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研究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材料 考古新發現帶來新認識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

2021-04-16 04:07:04

原標題:研究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材料 考古新發現帶來新認識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研究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時期的重要材料

考古新發現帶來新認識

4月13日,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京揭曉,按照時代早晚排列,它們分別是貴州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浙江寧波余姚井頭山遺址、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河南淮陽時莊遺址、河南伊川徐陽墓地、西藏札達桑達隆果墓地、江蘇徐州土山二號墓、陜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國大墓、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吉林圖們磨盤村山城遺址。

從舊石器時代到金元之交的考古成果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演進的力證

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時間跨度上,涵蓋了從距今四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到金元之交的東夏國的考古學成果,對于增進學術界與公眾對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發展、民族互動與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等議題的理解意義重大。

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重要的源起之地。本次評選的十大考古新發現中,河南獨占三項,其中鞏義雙槐樹遺址揭示了一個距今5300年的“河洛古國”。雙槐樹遺址是迄今為止在黃河流域發現的仰韶文化中晚期規模最大的核心聚落,具有都邑性質。

雙槐樹遺址規模宏大,考古學家在此發現的大型建筑群,初具中國早期宮室建筑的特征,如在此遺址發現了三座大型夯土建筑群基址,其中一座發現有“一門三道”的門道痕跡。“一門三道”是王城的配置,王城“面有三門,門有三涂,男子由右,女子由左,車從中央”。儒家經典《周禮·考工記》中的記述,得到了考古學成果的印證,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都發現過“一門三道”的門道痕跡,而雙槐樹的相關發現比這兩者都要早,凸顯了雙槐樹大型建筑基址的源頭性,說明雙槐樹遺址對于研究夏商周三代宮室制度的起源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連用三個“關鍵”來強調雙槐樹遺址的意義,它“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時期關鍵地區的關鍵材料”,其發現“必將幫助人們持續厘清華夏文明發展的脈絡、充分彰顯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本次評選出的十大考古新發現中,邊疆考古成果顯著,如吉林省圖們市磨盤村山城遺址的考古工作填補了東夏國考古的空白,東夏國是金元之際東北地區的一個政權,磨盤村山城遺址是其南京城址。

邊疆地區的民族互動頻繁,多元文化在此交融,考古學成果不斷刷新學術界與公眾對于這種互動與交融深度的認知。本次入選的西藏札達桑達隆果墓地,位于阿里地區札達縣,此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北麓,西北接我國新疆,西南是印度,東南臨尼泊爾。桑達隆果墓地的使用時間延續千年,大致從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7世紀,這是目前所見探索西藏西部早期喪葬習俗最系統的墓葬材料。其出土文物呈現出來自中原漢地、新疆、印度、尼泊爾等地文化的影響,尤其是該遺址出土的木俑、帶柄銅鏡的形制與此前新疆出土的相關文物十分類似,顯示兩地早有頻繁的文化交流。

經由考古學的研究,偏居祖國邊疆一隅的札達,原來曾是一個文化交流的中心,這也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演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料。

高科技手段令人眼前一亮

——衡量考古學研究水平的重要標尺

今年是中國考古學誕生一百周年。那時的考古學家的工作狀態,正如傅斯年所說“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除了雙手和簡單工具外,別無所有。今天的考古學家已擁有各種現代科技手段分析歷史遺存,提升考古學研究的精細程度。科技不只是助力考古學研究,而是題中之義。

本次評選出的十大考古新發現中,采用的一些高科技手段令人眼前一亮。

貴州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是一處跨越了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從距今四萬年延續到距今兩千年,其遺址堆積厚約8米,包含了大量石器、磨制骨角器、動物骨骼、火塘、墓葬等,考古學家對出土物全部測量了三維坐標,而具有埋藏指示意義的遺物,全部測量走向、傾向、傾角等產狀信息,也就是說考古學家利用三維重建技術,在計算機中模擬出每個發掘層面的三維模型,可在其中為全部出土物準確定位,這將為考古學家的后續研究提供極大便利。

要完成這一工作,首先要積累大量準確的測量數據,考古學家在此次發掘過程中用到了電子全站儀。電子全站儀是近年來在考古工作中使用的一種新型測繪儀器,在野外測量中,可采集水平角、豎直角、傾斜距離三種基本數據,通過內部微處理器計算,可得到坐標、方位角、高差、高程等數據,而儀器本身也可以保存數據。電子全站儀的使用不僅方便、精準,而且也帶來了田野考古工作思路的轉變。

在招果洞遺址中的考古工作中,考古學家還首次在古人類洞穴遺址內采集石筍進行古氣候復原工作。在浙江寧波余姚井頭山遺址的考古工作中,也產生了一個重要的“首次”。

余姚井頭山遺址距離大名鼎鼎的河姆渡遺址不遠,這座遺址距今八千年,是中國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貝丘遺址以文化層中包含大量古人類食剩拋棄的貝殼為主要特征。由于這一遺址距現在的地表有5至10米深,而且被海相沉積覆蓋,大量淤泥容易坍塌,給考古工作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為此,考古學家先建設了一個東西長50米、南北寬15米的鋼結構基坑,先將發掘范圍框定加固。這項工作說起來容易,但卻有許多難點,比較明顯的難點有不能采用大型機械施工,以免破壞考古現場,也不能使用水泥和混凝土,因為它們具有腐蝕性,這項工程的復雜性大大超出考古學家當初的設想,最終在多方努力下花費一年半時間完成了鋼結構基坑的施工。

據了解,這是我國首次因地制宜把鋼結構基坑成功運用于考古發掘區圍護,為國內外類似遺址的發掘提供了重要示范意義。隨著井頭山遺址一期考古工作的結束,這座鋼結構基坑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已經回填。

本次評選出的十大新發現,在發掘過程與后續研究階段,普遍開展了多學科合作,綜合運用多種技術手段進行分析。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長袁靖認為:“今天,考古學已經逐漸成為一門以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為目的、廣泛采用自然科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技術的學科。能否在考古學研究中更加廣泛、更加有效地運用多種自然科學等相關學科的方法和技術,更加全面地獲取各種資料和信息,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已經成為21世紀衡量一個國家考古學研究水平的極為重要的標尺。”

讓珍貴文物重光于世

——激發公眾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熱情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始于1990年,到今天已經走過了31年。這31年來,中國考古學發展迅速,不僅理念上得到了更新、技術上取得了進步,而且中國考古學家走出國門,承擔了國外的考古挖掘任務,與此同時,公眾對考古學的關注也越來越多。

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向公眾網絡直播了終評會,入圍終評環節的20個項目,由匯報人依次向公眾報告。終評會如今在網上已經有“中國考古奧斯卡”之稱。考古學與直播的聯袂,近年來已不鮮見,今年三月,央視直播了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新發現“祭祀坑”中的文物出土過程,2015年11月,央視直播了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1號主墓開棺過程。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是中國公眾考古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通過直播,公眾親眼見證了埋藏于地底的文物重光于世,這種現場感與歷史感的交錯,本身就是一種特別的體驗。

公眾考古是一門新興學科,它強調考古學不只是考古學家象牙塔中的艱深學問,先民創造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全民共享的,考古學應當回應公眾的關切,將考古信息傳遞給公眾,并激發公眾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熱情。

公眾考古的方式多種多樣,不拘一格,在博物館中展出考古發掘出的文物是目前最為普遍的方式。

在獲評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前不久,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成果展在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剛落下帷幕,這場為期六個月的展覽,第一時間向公眾展示了井頭山遺址的出土遺物。將河姆渡與井頭山的遺物并列展示,對于公眾而言能更好理解當地歷史文化的脈絡,河姆渡距今約七千年,井頭山距今約八千年,考古學家認為井頭山遺址所代表的文化類型,應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來源或直系祖源。

這場展覽的主題“海洋文明曙光”也回應了公眾對中國海洋文化起源的關切,井頭山遺址考古工作負責人孫國平介紹:“井頭山遺址展現了古老的中國人適應海洋環境、利用海洋資源的歷程。它的發掘具有極高的學術和社會價值,對研究中國海洋文化起源、海洋環境變遷等問題意義重大。”

考古學近年來頻頻“出圈”,獲得公眾的熱切關注,這一現象的背后是公眾對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不斷增長的興趣,是對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的自信。一方面,考古學肩負著增強公眾文化自信的使命,另一方面,公眾文化自信的增強,也對考古學的大眾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將推動考古學的發展,兩者是相得益彰的。

新中國考古學奠基人之一、考古學“中國學派”的倡導者蘇秉琦,晚年回憶他的學術之路時,提出“考古是人民的事業,不是少數專業工作者的事業。人少成不了大氣候,我們的任務正是要做好這項把少數變為多數的轉化工作”。今天,我國的公眾考古已經取得了顯著進步,在新技術新思維的輔助下,我們更有底氣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陳彧之)

【編輯:張楷欣】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春苗行動”在尼泊爾正式啟動

“春苗行動”在尼泊爾正式啟動。新華社加德滿都4月15日電(記者周盛平)為海外中國公民接種新冠疫苗的“春苗行動”15日在位于尼泊爾首都加...[詳細]
新華網 2021-04-16

趙立堅回擊美情報高官涉華言論:拿著錘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釘子

據外交部網站15日消息,在當天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 據報道,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中國日益成...[詳細]
參考消息網 2021-04-16

趙立堅:日本別以為得到美國“感謝”就吃了定心丸

據外交部網站4月15日消息,在當天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 我們注意到日本政府作出向海洋排放福島核電站事故核廢水決定前后,中韓兩國...[詳細]
參考消息網 2021-04-16

外交部:敦促英方徹查海外虐民暴行,給國際社會一個負責任交代

參考消息網4月15日報道。據外交部網站15日消息,在當天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 據報道,日前聯合國人權高專巴切萊特發表聲明,對英國...[詳細]
參考消息網 2021-04-16

現代院重磅推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系列叢書”

在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到來之際,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簡稱“現代院”)15日在北京舉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系列叢書”新書發布會,以...[詳細]
參考消息網 2021-04-16

“大貨車司機割腕換復磅”調查結果公布 向司機致歉并慰問

新華社廣州4月15日電(記者吳濤)15日,關于“一名大貨車司機質疑檢測點超載結果割腕換復磅”一事的初步調查結果公布。根據政府部門通報,4...[詳細]
新華社 2021-04-15

中國代表:各方應排除一切干擾加緊推動伊核談判取得實質進展

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代表王群出席。王群表示,中方注意到對伊朗納坦茲核設施的破壞行徑,我們對此強烈譴責并堅決反對。王群說,聯委會本周...[詳細]
新華網 2021-04-15

2021“火種計劃”鄉村女教師培訓與發展公益活動啟動

中新網北京4月15日電2021“火種計劃”——鄉村女教師培訓與發展公益活動15日在此間正式啟動,旨在讓鄉村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也能享受到高...[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4-15

上海建成城管執法對象的綜合數據庫 “智慧城管”建設提升監管水平

中新網上海4月15日電上海市城管執法局15日披露,該局依托內部自建和外部共享兩種方式,建成涵蓋21類城管執法對象的綜合數據庫,為分類分級...[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4-15

安永:今年首季亞太區IPO籌資額達20年之冠

中新社上海4月15日電安永15日在上海發布報告稱,今年第一季度,亞太區首次公開募股(IPO)活動占全球總數近半,籌資額達20年之冠。報告稱,今...[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4-15

全國高校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動

全國高校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動。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4月15日是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近日,全國高校圍繞相關主題,充分利用...[詳細]
新華網 2021-04-15

世衛專家強調接種新冠疫苗利大于弊

世衛專家強調接種新冠疫苗利大于弊。新華社哥本哈根4月15日電(記者林晶)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克盧格15日在視頻記者會上回應接...[詳細]
新華網 2021-04-15

這個名叫“鋼鐵俠”的空調清洗團隊,火了!

一個名為“鋼鐵俠”的空調清洗團隊。為救患白血病的孩子。爸爸學習空調清洗[詳細]
人民日報微信公號 2021-04-15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