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北日報
2021-03-10 13:20:03
原標題:“總書記連吃活魚都替我們想到了!”
來源:湖北日報
武漢商戶對復工復產信心十足。圖為去年7月,漢街人氣已經恢復。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蔡俊 攝)
“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
“密切監測市場供需和價格動態,保障米面糧油、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應,暢通‘最后一公里’。”
“武漢人喜歡吃活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多組織供應。”
去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溫暖囑托,猶在耳旁,重視民生冷暖的拳拳愛心如春風吹拂荊楚大地。
去年3月10日起,一場新鮮水產保供戰在武漢拉開。圖為江夏區梁子湖水產集團職工全力捕撈。(通訊員 董義忠 攝)
“那口鮮味,是抗疫勝利的信號!”
“當時買了兩條魚,不到50元,跟平時價格差不多。那口鮮味,絕對是戰疫勝利的信號!”
回想起去年的那一幕,武漢市武昌區水果湖街黃鸝路社區居民王輝仍激動不已。
王輝清晰地記得,那是去年3月13日上午9點,社區群里發來通知:活魚運輸車已到達小區門口,請居民們按樓棟依次下樓排隊購買。“真的是喜出望外,完全沒想到在疫情這么嚴峻的情況下,居然還能吃到活魚。”
直到看到新聞報道,王輝才知道,原來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在牽掛著大家。“我的眼淚都要流出來了,總書記連吃活魚都替我們想到了!”
江夏區梁子湖水產集團總經理楊少明,也對當時的場景記憶猶新。
他說,武漢臨江濱湖,活魚一直是武漢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每年農歷新年都是梁子湖水產集團最忙碌的時候,他們會將魚從大湖趕到小湖,集中囤養,準備春節保供。去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集團上下措手不及,“受封城影響,打撈缺人手、外銷沒出路,真是一籌莫展。”
響應總書記號召,為了讓市民吃上新鮮的活魚,去年3月10日起,在省、市防疫指揮部的統籌調度下,一場新鮮水產保供戰隨即在武漢拉開。梁子湖水產集團臨時組織80余人,加班加點連軸轉,將每天的捕撈量從5萬斤加到了15萬斤。政府、社區、志愿者也全都行動起來,順利打通了活魚入戶的“最后一公里”。
從那以后,湯遜湖漁場5斤到7斤重的“胖頭魚”,以4.5元一斤的親民價格直供社區,從出水到入戶只需要2個小時。這期間,梁子湖水產集團累計為武漢市民供給活魚250萬斤,還向醫院、社區捐贈了3.8萬斤。
社區是鮮魚配送“最后一公里”。武昌區糧道街民主路社區居民舒俊回憶,“當時運輸過程會有折損,在社區一停留,活魚可能就奄奄一息了。”為讓400余戶居民吃上活魚,來自武昌區建設局的兩名下沉社區黨員干部主動請纓,幾塊木板、一張防水布,不到半個小時,就把一個近8平方米的簡易魚池搭建完成。
“魚池是中轉站,也是休息站,必須保證魚活蹦亂跳。”舒俊說,首批團購的4200斤魚陸續配送到居民手中,每一條都是鮮活的。此后,社區又團購了幾批魚,簡易魚池發揮了有效作用。
據統計,去年2月1日至3月10日,武漢市水產品消費量為3886噸,日均19萬斤左右。而從3月11日至4月7日,全市水產品消費量增加至14688噸,日均104.9萬斤,日均供應量增長了4.5倍。整個封城期間,共有近2萬噸活魚“游”進了武漢市民家中。
去年3月19日,湖北首批免費復工返崗專列G4318次“點對點”輸送1631名荊州人到廣東返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勇 攝)
百姓冷暖都是總書記惦念的大事
吃活魚,事雖小,但只要是關系市民百姓衣食冷暖的事,都是總書記惦念的大事。
一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湖北以民生為要,保基本、兜底線、解急難,從一樁樁“民生小事”入手,千方百計增進民生福祉。
看財政投入——全省大力壓減公用經費和一般性支出,用于優先保基本民生,民生支出比重持續保持在75%以上。
看就業保障——全省點對點輸送70萬人外出務工,帶動717萬人跨區域返崗就業,援企穩崗660萬個次,開發扶貧公益崗位31.4萬個;多渠道多方式幫助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
看兜底救助——全省更加重視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決不讓經濟下行沖擊民生底線。擴大低保范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2332萬人次,實施臨時救助37.4萬人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完成棚戶區改造4.9萬套,農村危房改造實現動態清零。
看醫療衛生——疫情之下,滿足群眾就醫需求是重大考驗。全省推行遠程醫療、預約診療,擴大基本醫保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范圍。實施“雙分診、雙緩沖”,去年5月起正常醫療秩序全面恢復。常用藥和醫用耗材價格大幅降低,減輕群眾醫藥負擔43.8億元。
看脫貧攻堅——面對疫情、汛情疊加,全省鼓足干勁,盡銳出戰,出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15條”,對貧困勞動力托底安置,加快減貧市場主體復產復工;助力產銷對接,通過“國家扶貧832平臺”等各大電商平臺,推銷貧困地區農產品;對易返貧易致貧人口動態監測,及時納入救助幫扶,防止因疫返貧、因疫致貧。全省58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482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荊楚兒女徹底告別絕對貧困。
去年11月13日,竹山縣樓臺鄉衛生院組織醫務人員進村開展“一對一”健康回訪和體檢。(視界網 陳昌榮 張強 攝)
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紅火
3月5日,武漢市肺科醫院副院長陳先祥經過行政樓,發現一株對節白蠟已鼓起芽包,即將吐出新綠。在肺科醫院,這株對節白蠟被稱作“同心樹”。它是去年援鄂醫療隊離開前,與武漢同行共同種下的。
肺科醫院是武漢首批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在全國11支援鄂醫療隊的支援下,成功打贏了武漢保衛戰。
“疫過天晴,有全國人民的支持與幫助,我們更有信心守護湖北百姓健康。”陳先祥介紹,去年以來,該院開設中醫科,使中醫藥參與到了院內諸多呼吸系統疾病的救治中,有效紓解了廣大患者的病痛;還成立了全省首個肺結節多學科聯合管理工作室,對CT都看不太清楚的微小結節精準判斷。
總書記的牽掛,已然化成湖北民生保障的不竭動力。
武漢在讀高中生小軍(化名)確診為慢性蕁麻疹后,去年9月以來連續3次通過在武漢市第一醫院互聯網醫院線上復診,藥品均快遞到家。疫情以來,武漢市第一醫院迅速上線互聯網醫院,開設線上科室38個,上線醫生518名,提供在線電子處方與藥品配送服務,開通重癥在線處方,極大保障了疫情期間患者用藥需求。一年來,其線上問診總量達到94741單,開具處方總量39007個,配送藥品合計31270單,不僅滿足了武漢市患者需求,還覆蓋全國22個省、5個自治區與4個直轄市。
在武漢市蔡甸區侏儒街東山村,原貧困戶尹晟的母親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領養了30只雞,自家孵了20只,按每只150元算,全年共增收7500元。”
尹晟今年39歲,幼年摔傷落下癲癇,喪失基本勞動能力,日常生活由年近80歲的父母照顧。“銷路不愁,幫扶隊幫忙在網上賣,價格還高些!”尹晟的母親說,工作隊給每戶送了100元飼料,雞蛋和土雞都由他們上門收走,有大家的熱心幫襯,她對尹晟的未來生活也放心。
“疫情之后,我們的生意一定要做得比以前更紅火。”去年4月下旬,武昌曇華林重新開街,商戶張家順毅然選擇了堅守。他說,總書記來武漢讓他無比振奮,對復工復產信心十足。彼時,街上游客雖然稀少,但張家順決心嘗試直播帶客。“3個小時,有300多名網友在線交流,效果非常好。”
如今,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的“磨揚工”“解憂咖啡”咖啡屋、“漢繡藝社”工作室等相繼開通直播,送券送優惠,紛紛為曇華林打call,這里的人氣已經恢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