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推進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的同生共強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

2021-04-17 14:09:04

歷經風雨,堅韌前行。新中國實現了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發展奇跡和歷史偉業;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們這個曾經長期沐浴在文化昌盛之榮光中的民族,正一步步迎來憧憬甚久的文明復興、文化建設的高潮。“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立足新的歷史起點和現有文化建設舉措,沿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奏響新時代文化沖鋒的嘹亮號角,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已然是新時代之顯揚鴻音。建成文化強國,也已被明確確立為我國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之一。

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必須在文化精神、文化能力、文化心態、文化形象建設諸方面共同著力,推動其整體性發展。文化精神彰顯著一種文化體系的風骨、氣韻、胸懷、眼界。在當代中國,強化文化精神的建設,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包括人民本位、剛健自強、創新創造、開放包容等在內的文化精神,使之成為文化發展中無處不在的“普照的光”。文化能力,是一個國家在推進文化繁榮發展方面所具有的素質。在當代中國,推進文化能力建設,必須深化國民教育綜合改革,完善文化公共服務體系,著力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夯實文化強國建設的主體依據,以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為中心環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不斷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文化心態既是社會發展現實在社會心理層面的呈現,又對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強國,一定擁有積極向上的文化心態。在當代中國,推進文化心態建設,就是要讓我們的社會在文化上更多些自尊自信、悅人悅己、理性平和、積極向上,更加從容地對待我們的歷史文化,更加自覺地禮敬我們的民族英雄,更加大膽地吸納外域的優長,更加主動地擔當今人的文化責任。文化形象,是人們對于一國文化所形成的認知,是感知和評判一國文化強弱的重要維度。在當代中國,加強國家文化形象建設,要求我們更好地推進國內的文化改革發展,準確把握文化傳播的規律,有效提升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更好展現中華文化的實力和魅力。

在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進程中,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的建設始終是無法割裂的,是一個深層交融的有機整體。四者是文化強國建設的不同方面,但從其中任何一個方面中,我們也都可看到其他三者的存在、躍動與互攝。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膠著一體,以至于我們無法清晰地用何為“基礎”、何為“關鍵”等諸如此類的表達來描述、界說其間的結構——這樣的界說,盡管清晰明確,但一對照之于此四者特質與功能的具體,便立刻顯得不那么精確。但有一點則是極為清晰的,即唯其共強,才能有力構架起文化強國的巍然屹世;而又唯其共生,才能實現其共強。如,在文化精神的建設中,如果離開文化能力的提升,則無以獲得現實力量的支撐;如果離開文化心態的優化,則無以獲得生長所需的廣袤厚沃的心理基礎;如果離開文化形象的塑造與鑒用,則無以獲得反觀自我、以察美丑、以明進路的寶貴參照與重要動力。反之,如果離開先進文化精神的引領,文化能力、心態、形象的建設,則顯然會失卻前行的引領,失卻堅守的“靈魂”。再如,如果將文化精神、能力、心態的建設統視為文化強國建設進程中的“對內建設”,將文化形象的建設視為文化強國建設進程中的“對外塑造”,則內、外二者之間也是無法分開的。“形于中而發于外”,“對內建設”是“對外塑造”的基礎,“對外塑造”的境況又有力地影響著“對內建設”的具體展開。

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之間共生共強的內在關聯,其共強之于文化強國之“強”有重要意義。這要求我們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進程中,要始終堅持此諸方面建設的整體性。其一,要始終堅持既“觀全局”又“謀重域”,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整體視野中觀察思考、扎實推進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等各方面的建設,建強文化強國的各戰略支點。其二,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建設每一方面的推進,都要強化整體思維、關聯思維,關注并協同推進其他相應方面的建設。其三,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的建設,要融入文化建設的具體實踐、在具體實踐中實現共融、共生、共強。如在文化作品創作、文化產業發展、文化傳播創新、文化貿易推進等等之中,便都同時存在著文化精神的弘揚、文化能力的提升、文化心態的涵養、文化形象的塑造與展示問題。換言之,文化事業與產業發展的每一個領域,都內含著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的元素,都內含著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建設的任務,都要增強觀念與行動的自覺。這種觀念與行動自覺的增強,也便是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整體性建設得以有效推進的根本性依托。其四,要始終扣緊創新創造這個主線。從文化強國建設的角度而言,如果說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的建設中有一條貫穿其間的最鮮明、最根本的主線的話,那就是創新創造。這是因為,創新創造是文化的本質所在,文化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既要有創新創造的文化精神、文化能力,也要有創新創造的文化心態、文化形象。對于我們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而言,創新創造是我們文化圖強之路上的第一動力,既是我們必須始終高揚的文化精神,是我們必須持續不懈、永不停頓地著力提升的文化能力,也是我們必須在全社會厚植的文化心態,是我們所應鮮亮展示的當代中國的文化形象。

近年來,我們黨反復強調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的一切工作,反復強調創新創造在文化發展中的關鍵意義,所要推動的正是創新創造源泉的充分涌流。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應該而且一定能夠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進程中,在推動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整體建設的進程中,我們應當始終堅持以創新創造為主線,貫穿其中。這一主線的強化,既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增強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建設整體性的關鍵所在。

當然,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于內而言,要著力推進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的整體性建設,于外而言,還要始終堅持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統籌推進。我們所要建設的文化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個方面,“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統籌推進,共同構筑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也使得文化強國的建設能夠獲得強有力的物質基礎、政治保障和社會條件。文化強國建設既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從精神、智力等方面“賦能”,又有賴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其他方面建設的“墊基”。這也是我們思考文化強國建設之整體性時,所應清晰認識和把握的。

(作者系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

[責任編輯:楊凡、杜小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中青網評:入海核廢水是危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禍水

4月14日,在外交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日本政府決定以海洋排放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核廢水所引發的國際反應向發言人趙立堅提問...[詳細]
中國青年網 2021-04-17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達到了預期目的取得了重大成果

在全黨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黨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項戰略決策。[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4-17

共產黨人應肩上有責心中有民

2014年,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將河南蘭考縣作為自己的聯系點。[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4-17

一張晚餐菜單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網上展廳,網友可以參觀“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的線上展區。這個2018年11月13日開幕的展覽,在圓...[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4-17

一子落,滿盤活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抓中央八項規定貫徹落實,看起來是小事,但體現的是一種精神。[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4-17

“這么好的日子,是黨帶著我得來的”

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迎來了一批批前來進行黨史學習教育的團隊。[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4-17

中央八項規定——擦亮黨的作風建設“金色名片”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4-17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優良作風把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

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用一年左右時間,在全黨自上而下分批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4-1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