庭。
“民族團結嘛,我覺得就是大家在一起交往交流,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致富?!北诌@樣的理念,陳千把蔬菜基地建成了一個個“民族家庭”,“沒有西藏各族群眾的幫助和包容,就不會有我的今天。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感到很踏實。”
在種菜的同時,陳千也收獲了美滿家庭——2006年,他和來自昌都的藏族姑娘洛松卓瑪喜結連理。生活中,陳千和洛松卓瑪互相扶持,互相理解,日子越過越好。他們在林芝市里買了房,大兒子洛松江措已經上初一了,二兒子洛桑次仁在讀一年級,一家人和和美美,其樂融融。
據介紹,自2016年以來,林芝市所有6958戶23893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先后脫貧摘帽。截至去年底,全市城鎮和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6676元、18966元。
【案例點評】陳千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菜農,但他熱愛西藏,扎根西藏,尊重藏族群眾,盡己所能幫助各民族兄弟姐妹發展致富,在種菜、賣菜的同時,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為“民族團結之花”施肥澆水。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牢牢把握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做好各項工作,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讓民族團結之花開遍雪域高原,我們就一定能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變成美好現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